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十灵帝章驾崩
作者:菊花村长      更新:2021-04-01 18:27      字数:2851
  中平四年是一个不太平的年份,前有凉州之乱,刺史耿鄙,汉阳太守傅燮皆没于叛乱。后有渔阳张纯张举之乱,长沙区星造反,整个大汉天下似乎一下进入了群起而叛的境地。随着各地叛军的涌现,刘宏总算意识到了不能只在皇宫里享乐而将天下交给官党权臣。
  中平五年十月,心情大好的刘宏在洛阳平乐观检阅平叛归来的将士,并自称“无上将军”。当因纵欲过度而身体虚弱的刘宏骑马走过大汉将士的时候,似乎又让天下人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位刚过三十岁的皇帝原来也是一个要在马上治天下的皇帝。
  只是,理想总是现象级的,并不代表结局同样美好。张烈同样在孟津继续操练他的士卒。只不过,现在是3千骑兵和2000步军。期间,张烈还被派去巡视了一番不远处刘宏为自己修建的陵寢。
  转眼来到中平六年,先后传来皇甫嵩平定凉州之乱,幽州牧刘虞平字张纯张举叛乱的好消息,心情大好的刘宏大宴群臣,而自己却因饮酒过多,身体变得更加虚弱。刘宏静静的卧在嘉德殿,昏迷不醒。而殿外各方利益集团正在为选谁做下一任皇帝而吵闹不停。
  而驸马张烈此时却依然在孟津,而公主甚至在更远的河间张家祖宅。对于大臣们来说,驸马来不来根本不重要,甚至不来还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至于公主,谁会去管?等新帝登基大可以不孝为借口参本。谁也不知道这其实是刘宏早已做好的安排,就在大年十五张烈秘密回京的时候,刘宏已交待他不能擅离孟津,原因虽然没说,但张烈早已猜到这肯定是在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留一条后路,因为现在他身边已经没有完全能让他相信的人。
  “主公,刚传回的消息,大将军与众臣已扶皇子辩登基,皇子协为弘农王。”张一如今已是影卫统领,手下掌管着张烈所有的不在明面上的事务。
  果然如历史发展的一般,看来自己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原来历史的走向,只是不知道以后,待自己加入到争天下的诸侯之中时,是异数还是变数?张烈不敢往下面想下去,这种事情越想越乱,即想让历史按原来的车轮向前滚动,掌握优势,但又怕这种发展会让自己被历史狠狠的玩一把,最后史书上被人抹去,连名字都没有一个。
  张烈打了个手势,张一影身于黑暗之中。打开剑匣,取出那一柄刘宏赐给他的中兴剑。
  “皇上,现在这情势,已经不在你的计划之中,我只能尽量护佑弘农王,给您保留一丝血脉。”说完用剑挑起剑匣,剑匣应声而裂,从中间露出一方黄色丝帛,隐隐可见上面的大红色墨迹,正是当年初回洛阳时刘宏交给他的秘诏。张烈微微一笑,取出丝帛重新叠好放于贴身之处。
  “来人,叫徐司马。”
  “晃拜见主公!”不过盏茶工夫,徐晃已大步跨入帅帐,抱拳行礼。
  “公明,京城已传来消息,皇上驾崩,皇子辩已登基。”张烈淡然将刚收到的消息告诉徐晃,双眼观察徐晃的表情。
  徐晃闻言也是一惊,虽说早知皇上身体不好,没想到却年纪轻轻就驾崩,而上位的是一个小孩,虽然这样说有些大不敬,但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以后大汉的权力怕是要在何进这个国舅手里了,就像大汉前面的几任大将军一样!只是徐晃知道,此时容不得他做出过多的思考,因为自从叫张烈第一声主公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打上了驸马门下的标签,不过基于什么原因,这个时候都必须也只能坚定的表态。
  “晃唯主公马首是瞻,主公但有差谴,晃当誓死以报主公知遇之恩!”徐晃轻跨上前一步,跪拜于地,慷慨说道。
  张烈闻言欣喜不已,一年多的相处,张烈一直想徐晃在得知皇帝死后,会何去何从,心境会不会发生变化。但现在,一切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起身上前将徐晃扶起,“公明请起,吾有公明,天下大可去得!”
  徐晃抬头与张烈四目相对,瞬间有一种情愫在帐内曼廷,良久,两人纷纷大笑起来。
  “公明,先帝昔日派我驻于孟津,足兵足食,你可猜出一二?”张烈收拾好心情,轻声问道。
  “可是为了河东董卓?”徐晃思虑片刻,不确定的说道。
  “是,也不是!昔日董卓尚在凉州,先帝派吾来此,本是为了白波贼,只是后来董卓却被调往河东,于是白波贼倒成了其次。”张烈顿了顿,看着铺在案上的地图,“董卓乃虎狼之患,故自其入河东之后,孟津已三次增兵,现公明领4千骑兵,子休领6千步兵,皆是兵精利锐,但与河东董卓所属的西凉相较,胜负尚未可知。先帝严令我等驻于孟津,一则防备西凉兵西入函谷,二则,在关键时候能驰援京城。”
  “主公但请下令,晃只管冲杀便是。”徐晃瞬间就听出了张烈的言外之意,只怕是要未雨绸缪,变更计划。
  “现董卓虽未异动,但吾已得密报,何进意调董卓入京助其固政。洛阳百余年太平,怕是要被打破了”张烈手点着洛阳,略有些惆怅的说道。中国历代有多少东西被毁在战争中?张烈不知,他想让中国多一些传承,少一些毁灭。但目前,他还没那个能力,所以只能望洋兴叹。
  “主公莫要如此,街时机成熟,主公自然再回洛阳。”相比洛阳的北军和南京数万,还有将要入京的董卓西凉骑兵,徐晃自然明白这一万来人要是去趟混水,怕是要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恩,孟津不可久留,公明可多寻些船只,若事不可为,咱们顺河水而下,回河间,众邀天下忠于汉室的良将贤能奉诏讨贼,还我大汉乾坤!”随后,张烈向徐晃展示了密诏,徐晃感动之余,更是生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情感,彼以国士待之,吾当报之以国士。
  接下来数日,徐晃沿河征收船只,足够2万人之用,而夏侯兰则开始动员全军准备为接下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不数日,孟津渡头迎来了意料之中的大军—并州刺史丁原率领的勤王之师,而丁原为官数十年,纯是靠着一刀一枪的战功升上这个位置,自然对张烈这个靠驸马的关系坐上将军的后生看不上眼,而且现在先帝已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将军还会容许与自己并不亲近的张烈继续领兵?
  所以,丁原并末在孟津停留,并且直接无视了张烈邀其入营的友好态度,直接率兵往洛阳进发。张烈也不以为意,在他看来,这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忠臣根本名不副实,况且他对即将身首异处的丁原也没有好感。因为他调查过一件事,丁原曾经将一个吕布看中的女子据为己有,这或许有些不可理解,但就是这么发生了,估计后来吕布能够毫不犹豫的一刀砍下自己义父的脑袋,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都是薄情之人啊!
  而本来应该借道孟津借往京城的董卓却在半路上转道黾池,从函谷关入京,沿路守将见董卓即有圣旨在手身后又有两万大军,自是不敢有所阴挡,在张烈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董卓已经过了函谷并夺了守函谷守将刘成的兵权,派亲信将领张济把守函谷,张烈听到消息只得苦笑,没想到董卓不傻,原本还想给他找点难受,没想到董卓这么干脆。
  果然,不过2日,洛阳传来消息,何进被张让等击杀,而董卓也急行军,一改日行10里的速度,不过半日便赶到洛阳,完成了他的进京的第一次使命:求下两位难兄难弟。
  而这时的张烈依然毫无动静,只是将各方情报综合起来分析形势。得知董卓按着历史发展,张烈只是微微一笑。招手唤来张一,交待了一下就领着大军登陆上大船。
  前面这几张写得不好,下面开始要进入战争视角了,在这里求个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