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砸了砸嘴,“味道还可以,就是有点太甜。”
有了前车之鉴,姜妤几个人吃的就比较小心了。
先拿勺子舀,然后只用筷子夹了一点点来尝尝味道。
总的来说……味道还可以,但是沾牙这一点,真的就差评了。
简绿这个点菜的也是略略吃了一点点就不碰了,大家专心吃起了姜妤之前点的几道菜——果然还是上了菜单的菜比较好吃!
没多久,常老爷子遛弯回来了,看见姜妤还没开始高兴呢,就看见了桌上剩了大半盘的三不沾。
常老爷子的脸立马就黑了。
扯出一张笑脸跟姜妤打了声招呼,“小妤你先坐着,爷爷等会儿再来找你。”
然后就虎着脸跑进厨房训儿子去了。
“你说说你!我一早跟你说了这道三不沾你的火候还不够不能给客人吃,你怎么就不听呢?!”
为了儿子的脸面,常老爷子也是压低了声音在说话。
常鑫一脸委屈,“可是我都做了多少年的三不沾了,您到底觉得哪里火候不够了?为什么您总觉得我做出来的就不对头呢?”
眼看着儿子死不认错,常老爷子冷笑两声,指着外头,“你自己去看看,你那一大盘的三不沾人家吃了多少!”
常鑫还真的就去看了!
但是没多久就回到厨房,耷拉着脑袋不说话了。
一道菜做的怎么样,看客人到底吃了多少就能明白。剩下大半盘的三不沾,彻底让常鑫明白了自己的水平。
常老爷子道,“现在懂了吧?你这道菜做的不够好,就算是做了送到外面去,人家觉得不好吃也是白费。”
常鑫依然没有说话,看来还需要时间想通。
倒是胖大妈,一进厨房看到这个氛围就想着帮自己丈夫解围,说道,“对了爸,姜家小姑娘那一桌,刚刚其实除了点了三不沾之外还点了奶汤银丝,都是您的拿手菜。”
常老爷子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下,“你别管这些,我等会儿出去问问。”
常老爷子从厨房出来就找了姜妤这一桌,问刚刚谁点的奶汤银丝还有三不沾。
“我。”
简绿看着常老爷子道,“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每隔十天半月都说要来一家常家小馆,说里面的三不沾和奶汤银丝极好的,我却从来没吃过。”
“好不容易找到了常家小馆,就想点来尝尝,爷爷当年喜欢吃的味道。”
今天的三不沾其实是不尽如人意的。
但是简绿也不是傻的,看到常老爷子刚刚的模样,又想到菜单上没有这两道菜,也猜到或许她爷爷当初吃的奶汤银丝还有三不沾是眼前的老人制作的。
常老爷子一愣,原来是老客人家里的孩子。倒是没有想到,会有老客人的家人在老客人去世之后又找到了他们店里。
想了想,常老爷子道,“这道三不沾我儿子做的不好,我重新做一道送给你们。”
说完又着急忙慌的进了厨房。
常老爷子很久都不做三不沾了。
做三不沾实在是很耗费力气,需要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不停的搅拌,手臂会很累。
常老爷子年纪大了,体力不够,很久都不做了。
他选择在这个时候亲力亲为的再做了一次,并且让儿子再仔仔细细的看他做一遍。也希望刚刚明白了自己做的还不够的儿子这一次能真的看明白。
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钟。
常老爷子亲自端了盘子出来。
他把盘子放在刚刚那一盘三不沾的旁边,“试试看吧,有什么不同。”
确实很不一样。
常老爷子的这盘三不沾,颜色更加金黄,并且勺子挖下去,有一种果冻的质感。
但是等吃到嘴里,有一种沙沙的感觉,接着很快就觉得有一种蛋糕的香甜,滑溜在嘴里很快就融化了。
好吃!
跟刚刚那一份沾牙的三不沾,吃起来感觉完全就不一样嘛!
你一勺我一勺的,很快一个盘子就空了。
等到一群人吃饱喝足。
姜妤才问起了常老爷子有关于京酱肉丝的事儿。
“常爷爷,我问过我爷爷了,他说当年那道京酱肉丝的秘密,就在酱料上。”
姜妤一边说一边皱着眉头,“但是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想来问问常爷爷你,当年尝过的那道京酱肉丝到底什么味儿?”
“酱料上?”常老爷子也有些迷糊,“他当初用的不是黄酱吗?”
“我就觉得,那道京酱肉丝特别的鲜,酱香味儿没有我做的浓,然后肉也特别的嫩,嚼起来有一种汁水迸溅的感觉,回味带着一丝丝的甜……让人忍不住一吃再吃。”
常老爷子眼神慢慢清明,“不是黄酱……不是黄酱,感情他当年做的压根就不算是京酱肉丝?!”
感觉到老爷子逼人的气势,姜妤赶紧道,“常爷爷您别激动,我爷爷就是觉得,菜品更重要的是好吃,传统不传统的,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重要。”
“毕竟,现在的传统,也是更早以前改良出来的。”
说归说,姜妤还是记下了常老爷子话里的几个特点,准备回去再思考思考。
今天没有吃到奶汤银丝,简绿还有些遗憾,问起老爷子,“老爷子,以后还能来你这里吃奶汤银丝吗?”
凭借刚刚的一道三不沾,常老爷子已经找回了面子,就道,“丫头,你刚说你爷爷是店里的老客人,那你爷爷叫什么?”
“我爷爷叫简致远。”
“老简啊……”常老爷子抓了抓脑袋,似乎还记得这个老朋友,“没想到老简去世之前都在念着我做的菜。”
“那成,下一回你要来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亲自给你做一道奶汤银丝。”
“谢谢老爷子。”
简绿想好了,到时候拉着她的家人们一起来,尝尝爷爷喜欢吃的菜。
第40章 冯倩还钱
话说姜妤和徐园园在常老爷子这边吃了三不沾,回去之后就对这种小吃起了兴趣,说找时间准备了食材试着做一做。
难得林路西听了也挺感兴趣,说要一起做。
这天上午上完课,薛燕又不见踪影——感觉最近一段时间似乎特别的忙,短短几天看起来就消瘦了许多。
姜妤三个人大包小包的回到寝室,准备做三不沾。
原本这种很需要功底的菜,肯定是让姜妤出手做的。
只不过徐园园对这个三不沾的做法太感兴趣了,实在想要亲手试一试,几种简单的食材混合在一起,怎么能做出像果冻一样爽滑香甜的甜品的。
林路西是粤省的,对于三不沾也是只闻其名未尝其味,听说做法只需要不停的“搅搅搅”,就捋起袖子,表示也要自己给自己做一份。
练了一个假期厨艺曾经手臂都抬不起来的姜妤:……呵呵,你们会后悔的。
预料到可能会出现的“失败”,姜妤和徐园园还有林路西先去了趟菜市场多买了一些做三不沾的主要食材——鸡蛋、绿豆粉还有白糖。
三个人把椅子拉到寝室中间,然后放了一张折叠桌子,一人拿着一个用来拌沙拉的大碗,就一起开始了做三不沾的操作。
然后,姜妤就亲眼看见了,平时长袖善舞感觉这个人什么都会的林路西,比较笨拙的一面。
三不沾要取的是蛋黄,蛋清需要完全分离开来。姜妤她们三个人,操作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姜妤属于快而稳的,只是把鸡蛋靠着碗边一敲,然后手指一用力,鸡蛋壳就从裂口处分开。然后靠着蛋壳左舀一下右舀一下,一个完整的蛋黄就分离出来了。
徐园园是工具型。网络上不是用那种厨房小技巧的视频嘛,取蛋黄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空了的塑料瓶吸取。
徐园园就先把要用的鸡蛋都打进碗里,然后拿着喝空的塑料瓶吸——别说还真的挺有用的!
林路西就属于手忙脚乱乱型了。
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做过,看到徐园园的方法挺简单,就准备也拿空瓶子来吸蛋黄。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前提,这蛋黄打出来得是完整的呀!
林路西能把五个鸡蛋三个打出来蛋黄都是破的,也是相当的有本事,值得比一比大拇指了。
好在今天鸡蛋管够。
在重新又打了几颗鸡蛋之后,林路西最终还是凑齐了五颗蛋黄。
然后就是将蛋黄搅拌均匀后加入白糖,再加入加了水的绿豆粉,混合均匀。
姜妤认认真真的做着自己的这份三不沾的“原液”,力求细腻不带一丝杂质。忽然感觉自己的袖子被拉扯了一下。
“嗯?”
姜妤转头,发现是徐园园在拉自己。
徐园园指了指自己的碗,“小妤你帮我看一下,我这搅拌的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看着跟你的那碗好像……不太一样?”
姜妤把自己的碗放到徐园园的旁边比了比,好像确实不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徐园园的碗里多了许多白色的小泡沫,明明是一起买的鸡蛋她的“原液”颜色也要比姜妤的看起来淡一点。
“我也不太清楚……”姜妤也是第一次做,犹豫着说道,“有点小气泡应该影响不大吧?”
相比于还在努力“奋战”的林路西,碗里不知道为什么搅拌了好久还有一些“沉淀物”,徐园园这份已经算是很成功的了。
徐园园看了林路西那边,思考了几秒,点头表示她这碗应该问题不大。
林路西拿着碗也有些尴尬,“这样子……还能做三不沾吗?”
“没问题!”
徐园园慷慨的找出了之前网购赠送的一个小筛子,让林路西过滤一下。把沉淀物过滤掉了,依然是一碗丝滑的“原液”。
姜妤的电磁炉放到社团活动室了,这里能用的就是徐园园的平底锅。所以这会儿还需要排着队来做。
其实徐园园和林路西也有些心虚不知道怎么操作,正好可以让姜妤先做一份,她俩在旁边先学一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