133 故弄玄虚
作者:木吾和木同      更新:2021-12-23 16:50      字数:3583
  晚上快到六点的时候,张优秀和杨明一起赶到。
  方正要了两斤全羊汤,又点了手扒羊肉、油炸金蝉、爆炒腰花、九转大肠等几个硬菜,剩下则让张优秀和杨明随便点。
  他二人一看这些菜,完全超量,只点了两个青菜后,便打住。
  张优秀压根就喝不了白酒,方正也没强求,让他自己找啤酒喝。
  杨明本身也是十分抵触白酒的,但是,这段时间跟着方正干,心里得劲,所以,硬逼着自己倒了一杯白酒。
  方正仍旧是白酒。
  这次,他拿了一瓶度数低的,免得又喝多了被扣除生命。
  三个人大口吃肉,小口喝酒,方正把发行部以后的发展规划跟张优秀和杨明说了说。
  大体意思是,只要跟着他干,绝对既有面子,又能挣钱。
  那二人已经见识了方正的水平,深信不疑。
  不过,张优秀却提出了个问题,那就是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
  报纸发行量只有一万八千份的时候,发行部一共七个人。
  现在,发行量提升到了三万四千份,却只有三个人,虽然有一部分网点给了邮政零售局,但报纸数量还是非常多。
  方正说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跟总编汇报过,这几天就会让办公室在周六的时候去人才市场招人。
  张优秀和杨明一再强调一定要招几个年轻的,再也不要那些大爷级别的了。
  方正说会跟沈萍交待清楚的。
  他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并不急着招人,因为他还有其他想法。
  三个人一顿吃喝,也没有谁逼迫谁去喝酒,都是随意而为,吃得舒服,喝得也舒服。
  到八点的时候,张优秀和杨明各自回了家。
  方正拿来的那一小罐茶叶,只喝了两袋,连带剩下的两瓶半白酒,一起留给了老板刘哥。
  他之前看望王奶奶时曾麻烦刘哥帮着熬过补汤和米粥,刘哥坚决不要钱。
  他曾想着拿点东西过来感谢刘哥,担心刘哥不收。
  所以,借这次机会,就把茶叶和酒留给刘哥,就算是感谢人家了。
  刘哥表示,茶叶可以慢慢喝,酒呢只喝那半瓶,剩下那一瓶给方正存起来,方正什么时候来,他什么时候给方正拿出来。
  刘哥为人热情,方正也没多说,就说下次再说。
  离开老刘饭馆后,方正特别留意了一下周边环境,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员。
  上一次他把江少坤派来的人打的哭爹喊娘,以江少坤的性格,应该还会找他的麻烦。
  但是,这段时间以来,倒是风平浪静了。
  方正希望井水不犯河水,一直这样下去最好。
  时间飞快,不知不觉,六月份已经过去。
  除了发行部的工作令王建设有惊喜之外,其他部门的工作都令他不满意。
  采编部对报纸的定位还是不太精准,最近两次,他在审版的时候,气得想把版样给撕了。
  他一再强调内容上要与网络媒体的报道有所区别,一定要对热点事件找出不同的切入点,但是,编辑们的组稿能力实在堪忧。
  同样是《城市周报》,同样是同一个热点新闻,南吉市那边的编辑就能做到标题吸引人,切入点也吸引人,内容也吸引人。
  而他自己的编辑呢?最多是标题吸引人,切入点差点火候,内容也不足以吸引人。
  尤其是,内容中很多观点与网络媒体有一定的重复。
  他将这件事交给了娄凯旋去处理,如果七月份没有改观,就让娄凯旋天天加班盯着所有的编辑去学习。
  另外,有些编辑在组稿的时候,稿件来源也有问题,经常在文章中出现错别字。
  虽然有人进行专门校对,但是如果编辑在组稿的时候不进行第一步校对,那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编辑,也说明这个编辑并没有认真了解这篇稿子,要不然怎么可能发现不了那些错别字?
  至于记者部,也不是很令人省心。
  很多记者为了省事,竟然把一些合作单位的通稿直接拿来使用。
  既然是通稿,说明其他媒体也收到了同一篇稿件。
  一份周刊类的报纸在时效上能抢过一天一出的报纸吗?
  同一个事情,晚报报道完好几天了,你又刊登出来,是觉得晚报的发行量不足以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个新闻吗?
  另外,记者参加活动、会议类的次数太过频繁,导致很多专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调查,写出来的稿件也没有深度。
  总之,采编部令王建设越来越失望。
  他曾经多次声明已经放权给了娄凯旋,但是娄凯旋总给他一种不作为的感觉。
  他如果插手采编部的事情,娄凯旋就会觉得不被信任。
  如果不插手,采编部又像一滩烂泥,看来,他得好好敲打一下采编部的人才能引起更多人的足够重视。
  采编部的工作令他失望,业务部的工作更让他闹心。
  业务部的半年任务只有业务一部完成了,其他两个主要部门都没有完成,刚成立的业务四部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只弄了几万块钱的小豆腐块广告。
  王建设心里也明白,业绩增长主要在于下半年,对于各行业而言,往往有一句“金九银十”的说法。
  也就是说,九月份、十月份是全年之中业绩增长最快的月份。因为,很多重大投放都在这个月份。
  一旦过了十月份,就到了年底,在任务和业绩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各企业想在剩下的两个月内完成,压力是非常大的。
  既然“金九银十”这个概念所有人都知道,也说明竞媒同样会在这两个月份下大力气来促进各报社的业务业绩,届时,竞争压力会更大。
  如果上半年能完成半年广告任务,下半年就会轻松很多。
  两个主要部门不争气,好在还有发行部给王建设带来了不少惊喜。
  这段时间,王建设没怎么外出,大部分时间都是看各个部门提报的各种报表、总结及规划。
  同时,他还得跟办公室对接一下报社的费用收支情况,可谓是异常忙碌。
  方正所在的发行部在此期间招了一个新人,名叫苏小强。
  苏小强有点胖,不爱说话,但是喜欢笑,给人一种非常欢乐的感觉。
  之前,发行部人多,配备了三辆面包车。
  后来,人变少之后,其中一辆面包车几乎用不到,便交还给了办公室。
  苏小强到来后,方正又将还回去的面包车调了过来,三个人运送报纸,减轻了不少工作。
  此期间,第一次外拓的网点,方正已经筛选了一部分非常稳定的,基本上每期的退报率都能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不过,他没有全部交给零售局。
  不但没有交,反而让杨明故意将他们新增了不少网点这件事说漏嘴,说给了零售局的人听。
  于是,刘阳主动打电话给了方正。
  “方主任,你们第一次拓展的网点是不是可以交出来了?”刘阳说话比较直接,她开着玩笑问道。
  “刘姐,你消息挺灵通啊。我猜,是不是杨明那小子告诉你的?”
  “他?他可是你的人,怎么说也会站在你那头,怎么可能是他说的。”刘阳撒了个谎,说道:“我的几个姐妹在送报的时候看见了你们的网点,是她们回来告诉我的。”
  “也对。刘姐的人遍布潍州市的大街小巷,要想打听个事情,还不是轻而易举?”
  方正夸了一句,停顿一会,才说道:“不瞒刘姐,我们报社的确新增了一部分网点。”
  “那为什么没有交给我们?是因为没有给你送礼吗?”刘阳打趣道。
  “刘姐,你说笑了。要送礼也是我去给你送礼。之所以没有交出去,是想稳定一下再说。这部分网点拓展出来的时间不长,我需要再仔细筛选一遍。”方正这句话,既真又假。
  真的是,他的确这么做了。
  假的是,这项工作他早已经做完了,他故意找个理由骗刘阳。
  刘阳早已经从杨明嘴里打听出了真实情况,不由挖苦了一句:“方主任,你这是没有把我当成自己人呢,找这么个理由搪塞我。以你的能力,一周时间就能筛选完毕,这都快三周了。欺负你刘姐没文化吗?”
  “嘿!刘姐,你这话说得我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你怎么接话我不管!我就问你一件事,这些网点你有没有交给我的想法?”刘阳不喜欢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刘姐,交一定会交的,只不过……”
  “你看看,你们这些文化人就喜欢绕来绕去!什么叫‘只不过’?交呢,就说交,不交呢,就说不交。哪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刘阳总觉得方正在遮遮掩掩,就像是隐瞒什么。
  她跟方正接触过几次,觉得方正也是那种十分豪爽、痛快的人,今天倒是变得婆婆妈妈了。
  方正叹了口气,才说道:“刘姐,我是非常想全部交出去的,这样,我还能减轻很多压力。可是,我也是有苦衷啊。”
  “什么苦衷?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还这么不痛快,有什么事就说,你刘姐只要能帮上,绝不含糊!”
  “嗯……刘姐,我们双方合作了也有一段时间,都非常融洽,我也非常佩服各位大姐的工作能力……”
  “哎哎哎……铺垫的话直接省了,直接说正事!”刘阳打断了方正,“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你直接说就行,你刘姐还不是那种不识趣的人。”
  “行!刘姐痛快,我也不犹犹豫豫的了,这么说话,我也别扭。”
  方正压低声音说了句:“昨天潍州日报社旗下的投递公司来人了,没有找我,而是直接去了总编办公室。”
  “什么!”刘阳突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