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汴京卖花 第70节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7-22 17:07      字数:4692
    掌柜们撇撇嘴,越发轻视这个小娘子。
    “那你可有什么成就?”嬷嬷认认真真问。
    哼,这么个小娘子能有什么成就?掌柜们浑不在意。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那个小娘子说:“如今侯府老夫人院里的花卉就是我们花满蹊供应着。”
    什么?
    这个小娘子居然给侯府老太君供应着花木?
    嬷嬷神色认真了起来。
    那些掌柜们各个眼珠子都恨不得从眼眶里跳出来,侯府老太君出了名的品味挑剔,先前时不时就换一家花木供应,如今居然让这么一个小娘子供应着?
    莫不是在撒谎?
    他们正狐疑,又听到一句“我如今是花木行会的成员,前几天赛花会的状元就是我摘得的,我培育出了并蒂莲。”
    什么?
    赛花会?
    并蒂莲的事情他们这些人都有耳闻,谁能想到有人能将祥瑞之物培育出来呢?当时还感慨了几句,谁知道就是眼前这个他们看不起的小娘子?
    嬷嬷也神色严肃起来,她看莺莺的目光多了郑重。赛花会是京里花木行会一年一度的盛事,许多经验老道的花木商人都要参赛,谁知道状元就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娘子?
    莺莺又道:“您若是不知道赛花会,那请瞧瞧我带来的花木。”
    说罢便示意站在后面的长寿将车上的油布掀开,露出下面一车娇艳欲滴的各色花木。
    油布一开,捂在下面的花木清香当即扑鼻而来。
    嬷嬷定睛一看,一车的瑞香、木香、扶桑、蔷薇,热热闹闹满车绽放,绿叶舒展,根茎强健,一看都是质量上乘的花木。
    莺莺见她意动便说道:“今后我送到府上的花卉便都是这样。”
    其余几人捶胸顿足,他们怎么没想到拉一车花木过来呢?
    却不想就算是他们早知道苏莺莺会拉花木过来自己也不会拉。
    因为他们其实不是做花木生意的,只是想像李老四一样做个转手的生意赚些银子,若侯府这门生意不交给他们那他们这一车花木便是白白浪费银子。
    嬷嬷看到这一车花木心里已经有了数,她笑道:“好。”
    等过一会她问完所有商人后便通知诸人:“诸位还请稍后,等我与上头管事商议后便定下人选,之后便通知诸位。”
    几人忐忑不安站在门口等待消息。
    过一会嬷嬷出来宣布:“花满蹊以后供应我们侯府的花木。”
    那几个商人闻言失望不已,可是花满蹊处处胜过他们,他们除了年纪大些几乎没有胜过苏娘子的地方,再想起自己适才嘲笑苏莺莺,不由得羞愧起来:这不是自己上赶着做笑柄吗?
    *
    莺莺归家后便宣布了这个好消息,绿儿和飘石几个高兴得欢呼起来。
    萧照也拱手恭喜她,又问:“如今生意做大了,可要再雇几个人?”
    莺莺想想:“花盒我们抽空便能预备,侯府花木也不过是每两天早上采购,反正我也要给老太君备花,倒也不算麻烦。”
    萧照放下心来:“你自己统筹便是,只是一旦活计繁重就要雇人去,千万不要累着自己。”
    莺莺谢过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知萧大人可知道常乐长帝姬的事情?”
    “常乐长帝姬?”萧照眉目微蹙,回忆起这位长帝姬,“她脾气古怪,不大露面,如今在皇室中不大显,不过她与官家很是投缘,因而王室诸人也不敢得罪她。我也与她没打过什么交道。”
    原来萧大人也不大知道这位长帝姬,看来自己只有想法子竞争那个什么皇商候选人了。
    莺莺点点头,又问萧照:“萧大人如今腿伤如何?”
    旁边正在倒水的飘石手一歪,茶水都倒到了外面,夫人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偏偏要往大人的避讳上问。
    他放下茶壶,预备随时去救场。
    谁知就听到自家大人说:“腿渐渐大好,除了不能动之外外观上看不大出来有什么损伤的痕迹。”语气平和,像是在议论外面的天气一样。
    啊?
    自家大人居然一点都不忌讳腿伤的事情了?
    要知道他刚走不动路时最忌讳这些,谁要是说这些就要被他周身散发的低气压冻死,是什么时候大人居然云淡风轻了呢?
    飘石想来想去只能将这些归因到苏娘子身上:还是夫人厉害。
    比如现在,她就能毫不避讳有些纳闷的凑过去:“那怎么还没好呢?”
    语气平淡似乎在说一场小风寒。
    自家大人居然也能平平淡淡回复:“或许要过些时日,或许再也好不了了。”
    萧照说起这些时候已经内心毫无波澜了,他转而问:“汴京城里有伏天晒书的习俗,你可要晒书?”
    莺莺忽得想起:“我从娘家带来的书籍里面有一些医书,正好趁着伏天赶紧去晒书。”
    两人就高高兴兴一起去晒书了,留下目瞪口呆的飘石。
    *
    莺莺爹娘留下不少书,有医书,有花经,厚厚重重一大摞。绿儿和奶娘激流几个轮番搬动到院里,摊开在太阳下晾晒书页。
    萧照也帮莺莺搬动,可到底轮椅不大方便,他拐弯时不小心就将书页洒落在地上。
    萧照充满歉意:是我不好,笨手笨脚,倒把你爹娘留下的遗物都撒了。
    莺莺忙劝慰他:“无妨无妨,我爹也不是什么当世名医圣手,就是个普通郎中。留下的这些书籍都是寻常医书,外面书画铺子里一买一大堆。”
    这倒不是贬低自己爹,苏二老爷在世时就是个性子洒脱的书生,常常自嘲自己“读书不成,学医也不精。”
    甚为豁达,平日里最喜欢吃凉拌木瓜丝,就着木瓜丝喝点小酒,边在案上奋笔疾书,书写自己的南疆见闻。
    想起了爹莺莺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容,她忽得想起一遭:
    “倒有几本笔记珍贵些,是他老人家在南诏当地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和自己从医的一些感悟,这笔记最重要……”
    她说着说着忽然想起来:对啊,萧大人如今遇到的情况不就是疑难杂症吗?!
    莺莺忽得灵机一动,她从厚重的书籍里翻出父亲所写的几本笔记,而后一页页翻动起册页来。
    她坐在小院的树荫下慢慢翻动着册页,绝不放过一丝可疑的地方。
    不过这些都是父亲酒后随手所写,有些地方字迹比较潦草,阅读起来格外费力。
    渐渐时间流逝,夕阳西下,莺莺便回屋,命绿儿点上烛火,烛火摇曳起来
    萧照在旁轻轻道:“算了吧莺莺,我的病我心里有数。”
    汴京城里太医都治不好,怎么可能寄希望于南诏小国的普通郎中?
    可是莺莺头也不抬:“我想试一试。”
    第60章
    奶娘看着窗外的天□□言又止, 终于还是开口劝莺莺:“娘子,仔细别伤了眼睛,明儿再看吧。”
    莺莺嘴里应着,可眼睛仍旧在不住搜寻。
    一定是爹爹在天之灵给的启示要不怎么会有本册页忽得撒在地上呢?她找了之后即便是没有心里也心安。
    她草草吃了点东西填饱了肚子, 而后洗漱后躺床上继续翻找。
    可惜父亲留下的手册大约有七八本, 莺莺一一寻找实在是太慢了, 她终于熬不住瞌睡,靠在床上阖上了双眼,可即使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医书。
    萧照轻轻将莺莺手里的医书抽了去。他无奈摇摇头,莺莺这性子有时候真是执拗, 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
    手里一空,莺莺猛地惊醒:“书呢?”
    萧照忙安抚她:“被我拿走了, 你先歇着吧。”
    莺莺摇摇头:“我快要看完这册了。”
    萧照态度极为坚决:如今太色已晚,你若再熬夜下去只怕会耗损身体。
    莺莺不听, 萧照便继续劝她:“其实便是再也无法行走, 我也能继续干一番功业。”
    他一开始卧病在床的时候的确极其颓废,心情就如暗无天日的密林, 不建议阳光, 黑暗如蛆跗骨。
    可是莺莺就像一只无忧无忧的黄鹂鸟闯进了密林,她乐观开朗, 几乎没有什么任何畏惧的事物。
    黄鹂鸟的叫声将黑暗撕开了一道口子——
    而等萧照了解莺莺的身世之后就更惭愧,莺莺父母双亡,她主仆几人颠沛流离几乎穿越了大半个国度,等到汴京后又遇到不慈不爱的祖母叔伯,说到底处处是阻碍。
    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遇到其中一项都要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从此在命运中沉沦与黑暗随波逐流也不是少数。
    可莺莺硬生生坚持出来了, 非但如此她还依旧乐观, 似乎那些阻碍不值一提。
    萧照生了惭愧,他差点就被打倒了,终于生命里的黑暗渐渐被莺莺驱逐,他也找到了重新爬起来的勇气。
    “可……萧大人以前那么厉害……”莺莺言语间有无穷的遗憾。
    萧照轻笑:“今后会更厉害。”
    他历来不与家人交代自己在外面做的事,此时却忽然想跟莺莺交个底:“我如今收归了一部分废太子的势力,就算是一辈子坐在轮椅上亦可有所作为,不会碌碌无为。”
    莺莺眼睛亮晶晶,似乎在思索他所说之话的真假。
    萧照只好使出杀手锏:“你这般糟蹋身体,若是父母知道岂不是要痛心疾首?”
    说到亡故的父母莺莺至于不再固执,老老实实躺倒在床上。
    萧照这才松了口气,也跟着躺了下来。
    可是第二天外面天刚麻麻亮,他便听见耳边有窸窸窣窣的响动,不用猜,肯定是莺莺又开始搜寻了。
    萧照无奈,只得由着她寻找。
    果然中午要吃饭时,莺莺忽得欢呼一声:“找到了!” 萧照凑过去,就看见莺莺父亲留下的手册上黑底白字记载着:
    在南诏国以南有一种名为“珊瑚”的蘑菇和一种名为“银蝶”的毒草,若是将两者磨成粉末成为“银蝶粉”,加入饮食食用之人则会变笨,反应会迟滞半刻,思索不了难度高的问题。
    常年以来这方子在南疆之地流传,民间常用这种药粉捉弄新郎官或是戏弄看不顺眼的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