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其实早就开始败落了,从第一代王爷起就犯了两个错误,一不抓兵权,二不抓银钱,代代只靠着那点封邑挥霍,到如今外面看起来虽然依旧风头,其实内里只剩一个空架子。
所以她七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扬州,名义上是跟着姜三爷学琴棋书画,实则上只不过是要跟姜九怀做个伴而已。
然而她来得好像很不凑巧。姜九怀在临风轩落水,一直在小院养病,她直到半年后才看见他。
他的头发漆黑,眼眸漆黑,肌肤比羊脂玉还要白,坐在窗前,整张脸仿佛被阳光照得半透明。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他。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漆黑的眼珠里全是冷漠。
“去跟他玩,陪他说话,亲近他,也让他亲近你,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是最好的感情。”这是祖父的交代,也是随行的嬷嬷反复提醒的。
然而她没有照做,一是因为他根本没有理会她,他的视线望向她的时候,好像穿透了她望到了别的地方。
二是,她不敢惊动他,她甚至不声大声呼吸,只怕自己万一弄出一点什么声响,他就会赶她离开。
她就这样远远地陪着他,和他一起学琴,学棋,学画,学书……她很快发现他最感兴趣的是下棋,而且他远比一般同龄人聪明,棋风在布局时深沉,出手时锋利,她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她找来无数棋谱,私下花重金与名家对弈,就这样日追夜赶,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是花了多少力气,才做终于能坐到他的面前,得到一个和他对视的机会。
祖父已经第三次写信来问她的进展。
她已经十九岁了,这对于十五岁就开始议亲的贵女来说,已经是大龄,时间拖得越久,将对她越不利。
尤其安宁公主也来了扬州。
安宁公主的母亲魏贵妃圣宠多年不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生下了陛下唯一的公主,另一方面也因为她容貌美艳,性情娇憨,即便是当了母亲的人,在陛下面前也是说哭就哭,说笑就笑,陛下常常觉得她心无城府,因而格外垂爱。
深宫之中当真会有心无城府之人吗?没有城府,命早就没了吧?安宁公主受自小母亲熏陶,这方面的本领当然也不会差,是个劲敌。
因此古凝碧不得不格外小心谨慎,要在抓住安宁公主破绽的同时,不能被安宁公主抓住自己的破绽。
姜九怀既然要留在扬州过年的话……她也应该想办法留下来才是。
“咳咳。”她捂住心口,低咳了几声。
若是姜九怀问起,她便状若不经意地说这几日好像有点不舒服,晚上回去冻上一夜,明日定然便生病了……
人生如棋局,她对人生的掌握绝不比棋枰上来得弱。
可是,姜九怀没有问。
他甚至没有看她。
他看着窗外。
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下人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笑声远远地送进来,因为遥远,笑声传到屋里已经十分模糊,但对于长年寂静的小院来说,这也是过分吵闹了。
但向来喜欢安静的姜九怀却没有出声阻止他们。
雪花在院中覆了浅浅的一层,下人们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嘻嘻哈哈地,从枝上和石阶上收拢一捧雪,然后跑回廊下,廊下有人早早就伸长了手,接过雪。
那是元墨。
作为一个下人,她的穿着过于豪奢,锦缎外袍下翻出厚实蓬松狐狸毛,根根风毛直立,拥着那张明净的面颊,肌肤如玉生光,仿佛要被暖暖的狐裘捂化了。
她的头发高高束起,发带上镶着一枚红宝石,足有鸽子蛋大小,在雪光中极为耀目。
蹀躞带上系着荷包、香囊、玉佩等物,每一件都是珍品中的珍品。
看上去活脱脱便是一名权贵之家的少年公子,哪里像个下人?
古凝碧忍不住道:“怀兄对元墨,着实疼爱。”
元墨的身影清晰地映在姜九怀里的眸子里,姜九怀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微笑了起来,他的声音柔和:“这是她该得的。”
这么多年来,古凝碧从来没有看过姜九怀这样温柔的神情,从来没有听过姜九怀这样温柔的声音。
他在她心中是远峰上的积雪,冰冷孤绝,遥不可及。
可现在,那片积雪好像开始融化了。
古凝碧的手忍不住一颤,棋子落错了位置,竟是自填一眼。
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第八十七章
元墨带着人一番忙碌,收集了院子里所有的雪,最终堆出一个五寸来高的精致雪人。
下人们都很开心,让元墨颇生出几分怜悯——可怜的江南人啊。
姜九怀走过来,见她一脸遗憾的模样,便问:“怎么?嫌小?”
元墨叹了口气:“有什么法子?江南的雪统共就这么点大,能堆出这么个小玩意儿已经不错了。”
姜九怀问:“京城的雪大么?”
“那可不?这时节,京城的屋顶、树桠、路面该都是雪了,红馆院子里的雪,一夜就能积上尺来厚,大王扑进去能埋了半截。”
说起京城的雪,元墨就滔滔不绝,“这边的雪到底是小了,要堆雪人还是得回京城才有意思!家主大人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到时候我给您堆一个比阿宝还要大的。”
姜九怀看着她眼中有亮晶晶的光,问:“你想回京城?”
被发现了……
元墨还觉得自己引诱得挺自然的呢,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戳穿了。
元墨低下头,叹了口气:“我都出来好几个月了,再不回去,马上都要过年了……”
正月里可是乐坊生意兴隆的时候,旁的乐坊一个月里挣的够维持一年,红馆不才,半年也是勉强可以撑得下去的。
再说离家这么久,她想红姑,想云姨,想元宝,想欢姐,想姑娘们,想大王……过年不回红馆,还能叫过年吗?
“那便回去吧。”
元墨猛然抬头,大喜过望:“真的?”
姜九怀微微一笑。如果他说是假的,她的脸是不是又要垮下去?
“真的。”
“太好啦!”元墨喜不自禁,“什么时候动身?”
“你想什么时候?”
“自然是越快越好。”
“那便三天后吧。”
“好勒!我这就去收拾!”
元墨转身飞跑出去,比兔子迅疾,比鹿矫健,穿过游廊,直奔后院,中途还用力跳了一下,伸手拍到头顶的月洞门。
姜九怀的目光悠然追逐着她的背影,他身体里面大概有一部分落在她的身上,和她一起飞奔、跳跃,不然,他心中怎么会有这样的轻盈和快活呢?
不管在哪里过年,对他来说都一样。
一样冷清。
一样孤独。
他的世界很大,拥有姜家无垠的权力,他的世界也很小,从来就只有一个人。
是到此刻,他才发现原来在哪里过年,对元墨来说竟有这么大的不同。
在扬州过年,元墨的脸会一直垮到胸脯上,在京城过年,她就会开心得像个小孩。
真是又愚蠢,又奇妙。
姜家家主出门,行装少说要收拾了好几天的,三天后动身,已经是十分仓促了。
姜三爷第一个不满,因为桃林居士忌日正在这几日。
玉翁和桃林居士的知己之情,乃是江南人人交口称赞的一段佳话。桃林居士已经死去数年了,但每一年祭日,姜三爷都会去他的墓前结庐而居,伴上几天,以寄哀思。
但这样一来,便无法为姜九怀送行了。
送不送行,姜九怀并不介意,让姜三爷只管去。
元墨收拾东西的时候,问姜九怀:“这回去京城,要不要把平公公接回来?”
姜九怀不置可否。
元墨明白这其实就是松动的意思了,回头让小七悄悄把平公公接来。
小七一脸感动:“二爷您真是以德报怨宽宏大量慈悲为怀!”
元墨:这句式怎么这么耳熟?
平公公来了,却没有好脸色。
元墨道:“先委屈公公几天,等上了船,再让公公去服侍家主大人,可好?”上船之前,一切都是变数,上船之后,姜九怀总不能让平公公扔下水。
平公公冷冰冰道:“如今是二爷说了算,二爷怎么说,咱家怎么办。”眼神却是“咱家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你那点弯弯道道根本不够咱家看的”。
元墨的想法很简单。
白一不在了,她肯定有一天也会回红馆,姜九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管怎么样,希望平公公能一直陪着他。
但平公公不信。
平公公终生都在皇家与姜家这两处浸淫,多年来见惯尔虞我诈,有一条道理最清楚,那就是——自己送上门的好处,往往都是陷阱。
他满心都在提防元墨搞出什么妖蛾子。
元墨一要收拾行李——可不只是来时的那只包袱,如今的二爷拥有好几箱子的财富,全是各色人等孝敬的。
二要去月心庭替言妩赎身,三还有七七八八的杂事,总之是忙得不可开交。
朱夫人原想接手月心庭的,但朱大双见罪于姜家,月心庭的生意一落千丈,朱夫人支撑不下去,顿时打起了退堂鼓,准备关了月心庭,收拾东西回娘家去。
乐坊关张,坊里的姑娘,或转去别家,或自赎其身,皆由自便。
月心庭在扬州独占鳌头这许多年,一朝风流雨散,须得将新老恩客普同一请,让姑娘们与恩客话个别,也是让姑娘们另寻生路意思,这便是“谢花宴”。
元墨来为言妩赎身,正赶上这场谢花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