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640节
作者:纣胄      更新:2022-07-31 20:45      字数:4901
    “可是如果我没了,他的儿子那么小,怎么能掌控日本?”丰臣秀次面色更加难看了。
    “很简单,”九鬼嘉隆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道:“还有母族,那都是可以用的人才。再加上心腹的家臣,总归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要是我的话,我肯定会这么干,我觉得丰臣秀吉也会这么干。难道你最近时间没有感觉到吗?他对你的限制已经越来越多了,你自己想一想吧。”
    其实九鬼嘉隆也不知道有没有限制,可是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去,稍稍有一些事丰臣秀次都会觉得是限制,哪怕是放在以前很正常的事,现在都会觉得不正常。
    只要丰臣秀吉有什么事拒绝丰臣秀次,丰臣秀次就会想歪。一次两次不会,但是多了就会。
    而且丰臣秀吉根本就不可能让丰臣秀次掌握什么大权,如果掌权了要收拾他的时候收拾不掉怎么办?
    不管有没有,先挑拨离间。
    丰臣秀次的脸色非常难看,盯着九鬼嘉隆问道:“你们究竟想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只是想和你合作而已。”九鬼嘉隆想了想说道:“大明人要撤了,我家主上现在心里没底。一旦大明人离开九州岛,事情会演变得非常糟糕,丰臣秀吉肯定不会放过我家主上。同样,他也不会放过你。”
    “所以我家主上希望我们双方能合作,他会大力支持你,让你能成功上位。”
    “然后我上位之后,不能对他们动手?”丰臣秀次眯着眼睛问道。
    “当然,”九鬼嘉隆笑着说道:“这一点是必然的,何况这也是大明人的意思。如果你动手了的话,大明人不会不管。”
    “这件事你要早做决断,那边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我家主上想要支持你,但是也有其他人想要和丰臣秀吉谈判。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他们觉得可以和丰臣秀吉谈判。”
    “除此之外,还有人想要支持德川家康。所以你尽可能的早做决断,不然的话我家主上也说不定会改主意。这是一件对双方都好的事,希望你能明白。”
    丰臣秀次缓缓的说道:“好,你先下去吧,在这里好好待着。”
    小鬼加龙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他心里明白丰臣秀次是不想让自己离开,不过也无所谓,自己就只负责他一个人,剩下的任务和自己没有关系,待在这里也挺好的。
    目送九鬼嘉隆离开,丰臣秀次的脸色突然变得十分阴沉。
    在九鬼嘉隆来之前,丰臣秀次心里就已经产生了一点点想法,毕竟义父对自己的限制开始变得多了起来,甚至想把这次战败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想到这些,丰臣秀次心里愈发没有底气了。
    如果义父对自己动手的话,自己真的丝毫办法都没有。
    丰臣秀次想了想,轻轻地舒了一口,站起身子。
    他现在也很难,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大明人摆明了就是没安好心,相信他们未必会有什么好结果。
    可是如果不相信大明人、不和他们合作,最后很可能会被义父杀掉。
    义父为什么会有那么一个儿子?
    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会生一个儿子?
    丰臣秀次紧紧地握着拳头,抬起头看着天空,脸色越发狰狞,却突然见全都消失不见了,直接恢复了平静。
    他看着远方的天空,缓缓的说道:“义父,我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你放心,如果你不先动手的话,我绝对不先动手。只要你不对我动手,一切都有或没有都无所谓。”
    整个倭国开始出现混乱的趋势,在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谣言,甚至连神怪传说都出来了。
    大明负责这方面的李管事看着面前的情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最近自己的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已经掀起了一些浪花。
    最主要的事是搭建宣传网络,这一点李管事一直都没有忘过。
    通过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来达成这一点是最好的办法,人们总是对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感兴趣。在这些稀奇古怪的事中再夹杂着一点正经的事,不但能增加流传程度,还能增加可信程度,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
    李管事抬起来问手下:“准备得怎么样了?”
    “回大人,准备得差不多了。”手下信心十足的说道:“很快就能从地里长出一只虎来,背后会刻上几个字——江户猛虎。”
    “等到这只虎长出来,我们就会对外宣传说这个江户猛虎指的就是德川家康,代表天命所归。”
    第九五二章 所有的卖身契全部作废
    闻言,李管事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做得不错。”
    这种事他们听说过,也见得多了。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们就会在造反之前或是在做大事之前总会搞出一些噱头来,比如鱼肚子里的白绸写着“陈胜王”,又比如半夜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
    这种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所以李管事准备给德川家康也搞一个。虽然不知道德川家康是不是有做大事的念头,但是这个行动必须要有。
    你不想搞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帮忙,而且我们还肯定能让丰臣秀吉知道。
    手下笑着说道:“大人放心,这种事很好办,我们很快就能办好。”
    李管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水平我自然知道。你放心吧,这件事好好去做,有什么事的话及时找我。”
    “是,大人。”手下笑着点了点头。
    “其他的事呢?”李管事又问道。
    “其他方面的进展也很顺利,”手下拿起身边的一份东西递给李管事说道:“丰臣秀次已经答应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野心,又优柔寡断,却是一个好棋子。”
    “如此就再好不过了。”李管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他有意的话,我们也给他弄一点好事出来。现在看来暂时不用了,德川家康一个人就足够了。”
    “是,大人。”
    “这些事就慢慢来吧。”李管事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明天一早,戚大帅和李将军他们就要回京了,你跟着我一起去送行。”
    手下闻言,笑容顿时变得十分灿烂,拱手道:“多谢大人。”
    这是李管事对他的栽培,一般的人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他也看得出来,倭国这边的事,李管事迟早要撒手。等到李管事撒手,恐怕就会推荐自己接手了。
    想到这些,手下的心情变得非常好,脸上的笑容没有断过。
    两人又商量了一点其他的小事,便各自散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码头汇集了不少人,戚继光、俞大猷和李成梁全都在。
    今天是他们离开的日子,剩下的事就要交给戚金和李如松了。
    戚继光他们要先到京城去,然后再各自回去。要到皇帝那里去报捷,然后领赏举行庆功。
    献俘仪式就不用搞了,没什么太大的意义。这也表现出了朝廷的信心,我们已经不把倭寇放在心上了,不需要用他们来搞什么献俘来提升实力。这就是在告诉外面的人,我们打赢倭寇是应该的。
    一番客气之后,戚继光几人登上了战船。
    戚继光对着岸边抱了抱拳,大声说道:“诸位,告辞了。山水有相逢,咱们他年再会!”
    众人也全都抱拳回礼,大声喊道:“一路顺风!”
    李成梁等人回京的消息一早就传到了京城,朱翊钧是第一个知道的。
    看了一眼奏报,朱翊钧没说什么。
    这些日子他正在查商人和勋贵联合做生意的事。最近一段时间,京城这件事闹得越来越大,似乎有人在从背后推波助澜。
    有一些风言风语已经传出来了,具体什么情况却不得而知。很多人都想打探消息或是洞悉真相,但是都没办法。
    朱翊钧翻看了一下手中的材料,随手扔在桌子上,向后靠了靠,对着不远处的宫女招了招手说道:“给朕按按头。”
    这个时候,陈矩走了进来,来到朱翊钧的身边说道:“陛下,两位阁老到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让他们进来。”
    时间不长,张居正和申时行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两人的手里还捧着东西,身后跟着的太监也帮着捧着,拿来的东西不少。
    看到是书册一类,朱翊钧一阵头大。看来这一次自己又要看这些东西了。
    “参见陛下。”张居正两人躬身行礼。
    “免礼。”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搬个凳子,让两位爱卿坐下。”
    旁边的太监和宫女连忙搬来凳子。
    等到张居正两人坐下,朱翊钧才说道:“两位爱卿带了这么多东西来,所为何事?”
    “陛下,这些是我们商量出来的关于废奴的一些实施章程。”张居正说道:“我们汇集了六部的人,还有都察院和翰林院的人一起整理了这一套策略。”
    朱翊钧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没有走漏消息吧?”
    张居正缓缓的说道:“回陛下,没有,这些人被招来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干什么,现在还被关在翰林苑,中间没有任何消息泄露出去。”
    朱翊钧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放下吧,让朕看一看。”
    “是,陛下。”张居正两人答应了一声,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原本朱翊钧也想让张居正两人给自己解释一下,至少简单的介绍一下。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自己先看看完了再说。
    于是,朱翊钧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读文件之中。
    朱翊钧一边读着这些章程,一边不得不佩服张居正和申时行等人的智慧。
    这些人不愧是古代的政治家,制定的这些章程真的是让人无话可说,甚至有些无懈可击的味道。反正自己没看到什么破绽。
    他们将整个废奴令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买卖。
    在这些章程上面,明确规定了禁止人口买卖,从法律上就不允许。
    原本拐卖孩子这种事在大明也是很严重的罪名,很多地方抓到拐卖孩子的人牙子直接都乱石打死。就算百姓抓到了人牙子,私底下打死了,官府也不会追究;就算人牙子没有被打死,能侥幸活着到大牢里,也活不长。
    所以在这方面,张居正他们索性继承了原本的制度,没有什么大的改动。
    不允许买,不允许卖,买卖都犯法。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就是制定法规,然后就是看执行。
    第二部分比较重要,是真真正正的废奴,废掉现行的奴隶制度。
    开篇第一条:
    所有的卖身契全部作废。
    就这一条,就能吓死人。
    第九五三章 雇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