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拓展业务
作者:爱吃鱼的兔兔      更新:2022-04-08 15:26      字数:2200
  正史中的宋朝商业发达,《清明上河图》反应的就是当时的汴梁繁华景象,自己身处的时代更像是宋朝的平行世界,人文风情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在北宋已经有外卖这个行当了,《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个店小二模样的人提着食盒送外卖,连皇帝吃腻了宫廷御宴,也会点一些宫外的酒食吃,可见外卖行业的发达。
  但是她到这里这么久,并没有见过有人点外卖,应该是此行业还没发展起来。
  她在心中迅速地计算了成本、运送费、折扣等等,很快就定下了价格。等鸿哥儿来的时候就跟他说:“你也看到了,琴姨被人盯上了,没人敢上门吃汤饼,既然没人来,不如我们把汤饼送出去。你有没有玩的好的小伙伴?一起去码头上、大街上吆喝,就说万和汤饼铺今日大酬宾,凡是买三碗三鲜汤饼,便宜五文钱,但是每套碗筷需要另交二文的押金,当场能将碗带回来的就不收,若是今天带不回来,明天带着空碗过来,我给退钱。汤饼就由你跟你的小伙伴去送,每送一碗有一文钱的酬劳,干不干?”
  鸿哥儿迅速地在心中算了一笔账,若是一天送二十碗,就是二十文,他观察过琴姨的铺子,每天买出的汤饼有几百文,里头有赚头。
  “好,我干。”他利索地应下。
  苏芩教他:“你还可以搭着你家的胡饼卖,至于价格,你自己定。”
  “谢谢琴姨,我回家跟爹娘商量商量。”如今天气炎热,他家胡饼生意不是很好,就是打折促销,还是有赚头的。
  回家跟父母一商量,爹娘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打发鸿哥出门找小伙伴们去了。
  附近都是商户,这些人家出来的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做生意,赚着别人的钱还能将自家食物卖了,一举两得,没什么不同意的。
  不一会儿,大街上就是各种叫卖声。但是别家不如苏芩有魄力,只肯卖原价,所以还是苏芩的汤饼生意好。这些小孩子都带着自家的食盒,排着队等着汤饼出锅。
  门外的赵二郎和宋九郎对视一眼,赵二郎说:“看来是个硬茬子。”
  宋九郎点头同意,看向苏芩的目光十分不善,“臭娘们脑子倒是好使,竟然让她想出这种办法来。”
  赵二郎:“今天就到这儿吧,回去商量商量,明日再来。”一招手,身后的小流氓们呼啦啦都跟着走了。
  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的苏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谁被这么盯着都不会舒服的。
  酉初,准备的食材差不多都卖完了,苏芩将火熄了准备收摊。
  “琴姨,时辰尚早,要不您待会儿再关门?”鸿哥儿半下午挣了五十文钱,小脸通红,不知道是晒得还是激动的。
  “钱是挣不完的。”苏芩笑笑,说:“明日你早些来,咱们从朝食开始卖。”她被地痞盯上了,就不能晚归,如今天光大亮,路上行人如织,那帮地痞就算找茬也不敢太过分,若是营业到晚上,独自一人回家,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到了第二天,苏芩离老远就看到赵二郎带着一群地痞站在汤饼铺子门前。她微微皱眉,他们若是一直站在这里,不仅影响自家生意,还会影响邢家脚店的生意。
  到了跟前,她冷着脸说:“进来谈吧。”
  赵二郎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痞笑一声,跟着苏芩进了铺子。
  送菜的小贩已经将食材送过来了,她挪开一筐青菜,擦掉上边的泥土,施施然坐下,抬着下巴问:“究竟是谁花钱让你们来找我麻烦的?他出了多少钱,我出双倍。”
  “呵呵。”赵二郎一脚踩在凳子上,“苏娘子太瞧不起人了,我们兄弟虽然是地痞流氓,却是讲道义的地痞流氓,你就是出三倍四倍的钱,我们也不会违背江湖道义的。”
  “很好。”苏芩拍手叫好,“好一个江湖道义!可是,你们几个伟岸男子汉,合伙欺负我一个弱女子,这也是江湖道义?说来说去,无非是爱财二字而已,说的那么大义凌然,我替你们臊得慌!”
  “小娘皮,找死是不是?”宋九郎挥动着拳头,一副要打人的模样。
  “找死的是你们!”苏芩抄起桌上的茶壶冲着对方砸了过去,“我今天告诉你们,我苏琴娘连官府衙门都敢闹,还会怕你们几个地痞子?识相的趁早给我滚蛋,否则别怪我惊动官府!哦,你们不怕是吧,但是有个人你们肯定怕,徐提刑知不知道?想来你们是知道的,你们的金主肯定跟徐提刑关系不一般,你说我若是闹到提刑司,惊动那位冷面阎王,你们几个,”她冷笑一声:“恐怕没什么好下场。也别想着让你们的金主救你们,他们自身都难保!”
  几人面面相觑,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徐提刑的“冷面阎王”的绰号如雷贯耳,在百姓眼里已经被妖魔化了,有止小儿夜啼的功能。
  “那个,二哥,刚才不是说要去旧曹门办事吗?时辰不早了,咱们赶紧过去吧。”
  “对对对!”赵二郎将脚收回来,扭身就走,“你不说我都忘了,走了走了,别误了大事。”
  呼啦啦,一群人瞬间出了铺子,后头跟有狗撵一样。
  见这群人转过转角消失不见,苏芩长长吐出一口气,摸摸后背,全是汗,紧张的。
  虽然仗着徐勃的势将人吓走了,但是她知道事情不会结束,背后之人无论是徐瑶娘还是赵坤,或者是他们夫妻两人合谋,都不会善罢甘休的。
  她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这边厢,赵二郎被吓跑之后,立即去找赵坤了。
  赵坤刚在侍女的服侍下吃了一顿丰盛的朝食,正准备那些钱给母亲送去,下仆来报:“门外有几个大汉求见。”
  赵坤心中一动,一路小跑往门外跑,一看门口的人,气不打一出来,这帮蠢货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谁让你们来的?”他怒喝一声,看了一眼身后的家丁,低声说:“不远处有个茶庄,你们先去那里等着,在下即可赶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