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谢晦没有感情,也被她的强势堵得一麻。他又要背着她走,又要哄着她不闹,零零九都觉得他辛苦极了。
“谢晦,你快想想办法呀。”她将尾音拖得极长,磨人极了。
谢晦为了阻止她继续缠人下去,只好想法满足她的需求:“一会儿先去城里,给你买吃的。”
姜莞这才罢休,却不满足:“我要吃好的,你不要随意买些东西搪塞我。”
谢晦冷静极了:“我没钱。”
姜莞轻哼一声,态度顿时冷了下来,骂了句:“穷鬼。”
谢晦终于感受到宁静,由她去骂,二人在一片缄默中走出大山。
天光破晓,旭日东升。
在一片洋洋洒洒的璀璨鎏金中,谢晦带着姜莞一同进了巴中城。他原先是打算先到周围村落去看一看,然而她吵着肚子饿,他只好改变计划。
正因如此,谢晦更加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要带着姜莞一起出来。
姜莞一直在谢家村静养,许久不曾进城,这一进城便表现出十分的活泼。
虽然时候尚早,巴中城大街小巷的摊子已经开张,油烟味儿与食物的香味儿将整座城笼罩起来。
姜莞吸吸鼻子,低廉的油味儿闻起来冲人,却又别有一种人烟热闹的气息。
不过摊贩虽多,买食物的人倒没见几个。小贩们守着自己的摊位,半天等不来一个客人,烧锅的油都熬干了,不免苦涩起来。
这也不是头一日如此,自打田间秋收以后,来买吃的的人便一日少过一日。他们大概明白原因,却又莫可奈何。”
姜莞端详着街上行人,开始对谢晦道:“谢晦。”
陡然被她点名,谢晦停下脚步看向她,以为她有什么要吃的,却听她一本正经道:“巴中城早晨向来如此萧条么?”
谢晦摇头:“过去早晨来城里卖山货时城里这时候已经很热闹,全然不似如今。”
“那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她直接在大街上考起他来。
他思维敏捷,很快说出关键:“加税之故。”
姜莞隔着帷帽一笑:“没错,可见涨税带来的萧条已经渐渐渗透进日常生活中,而这只是个开端。一个国家是由无数百姓组成,王公贵胄纵然看不起平民,但的确是由平民支撑起一个国家的运行。而现在涨税就是在从根本上剥夺平民百姓的生存力。百姓连生存也无法保证,知道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吗?”
谢晦问:“是什么?”
她压低嗓门,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说:“祁国要完蛋了!”她用极欢快地语气说出这件事,带来巨大的割裂感。
谢晦沉默。
“所以为了保证祁国的正常运行,请你做出贡献,去给我买些吃的,保证这些小贩有进账。”姜莞严肃极了。
谢晦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问她:“要吃什么?”
姜莞打眼扫了一遍各摊,沉吟:“不知道哪个好吃,可惜你太穷了,不能样样都给我买。我头一次吃这么便宜的东西,你一定要好好选啊,选的不好吃等回去我会打死你的。”
谢晦转身去给她买吃的了,什么也没多说,看得零零九唏嘘不已。
姜莞站在原地看着他去买东西,面上笑意薄了三分。她嘴角翘着,眼中却冷冰冰的,根本没有任何要笑的意思。
谢晦很快捧着三个油纸包回来,还冒着腾腾热气。
姜莞嫌弃地瞥了一眼纸包,但又饿了,所以纡尊降贵:“这都什么啊?”
“买了三样。”意思是不知道你爱吃什么便多买了几种,希望你能看在这份儿上不要闹。
姜莞眼睛一亮:“都是给我的?”
“给你的。”谢晦承认。
她虽然嫌弃,听了这话还算满意,低头去看他怀里纸包装的什么。其中有窝窝样的面点、炸得金黄的软糕以及一串串丸子。
姜莞接过装着软糕的纸包,小心翼翼地将黄金软糕从袋子中挤出来,端详再三后才将之送入帷帽中咬了一小口。
颇具民间风味,很能入口。
姜莞慢吞吞吃着东西,又觉得谢晦不如相里怀瑾体贴。过去相里怀瑾为她带吃的时总会记着将水囊也给她,可见狗还是要比不通感情的人要强上许多。
她胡思乱想着,用了一半金糕,抬眼时只见谢晦还在啃他从家中带出来的饼,问他:“你怎么还在吃这个破饼?这些东西我吃不完,赏你吃些也不是不行。”倒不是她善心大发,她是想等谢晦要吃这些买来的食物后再不同意,气他一气。
然而谢晦却依旧吃着他的干饼:“你若不吃,我带回去给谢明。”
姜莞“啧”了一声,感慨不已:“谢晦你可真是穷死了。”
谢晦吃完干饼,则将姜莞吃剩下的半块软糕吃了,又将其余两个纸袋一折一放,二人这才重新走起来。
他问姜莞:“接下来去哪?”
姜莞:“按你计划的来。”
谢晦带着姜莞从巴中城出去,往巴中城外各村庄去。
与谢家村不同,山外的粮食成熟得较晚,这几日正是收获的时候。如谢家村的村民们那样,他们收获时并不见喜悦的笑容,个个苦大仇深。
田间还有背上背着婴儿的拾穗者,她们茫然地走在一片片已经收获完毕的田里,试图从地里捡拾一些人们遗漏的麦穗。
但今年人们连一支麦穗也不会放过,收割得十分干净,只余下光秃秃的土地,拾穗者们背着孩子一无所获,脸上浮现出茫然。
她们家中并没有田地,一年到头来只能靠着这时候改善一下伙食,没想到今年什么也没有。
背上的孩子又在嗷嗷大哭了,她们顾不得许多,忙将孩子从背上卸下来,手足无措地哄着孩子。
可是下一顿的着落也没有,她们哄孩子都哄得难以安心,只想和婴儿一起放声大哭。
谢晦冷眼旁观下方发生的一切,冷静分析接下来已经没有继续在这里看下去的必要,这里只会有无尽的眼泪,便转身走了。
“谢晦。”姜莞叫他,“你好冷血哦。”她虽然是谴责,语气中倒没有多少严肃批评的意思,听上去更像是刻意恶心他才这么说。
谢晦被说冷血也没有多大反应,带着她继续在各村转悠。
“你日后有了孩子你也会就这么看着他哭么?”姜莞好奇极了,跟在他身边问。
谢晦沉默一瞬:“不会。”
姜莞反倒挑眉:“你说的不会是什么意思?是不会任由他哭,还是不会有孩子啊。”
零零九听到她如是说只觉得十分好笑,又怕谢晦因她口无遮拦揍她。
谢晦的涵养显然比零零九想象的要高,没揍姜莞,只是转头看她一眼,扔下两个字:“后者。”
姜莞噗嗤一笑,与他胡搅蛮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谢晦还同她说话:“家中有谢明。”
姜莞古里古怪地上下打量他一眼,还是忍住什么也没说。他该不会是不行所以才在这里装高岭之花吧。
虽然有帷帽上的轻纱遮挡,谢晦依旧感受到她奇怪的视线几乎要将他的后背看穿。他不傻,还很聪明:“收起你那些奇怪想法。”
姜莞本来不想笑的,被他这么一说忍不住笑出声来。
谢晦听着她笑,也没说什么,由她笑了。
巴中城外就有大大小小近百个村子,村落相连,走访起来十分简单。各村田间都只有沉默、沉默,被这样死水一般的气氛影响,姜莞都不大说话了,只随谢晦看着地里一道又一道劳作的身影。
田外是砖瓦草房,甚至有被土垒起来的土房,经不住什么风吹雨打,眼见着摇摇欲坠的,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农民们将收获的粮食堆在院中,还需让家中小孩时时看着,生怕有人过来偷了抢了。
虽然这些都是他们亲手种出来的,却并不属于他们。本来今年的收成就不够交税,再少一些,当真是更加完蛋了。
近百村子,没有哪个村子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人们成了傀儡,只会弯腰收割,累了才稍微直起身子歇息一会儿。铺天盖地的疲倦与沉默感染了所有人,明明白日当头,却颇给人一种不见天日之感。
姜莞问谢晦:“你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感觉么?”
谢晦慢慢摇头,他体会不到任何感情。
第102章 她的眼睛比星星还亮……
两个人将临近的十余座村子逛了一遍,已经到了下午时分,该回谢家村了。
“谢晦。”姜莞叫人。
零零九不知道谢晦如今听到姜莞叫他名字时是个什么滋味儿,总之它听到姜莞叫他时都替他感到后背发毛。
谢晦看向她,用眼神问她要说什么。
“我饿了。”姜莞语气十分无辜。
零零九想或许今日姜莞问谢晦有什么感受时,谢晦总说没感受,也是因为姜莞时不时要说一句她饿了或者她累了,十分煞风景。
谢晦将冷了的油纸包拿出来递给她。
姜莞才不接:“都冷了,我才不吃。”
谢晦:“那就回去再说。”
姜莞在他身后碎碎念:“你好烦,你一点都不会心疼人。我这么漂亮,你当然要对我百依百顺,什么都听我的。现在我饿了,你竟然要我等,不直接……”
谢晦一把拉住她,低声道:“前面有人。”
姜莞这才暂时放过他,专心看起来前面的景象。
他们正在山与山相连之处,四处是绿树青草,很能藏人。
眼前是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老爷子穿着灰扑扑的破烂衣衫,左手提着只已经死掉的瘦山鸡。眼下这世道实在差劲,连山里的野鸡都是吃不饱的,又干又瘦。
他正被一群穿着官服的衙役围着,看上去孤苦无助,浑身颤抖,很害怕的样子。
衙役们围着他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骂咧咧了数句,将老头儿当作取乐的工具推来推去,一群人看着他惊惧的样子哈哈大笑。
零零九在姜莞脑海中义愤填膺:“这群人也太过分了!”
姜莞神情淡淡,并没有什么触动,一旁的谢晦和她神色如出一辙,也只是站在一旁默默看着,没什么表情。
几个衙役戏弄够这老者又盯上他背上背的和手里提的:“老头儿,你这些东西是哪来的?”
老人家惶恐地道:“柴是山上打的,鸡也是从山上捉的,都是正经来路。”
那几个衙役便冷笑起来:“什么正经来路,我看你这些东西都是赃物!”
老人家吓得急忙解释:“官爷明鉴啊,我这都是从山上取的,来路绝对没问题的,您明鉴啊!”
衙役们更加离谱道:“你分明已经承认是从山上砍的柴,抓的鸡,还不承认它们来路不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