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莞又问谢晦:“老太死事传开,后几日施粥会有什么影响?”
第117章 钱大人来了
谢晦需要沉思,暂时停下手上动作打算先回答姜莞的问题。
他手上动作刚停,就听见姜莞叫他:“不许停,一边挖一边想!”摆明了在为难人。
谢晦倒顺从,一面挖地一面打腹稿,斟酌词句。他很快有了想法,慢慢开口:“一旦破例,其他人就会大加效仿。”说完这句他意识到后面粥棚会面临怎样严峻的问题。
或许不止会影响粥棚,道德上的束缚一旦松脱,秩序就不复存在。
“旁人效仿老妪为了多喝碗粥,或许也会捂死个把小孩。”谢晦慢慢开口。
姜莞点点头:“不过他们是不忍心捂儿子的,要捂只会捂闺女,正好还能少几张嘴吃饭,这是闺女对他们唯一的用处。”
“稍微狠不下去心的会去捂别人家孩子。”她补充。
零零九无言:“这算是什么狠不下心啊!”
姜莞回它:“杀别人的负罪感要低一些。”
“都一样是杀人。”零零九无奈。
“是啊,都一样是杀人。”她学零零九说话。
姜莞又对谢晦道:“开了这个头,人们的道德被拉到最低,接下来犯其它恶事也就不难。陈家施粥一日便死了两人,更可能造成了失序后果,你怎么想?”
谢晦已经挖出一个浅坑,对姜莞这个宽泛的提问最终不确定道:“好心办坏事?”
“你觉得他们好心?”姜莞挑眉。
谢晦:“或许陈家施粥目的并不单纯,但施粥并不是坏事。陈家想通过施粥达成一些目的,说明在他们心中施粥也是一种行善,行善是好心。”
姜莞嗤笑一声。
谢晦记得她便是陈家人引着来村子里静养的,他原以为她是陈家的女郎,后来看她吃用贵重,便是陈家也供不起。
最让他确定她不是陈家人的还是她的言行举止,绝非等闲。
“好心不好心不说,陈家确实是在做坏事。”她慢慢道,“有些人不该死在今日,没被冻死,没被饿死,反倒因为陈家施粥没了命。不过这世道死了还是解脱,就此一生营营苟活是来人世间受罪的。”
姜莞:“你这么评价陈家,是觉得陈家还可以?“
谢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姜莞轻哼:“张家的确又蠢又坏,陈家是比张家稍微聪明些的蠢,同样很坏。两家收的一样多税,人们却骂张家,对陈家则感恩戴德,也是很有意思。”
“所以,看一个人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当然做法也分明面上与背地里,了解到的越多才越明白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此次施粥后,陈家的名声大约要在巴中广为流传,可他要好名声是为了什么?”姜莞笑了,“若只是为了声名显赫,有张家给他垫底,陈家再怎么烂也会是百姓心里菩萨。”
谢晦眉头微皱:“是为了什么?”
“他们的脑子也想不了太长远的事,未来一月内巴中城里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大约就与那事有关。”陈家自打对外声称要施粥的时候起,姜莞就心知肚明陈家真正是在图什么。
谢晦一怔,手下动作慢了起来,不确定道:“是钱大人?”
“是。”
姜莞看着他挖坑又道:“用百姓自己种的粮来做好事,还能得到人们的称赞,人好像总是忘记谁是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如果东家不吃这样多税,他们也不会沦落到需要赈济的地步。但他们好像永远只记得是赈济的人救了他们,真奇怪。”
谢晦与她说说停停,坑很快就挖好。他将人的尸体放入坑里,祖孙合葬,又重新填土。
印着这事,姜莞回去路上也没法让他背。二人在路上遇见不少人,都在说陈家施粥的善行,对他们感恩不已,看样子这些都是得了陈家一口粥喝的人。
直到回了谢家村,就连村子里也在对陈家赞不绝口。
谢家村村民虽然抢了谢晦的粮,差不多够过冬,然而他们还是去排队领粥喝了,能省一顿自家口粮算是一顿。
陈家施粥要施整整三日,他们打算日日都去,这样就能省下三顿口粮,省一粒米都是省,自不必说三顿。
人人都在说着陈家究竟有多好,陈老爷拥有一颗怎样金子般善良的心。
而施粥所带来的坏影响也在持续,的确有人捂了自家闺女为了多喝一口粥。老太太是无心犯错,他们则是全然地刻意杀人。
为了一口粥杀一个人听起来是一件十分离谱的事情,但这样的事确实发生了。在饥饿面前,人变得和动物没什么分别,完全由本能驱使。
巴中人的下限越来越低,城里一片混乱。
而人们依旧在歌颂着陈家施粥的善行。
施粥之后,钱大人便来巴中了。
钱大人看到的是地狱一样的巴中,满是暴力、尸体、肮脏的一座城。他做足了钱青天的样子,本来是要装模作样地来体察民情,始料不及民情至此。
他甚至被巴中人偷袭,若不是有护卫护着,他差一点被抢!
愤怒的钱大人找上巴中县令,雷厉风行地质问他巴中风气怎如此差,倒不是对这个腐朽的人间有多不满,重点在于为自己出气,他无法接受自己差点被人抢这回事。
县令尚不知道这回事,惊慌地过来见人,没忘带着他那宝贵的五箱金子。
他巴结十足地对钱大人下拜:“下官拜见大人,大人莅临我巴中城,有失远迎还望大人多多包涵。”他倒是会溜须拍马,可惜钱大人满腹的气,对巴中没有好感,连带着对县令也厌恶极了。
他不会过多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因为一位清官是铁面无私的,既不会被糖衣炮弹打倒,也不会十分记仇。
他不冷不热地问县令:“适才我去巴中微服私访,一游之下险些遭人抢了……”
他刚说到这,县令心里就是一沉,忙堆笑道:“那些贱民饿疯了,我会派人去收拾他们,还请大人多多包涵,多包涵。”
钱大人便冠冕堂皇道:“一个人不会无端杀抢,定然是因为日子难熬才铤而走险!你身为巴中的父母官,却如此失职,该当何罪!”
县令没想到钱大人一来就问罪,吓得跪着瑟瑟发抖,口中称着自己错了。
实际上钱大人一看到巴中惨状就已然决定拿巴中县令开刀。他巡游的前几个县都很能装样子,见不到什么民生困苦,就算对那些县令下手他也得不到什么称赞,他心中有数,再加上那些县令识趣,送来不少礼物,他拿人的手短,便轻拿轻放了。
巴中实在是个很好用来杀鸡儆猴的地方,这里的百姓过的苦,若收拾了县令,人人称赞他不过是时间问题。
钱大人打定主意,看着县令的目光也愈发冷厉:“你错了?一个‘错’字便能让百姓所受苦难一笔勾销不成?”
县令越听越慌,没想到这位钱大人一到他这里便会一通发火,俨然一副要他死的态度,让他很是害怕:“大人息怒,大人息怒……”
他看此处无人,也顾不上许多,忙对抱着箱子的衙役招手,衙役们木讷上前。
钱大人冷眼看着他动作,但觉颇为可笑。
“大人,我备了接风宴,准备了好酒,咱们边吃边说,您不要如此大动肝火。”县令很是死皮赖脸,缠着钱大人说这些,“还有这些薄礼,请您收下。”
钱大人沉着脸不语,也大有要看看他会给什么礼物的意思。如果是很贵重的,他倒也不是不能考虑放之一码。
县令见有戏,忙将箱子打开,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金子。
钱大人被他气笑了,五箱金子是真将他当作叫花子来打发了。他谓左右:“你们拿着金子随我到县衙外。”
县令大喜,以为他这是收下金子了,又觉得不大对劲。这收礼的人怎么不笑呢?
看着钱大人向县衙外去,县令急急忙忙趔趄跟上,口中叫道:“大人!大人!”
衙门外一直有不少人,都是盼着县令开仓放粮的。如今从中走出个陌生人,人们多少新奇,不由打起精神来看是怎么回事。
“打扰诸位了,我有一事要宣布。”钱大人和善地看着众人,当真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后面追上来的县令心道不好,忙想阻止,却被人拦下不得寸进。
只听钱大人继续道:“我先介绍一下子,我姓钱。”他自信地望着众人,仿佛“我姓钱”这三个字已经能说明一切。
的确如此。
这三个字一出,人群沸腾。
“钱大人!”
“是您来了?”
“真是钱大人吗?”
……
百姓们的反应极大地满足了钱大人的虚荣心,他像一位亲切的长辈安抚着晚辈一样。
“是我,是我,我到巴中来了。”
又是一阵欢呼,人们向他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他就站在台阶之上静静听着,慈悲而包容。
待人声稍弱,他才双手伸出虚虚下压,做了个让人噤声的动作后慢慢道:“我都知道的,你们受委屈了。”
人群中有人哭起来。
“大家放心,我知道的,我都知道。过去我不在巴中,让你们受苦。如今我来了,断不会再叫此事发生。你们的委屈,我都会为你们解决。”钱大人言辞恳切,让人不由得信服。
百姓们听了这话感动不已,只觉得太阳终于照到了巴中城,但也有人并不肯再信祁国任何一个官了。
钱大人对反对的声音也并不气恼,而是很心平气和地道:“我自知空口无凭,无法让人信服,今日便以此五箱黄金为证,表我决心。”
“这五箱金子是巴中县令贿赂我所用,我虽清贫,却绝不受此等侮辱。”钱大人转头对护卫道,“你们将之拿去买粮,速去速回,我要在县衙门前放粮!”
第118章 密会
“……后来钱大人的护卫果然推了十余辆大车来,车上堆得全是粮食!在场人人都分到了粮食,当日领到粮的有许多人。”圆圆的语气中满是歆羡与崇拜,“也有人没领到粮食,但大家都不担心!因为钱大人来了!”
姜莞吹散茶上浮沫,好奇地问:“你受了他恩惠么?怎么将他夸得天花乱坠?”
圆圆讪讪一笑:“那倒没有,不过很快就有了!钱大人要亲自带着官差们奔走,亲手为每一家发粮,每家都有一小口袋的粮食,咱们也能有的!”
姜莞挑眉看她。
圆圆意识到自己把女郎也带上,更加尴尬,急忙解释:“不不不,我失言,女郎恕罪。”
“你何错之有?我也要的。”姜莞眼睛弯弯。
圆圆“欸”了一声,十分惊奇。
姜莞抿了口茶:“继续说。”
圆圆便继续道:“还有,县令为官多年,收的粮食不计其数,竟然都堆在仓库中生霉!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放出些粮缓解困境!真是让人恶心,令人发指!”
“此外钱大人说了,他只是加一成税,是县令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加九成税的!”圆圆十分义愤填膺,“若只是加一成税,今年收成好,我们完全负担地起!都是这县令昏庸无道,坑害得我们好惨。若不是他,今年也不会白白死那么多人!”她说到最后又有了哭腔,听起来可怜极了。
姜莞配合地叹息:“那可真是太坏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