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暑气刚刚消散,秋意带来一丝清凉,元墨坐在房外的石阶上,内心隐隐有种困惑。
这……难道便是传说中的男女通吃?
她没给男客赶出来,倒给女客赶出来了?
第二十九章
没过多久,方才那位带路的老嬷嬷提着灯笼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位穿着甚是体面的中年男子。
“这是我家长史,姓金。”老嬷嬷道,“时辰到了,长史请花魁去献艺。”
姜家是王府,长史掌管府中诸事,是正经有品秩的官员。元墨连忙站起来行礼,然后去请阿九。
房门在此时打开,古凝碧走出来,昏黄灯笼光芒映照下,元墨瞧见她脸上好像有泪痕。
“郡主安好。”金长史满面笑容问安,“我说怎么不见了郡主,原来是到这儿来了。”
“我听叔叔说,这位花魁学问大得很,所以赶来先见一见,姜伯伯不会怪罪吧?”古凝碧声音里带着浅浅笑意,那点泪痕似乎是元墨看错了。
长史连声道:“哪里哪里,郡主说笑。”吩咐嬷嬷:“快快送郡主入席。”
嬷嬷提着灯笼替古凝碧引路,古凝碧微微侧了脸,似乎还想回头看一眼阿九,然而她以极大的力量克制住了,头也没回,跟着嬷嬷离开。
元墨回屋内抱起琴,同着阿九出来,悄悄问阿九:“你怎么把郡主弄哭了?”
阿九似心不在焉,顿了顿才道:“不是我。她自己哭的。”
这真是标准的阿九式答案。
两人跟着金长史绕过假山,花厅便在眼前了。
花厅内灯火辉煌,衣香鬓影,谈笑飞觞,像一个幻彩凝辉的炫丽世界。
阿九在厅外站住脚,凝望它。
整座花厅都映在阿九的眸子里,眸子显得异常明亮,像是绝世名剑出鞘,锋芒能闪瞎人眼。
这就是战意啊!
她家的美人要去战斗了!
“不要怕。”元墨单手抱着琴,伸手过去握住了阿九的手,道,“咱们有真本事,没什么好紧张的。”
夏日的凉风从衣袖间穿过,轻盈得像神鸟自天而落的一片羽毛,元墨的掌心永远带着暖暖的温度,像一枚永不力竭的小小太阳。
可以驱散阴霾,可以消融冰雪。
“去吧!”元墨把琴送到阿九怀里,笑盈盈看着阿九,“我在这里等你。”
阿九接过琴,进花厅之前,深深看了她一眼,“你走吧,不必等我。”
那怎么行?美人去战斗,她怎么能临阵退缩?
元墨看着阿九的背影走入灯火最辉煌处,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一点看着战士上沙场的庄严感……可能是阿九的背脊无论何时都挺得笔直的缘故吧?总让人觉得特别庄重。
以她的身份自然进不了花厅,但花点银子换个离花厅近点儿的位置等阿九出来,却是不妨事的。
那个人收了好处,把她带到厅边上的窗子下,交代:“在这儿好好待着,千万别出声,更别乱走动,惊扰了贵人们,你和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元墨自然是满口答应,等他一走开,马上就把眼睛贴到窗缝上。
厅上歌舞方歇,古清热络地为众人引见阿九。他的地位不低,坐席却离主位有一段距离,想来中间隔着的那些都是更加尊贵的宗室皇亲。
姜其昀的座次倒是在主位旁边。
元墨听他说起过,他父亲要不是早逝,便是上一代家主了,可以算是正宗姜家嫡系。
姜其昀本人对这个身份十分满意,因为嫡得越正宗,月银及可以公帐上动用的数目便越大,他因为嫡得不能再嫡,当家的姜长任基本对他不作任何限制,在钱财上可谓是源源不尽,且又嫡而不正,不用当家作主,因此可以一味花天酒地,甚是逍遥。
大概是这些天被拘在家里闷坏了,好不容易有场宴会,姜其昀喝得满面红光,兴致高昂,见了阿九,越发兴奋,是旁边的姜长任再三以目光示意,才没有上去拉着阿九喝酒。
姜长任四五十岁年纪,生得颇为富态,一团和气,有股养尊处优久了才有的雍容气态,身在主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和席上众人应酬得密不透风,还能分出一眼睛看着姜其昀不让其撒酒疯。
花厅极大,数十根两人合抱粗细的巨柱擎起这华厦,当中一块波斯国地毯,巨大而浑圆,其上一圈一圈地织满牡丹,瑰丽,华美,庄严。
阿九便坐在牡丹花中央,一几一凳,抬手,抚琴。
琴声急促,像是银瓶乍裂,又像是玉珠滚盘,让人精神一振,一扫之前歌舞配乐的靡靡之气,姜其昀率先大叫了一声:“好!”仰首又喝下一大杯。
元墨虽然不通乐理,但在乐坊久了,各色曲子都听得惯熟,怎么听怎么觉得这曲子像是《十面埋伏》,是有名的琵琶曲,阿九居然谱成了琴曲,当真是别开生面。
果然,厅上原本在谈笑说话的人们渐渐静了下来,偶尔交头接耳低语一番,想必是在夸赞阿九的琴技了得。
连姜长任都停住酒杯,目光定在阿九身上。
元墨十分满意。
她听不见人们的低语。
“怎么弹这种曲子?”
“就是……”
“看来今晚的姜家不太平……”
低低的议论声如蚕食桑叶,密密麻麻地在整座厅堂传遍。
“你看,原本都传闻姜家家主今年生辰会在京城庆贺,毕竟生辰后就要行冠礼了。”
“当世能有资格为他加冠的人,除了古老王爷,就是陛下,眼下却没来,难道是不想行冠礼?”
“不行冠礼,如何继承王爵?就算是当家主也不能名正言顺。”
“那为何还不来?”
“谁知道?”
一曲终了,琴声遏然而止,余音依然绕梁,满厅仿佛都是金戈铁马纵横来回的残影。
“好!”姜其昀大赞,用力鼓起了掌。
古清也大喜抚掌,却被夫人扯了扯衣袖。
元墨倒是在窗外激动地鼓掌,却不敢发出声音。
姜长任放下酒杯,慢慢问道:“琴乃君子之音,姑娘却用来奏杀伐之声,不知道可有什么讲究?”
阿九从容道:“君前演舞,尚有《破阵子》,就是因为杀伐之声既然能震慑宵小之辈,又能增添帝王威势。尊府是何等人家?若是献上寻常靡靡之音,倒是我不懂事了。”
“看来姑娘不单琴技了得,口齿更是厉害。”姜长任笑道,“不过,既是献艺而来,为什么还戴着面纱呢?”
元墨正担心阿九又犯起犟脾气,不肯摘面纱,不由捏了一把汗。
然而这次,阿九在轻轻一顿之后,抬起手便摘下了面纱。
那张无懈可击的面容暴露在明亮的灯光下,如金刚石一般璀璨耀眼。
元墨松了一口气,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阿九,真适合这里啊。
远非常人能企及的美貌,远非常人能企及的才艺,和这远非常人能企及的华堂,多么般配。
阿九来到红馆,元墨就生出一个鲜明的感觉:屋子太小了,家具太旧了,装饰太粗糙了,得好好布置一番才行。
阿九的容貌和气度好像能令一切地方显得逼仄狭小,但在这里是例外的。
也许,是这里已经足够大,足够富丽,足够堂皇,终于配得上阿九了。
“嗒”,有人手里的酒杯落在桌案上,又从桌案上滚落到地上。
这声音将元墨唤回了魂,贴到窗缝上一看,吓一跳。
竟是姜长任。
手揽大权、惯见风浪的姜长任,在见到阿九之后,不单失手落杯,更是直接站了起来,脸上一片震惊,指着阿九:“你……你是谁?”
古清愕然:“她是今年的花魁,阿九姑娘。”
姜长任像是才反应过来,重新坐下,自嘲一笑:“阿九姑娘当真是绝色,我一介老朽都忍不住惊为天人,失态,失态了,让众位见笑了。”
大家纷纷表示英雄难过美人关,姜大人不愧是真英雄,大拍了姜长任一顿马屁,拍得引经据典,让元墨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姜长任和颜悦色问道:“阿九姑娘仙乡何处?父母是何人?家中有无兄弟姐妹?”
阿九道:“我不记得了。”
姜长任关切道:“怎么?”
阿九道:“我遭逢一场祸事,把过去之事忘得干干净净,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那当真是可惜了。”姜长任十分惋惜,褪下拇指上一粒翡翠扳指,递于身边的金长史。
金长史立即捧了,送到阿九面前:“大人赏姑娘的。”
阿九顿了顿,才接过,又顿了顿,方道:“谢大人。”
唉,谢赏谢得这么磕磕绊绊的,哪像是侍奉人的?
回去果然还是要好好教导一番呐,要不要花点钱请个大官人家出来的老嬷嬷?
又转念一想,罢了,如果真的阿九真的是姜家家主的女伎,离开红馆只是早晚的事。
可要不是呢?总得教导一番……
元墨皱起脸来,左右为难。
金长史引着阿九退出来,走的却是侧门,元墨绕过花厅才跟上,只见金长史把阿九领到花园的凉亭里,跟着便退下了。
凉亭离花厅不远,透过花厅的窗子便看得到亭中情形。亭子原本也是园中景致之一,飞翘起八道檐角,每一道都挂着灯笼。
灯笼十分精致,底下垂着长长的流苏,随风飘荡,很是美丽。元墨不由驻足,心想明年评花榜可以改用这一款灯笼,一定会好看许多。
“你怎么还没走?”
阿九站在亭子里,听到脚步声回身,微有愕然。
“你在这里,我怎么能走?”元墨笑着答,目光落在亭内的石桌上,然后,顿住。
桌上有只托盘,托盘上垫着锦袱,上面各色玩意儿堆得琳琅满目,灯笼的光芒照在上面,每一样东西都闪耀着动人的宝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