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萝10
作者:暮乐鸟      更新:2023-04-09 20:43      字数:3867
    她忽然发现,除了去草原这条路,她还有另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冒用杨骁妻子的身份,去他的老家入籍落户,听说他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如今她怀着杨骁的孩子,想必对方不会与自己为难。
    冒用死人的名头,让阿萝内心略感不安,但这念头一旦生出,便无论如何也压不下了。
    她低声喃喃自语:“你我相交一场,虽然你未必视我为妻,但眼下我生计艰难,只能不得已为之,待将来孩子平安落地,我愿意为你立衣冠冢,也为你母亲养老送终。”
    杨骁的母亲未必还在人世,一切,只能等阿萝到了岚山村,再从长计议。
    阿萝上岸后开始打听岚山村的位置,渝北很大,城镇村落不计其数,又有村子同音不同字,阿萝打听了两叁天,终于碰到一辆去岚山村收货的骡车。
    车夫看她浑身脏兮兮的,本不想搭理,后来知道她怀着身孕,丈夫又是为国战死,便大发善心载她一程。
    到岚山村时,是正午时分,远山朦胧,炊烟袅袅,秋日高悬在天上,路边果树枝叶繁茂,几只母鸡卧在墙头晒太阳,偶尔有黄狗翘着尾巴从车边跑过,一派悠然田园景象。
    阿萝看着看着,无端生出几分亲切感,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地方是那人的故乡。
    车夫把她在里正家门口放下,说道:“村里百来户人,里正都有记载在册,你要找姓杨的那户人家,先找里正问问便知。”
    阿萝谢过车夫,拎着包袱下车,拍响了里正家的院门。
    开门的,是一位年约五旬的村妇,她瞧见阿萝落魄的样子,吃了一惊,以为是逃难来的乞丐,吓得赶紧关门。
    阿萝急忙拦住,声音清柔:“大娘,请问村中里正可在家?我来寻夫家的亲人,麻烦您行个方便。”
    村妇正是里正的妻子,听阿萝说话条理分明,不似那些饿急了眼的流浪儿,稍稍放下警惕,半掩着院门问阿萝:“你夫家姓什么?”
    “姓杨。”阿萝回道。
    “村里有好几户人家姓杨,你要找的是哪一户?”
    “我丈夫叫杨骁,他前头有四个哥哥,只是都音讯全无,听闻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
    里正老婆听了,眼睛顿时一亮,惊道:“你是杨家小五的媳妇?菩萨保佑,杨骁那孩子可算有消息了!他娘日日夜夜盼着他回来,一双眼睛都快哭瞎了!”
    阿萝心中一阵涩痛,垂下头低声说:“半个月前传来消息,杨骁他……我夫君他所在的大军,遭遇齐军截杀,叁万大军,全军覆没……”
    对方怔了怔,随后面露痛色,叹道:“造孽啊!”
    阿萝眼睛发热,不禁落下泪来,倒是把痛失丈夫的凄苦寡妇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里正老婆劝慰道:“从小五去当兵起,你婆母就有心理准备了,去战场的能有几个全须全尾回来?可怜她五个儿子竟没一个善终,好在如今你来了,日子再难,你们娘俩以后也能做个伴。”
    阿萝红着眼睛点头,“您说的是,等将来我生下孩子,再教他好好孝顺婆婆。”
    里正老婆睁大眼睛,看向阿萝的腹部,“你……你有了杨骁的孩子?”
    阿萝轻轻颔首,“月份还小,还未显怀。”
    “这可真是太好了!”里正的老婆喜道,“快,我这就带你去见你婆婆,她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还不知道会多欢喜!杨家总算有了后人!”
    说罢,竟是连门也不关,拉起阿萝的手就往村子里走。
    阿萝猜测,杨骁的母亲与里正老婆应该关系匪浅,否则对方也不至于对她的事如此上心,且看对方面上的伤心喜悦也都是发自肺腑,不似作伪。
    沿着蜿蜒的黄土路走了百来米,两人停在一座村舍前,院门是敞开的,阿萝能看见院子里种的石榴树。里正老婆领着她直接进了院子,快步往屋里去,迫不及待的囔道:“老姐姐!快出来瞧瞧,你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屋里传来几声咳嗽,阿萝跟着走进去,瞧见一位正在织布的老妇人,双鬓斑白,形容枯槁,只这么一眼看上去,好似有六七十岁,比阿萝想象中苍老许多,不过想到对方痛失丈夫与五个儿子的经历,这般沧桑也说得通了。
    里正老婆把阿萝往前面推,口吻中喜悦带着激动:“这是小五在外头娶的媳妇,已经身怀有孕,如今小五在战场上没有下落,所以你媳妇特意千里迢迢赶回来孝敬你!以后你可得保重好身体,养好身体才能等着抱孙子啊!”
    对方没有直接说杨骁的死讯,这让阿萝略感宽心,她上前两步,福了福身,乖顺的喊了一声“婆婆”。
    老妇干涸的双眼渐渐泪水盈眶,她怔怔看着阿萝,良久,颤声问:“你……是阿骁的妻子?几时的事?”
    阿萝半真半假的解释:“夫君所在的兵营,恰好驻扎在我娘家村子附近,他偶尔会来村子里买卖物资,一来二去我们便认识了,两个月前成了亲,一切从简,只在自家摆了一桌酒。”
    说着,将脖子上那枚箭头摘下来,递给杨母看,“这箭头曾经差点要了夫君性命,被军医取出后,夫君一直随身携带,后来赠与我当做信物。”
    又怕光一枚箭头不足以证明,阿萝把头上的发簪也取了下来,一同递过去,“……这是夫君送我的簪子。”
    杨母看了看箭头,又看了看簪子,泪水涟涟,“好……好……”
    她看向阿萝的腹部,又问:“身子几个月了?”
    “算着时间……应该刚满一个月左右。”阿萝轻声回答。
    杨母擦擦眼泪,起身道:“你先坐着,我去给你把阿骁的房间收拾出来,让你好好休息。”
    阿萝忙道:“婆婆,您歇着吧!我是来孝敬您的,这种事哪能让您沾手,累坏身体怎么办?”
    杨母执意要去,“你一路长途跋涉,定然累了,肚子里又怀着孩子,先歇着吧!”
    里正老婆喜道:“你们俩别争了,现在时间还早,屋子晚一点收拾也没事,我回去抓几个鸡蛋,做一碗糖水蛋,先给你儿媳妇垫垫肚子!”
    杨母说:“也好,改日我家的鸡生了蛋,我再还你。”
    “不用不用,小五也是我看着长大了,几个鸡蛋而已,不值当什么。”里正老婆摆摆手,转身走了。
    屋里剩下“婆媳”两人,气氛一时有些沉寂。
    不等阿萝开口说些什么,杨母已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一遍,目光停驻在她沾满尘土的鞋上,老人家叹了口气,道:“我去烧热水,你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吧。”
    阿萝微愣,杨母已经佝偻着腰出去了。
    阿萝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来只有她烧水给婆婆洗澡,何曾有过别人给她烧洗澡水?
    她想了想,觉得受之有愧,忙不迭追出去,拦住杨母,磕磕巴巴道:“婆婆……我,我自己来吧……”
    “你大老远过来,肯定累了,又怀着身孕,就安心歇着吧。”杨母说道,“何况你既嫁与我儿,便是我的半个女儿,以后我自然会拿你当女儿一样对待,你若不嫌弃,便喊我一声娘吧。”
    阿萝鼻尖发酸,低声唤了一声:“娘……”
    阿萝在岚山村安顿下来。
    杨母丝毫没有怀疑她,第二天就领着她去里正家说明原委,然后由里正作保,去衙门里开具一份落户文书。杨母问阿萝姓氏时,阿萝假称自己姓冯,于是文书上她的名字,便成了“杨冯氏,冯萝”。
    拿到文书时,阿萝捧着那一页薄薄的纸看了许久,她是不识字的,却硬是将上面每个字的走向形状默记下来,只觉得时至今日当苦尽甘来,所有隐忍都有了回报。
    她再也不是别人家里认打认罚的童养媳,再也不是无家可归落地无根的黑户,她有姓有名,她是杨骁的妻子,将来还会是孩子的母亲,尽管……尽管,这份文书并不那么真实,可只要她当它是真的,它便是真的。
    出于感恩,阿萝更加用心的侍奉杨母,她原本对杨骁的母亲就亲切,加上杨母赤诚以待,两人相处下来,也有了几分真情实感,似一对真母女。
    许是心中有了盼头,加上阿萝照顾得仔细,杨母的气色一日好过一日,不再像以前那般憔悴枯槁了。
    阿萝也渐渐圆润丰盈起来,她腼腆内秀,干活勤快,哪怕大着肚子也帮杨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与杨母交好的街坊邻居都喜欢她,时不时送来一些鸡蛋或干果,还有热心的婶子送来家中旧布,要给未出世的孩子做尿布。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阿萝的肚子也一天大过一天。
    岚山村位置僻远,没有被战火波及,等到阿萝生产这日,恰好是王朝覆灭之时,齐国皇帝大赦天下,免赋叁年,战争结束,之后是漫长的休养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