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了向家祖孙请吃饭的那一天。
姜老爷子和姜妤一早就跟家里人说好了,说不回来吃晚饭。
姜妤只需要跟自家爸妈还有亲哥说,其他人则由老爷子通知。
姜妤是万万没想到,只说不回来吃晚饭,自家爸妈还有亲哥的反应会这么大。
“什么?老爷子不回来吃晚饭?!”这是姜爸。
“为什么是晚饭?改成午饭行不?”这是姜妈。
“小妤儿,你怎么可以自个儿和爷爷去吃好吃的,最近我不忙,我陪你们去!”姜明的目的最明显,兴奋的不行。
看起来他们对这事儿意见都挺大的,额……只可惜这跟姜妤没啥大关系。
主要是老爷子不回来吃晚饭,就代表着,他们每天晚餐最大的福利没有了,这才反应那么大。
姜妤抹了抹额角看不见的冷汗,“放心放心,前些天爷爷要教向南做菜回来的晚,不也会提前做好一些炖煮的菜让你们看火候的嘛……”
噫?
做爸妈的和做哥哥的反应过来了。
好像是这样的哈?!
几乎每天都被委托看火候的姜爸想起来了,傻笑的抓了抓头发,“一听老爷子晚饭不回来吃,我都忘了!”
姜妈和姜明也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姜妈点了点头,“那行吧,吃晚饭就吃晚饭,小妤到时候照顾着点你爷爷。”
姜明更是一点兄妹情谊都不讲,“小妤儿你放心,晚饭你的那一份就让哥哥帮你承包了!”
嘿,这些人!
姜妤都要被气笑了。
等到吃了早饭,姜妤跑到楼下厨房找爷爷的时候,果然爷爷已经在准备晚饭给他们留的菜了。
今天姜老爷子准备的,是一锅莲藕排骨汤。
云洲市地处江南水乡,当地的特产有一项,便是莲藕了。
八月快九月这个季节,正是吃莲藕的好时候。
老爷子准备的是珍珠藕。
这种藕的外形短圆筒形,节部空隙小。藕表皮光滑,呈现出黄白色,藕肉厚实。
这种藕,无论是凉拌、炒食,还是煨汤都很合适。
姜妤下楼的时候,排骨和藕都已经在锅里炖着了。
考虑到要到晚饭再吃,老爷子用的是微小火。
这会儿排骨的香气已经隐隐的有些冒出来了,家里大部分人都赶着要上班的,剩下的几个闻着味儿来到了一楼厨房看着老爷子炖汤。
“汤已经在炖了,火开的小,你差不多……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老爷子还是把最后关火的任务交给了姜爸。
你问为啥?
姜爸一方面是家里的大哥、大伯,老爷子不在姜爸看着这锅,可以有效的防止有谁谁谁趁老爷子不在偷吃的。
另一方面,姜爸他……闲的呀!
别看他好歹开了个调味料公司,但姜爸自认不太会管理人,也就刚开始从酱料小作坊到开厂的时候亲力亲为,后来公司扩大了,干脆就请了职业经理人,他只负责一些重大方向的签字确认。
这会儿还不去上班能来盯着锅里的汤的,除了姜爸,也就姜景和姜晨俩小子了。
可不就只有他闲的嘛!
“爸,我一定会看好火候的!”姜爸指天发誓。
“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看着大伯的!”双胞胎也上前凑热闹。
……
等到姜妤和老爷子走了。
姜景和姜晨朝着姜爸使眼色,看了看姜爸,又看了看锅,“大伯,你觉得……怎么样啊?”
也不知怎么的,姜爸就看懂了。
他神情严肃,坚定的伸出了……一根手指。
双胞胎摇了摇头,低声讨论了两句,姜景作为代表伸出了三根手指。
姜爸依然神情严肃,“太明显了,会被发现的。”
说着,又多伸出一根手指。
双胞胎齐刷刷的点了点头,笑盈盈的看着姜爸,“成交!”
中午的营业时间结束,向南和向老爷子还没到。
姜老爷子也没闲着,各种香料粉和酱料碟子摆满了桌子。
老爷子最近在研究一款新的酱料,是姜爸公司准备推出的新品。
没有错!
老爷子明面上退休了开了个小饭馆,实际上有时候还会客串一下姜爸公司的研究人员。
好半天,调配出了四款颜色深浅不一的酱料,然后喊姜妤,“小妤儿,过来一下。”
这是要让姜妤试吃了。
当然了,以姜老爷子多年来的经验,自己试吃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老爷子到底年纪大了,虽然说这些年来尽力的保持,口味到底也有了一些变化。可能会和年轻人不大一样。
姜妤味觉灵敏,又恰巧在这里,正好可以帮忙。
说起来,姜爸当年会放弃厨艺来开调味料公司,是有缘由的。
当初,姜老爷爷正值中年的时候。
作为有名气的大师傅,老爷子最喜欢的就是到处去寻找一些他没有做过或者吃过的优质食材,还有一些他没有尝试过的调味料。
姜爸他们兄妹四个,年纪小一点的两个留在家里由姜奶奶照顾,姜爸和二叔姜德禄陪着姜爷爷天南海北的跑。
当然了,老爷子因为厨艺结识的朋友遍布各地,大部分从朋友那里得来的消息都是靠谱的。
什么东北大酱、山西米醋等等,老爷子都去找过当地最好的、最正宗的来品尝,用来做料理。
有些交上朋友了,还成了老爷子独家的“供应商”。
但是偶尔也有遇到不靠谱的。
在很多老厨师眼里。
觉得机器生产的东西,没有手工制作的味道好,缺少一种亲手制作的“温暖”的味道。
姜老爷子也是这个想法。
姜爸和姜德禄陪着老爷子到处找食材和调味料的时候,难免会到乡下或者山里找一些老的手艺人。
咳咳,有时候难免就会看见一些……不大卫生的现象。
做东西之前不洗手什么的,就不说了。还算是问题不大严重的。
有些地方,他们做腌菜,都是让人直接用脚来踩出来的。
当然更恶心的做法也不是没有……
看的多了,姜爸和姜二叔都不免的对这些产生了心理阴影,会觉得一些调味料或者腌制品不干净。
由此,姜爸就萌生了自己做酱料、做调味料的心思。
姜二叔干脆就卖新鲜水果去了。
姜老爷子在确定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愿意继续学厨之后,倒也没有强求,反而在姜爸创业阶段帮了不少忙。
比如说,研究新款调味料。
有老爷子帮着研究打开了局面,姜爸的事业才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后来即使姜爸也培养了新的研究调味料的师傅,遇到瓶颈了,也还是会找老爷子帮忙。
这会儿,老爷子帮着研究的就是前段公司研发的新型的蘸酱。因为尝过之后都觉得好吃但不够突出,觉得还差点味道,没办法之下找了老爷子帮忙。
姜妤就在桌子旁坐下了。
面前四碟酱料,姜妤先用筷子蘸了尝了一下,中间还会用水漱口。
基本确定了每一款大致的味道之后,再用清水烫了肥牛,然后蘸酱试吃。
姜妤闭着眼睛仔细的分辨每一口不同的滋味,最后睁开眼睛确认,“一号和三号味道更好。”
一号酱鲜味比较重,三号后味带着一点点甜,都很好吃,但是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姜妤选了两个。
老爷子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很认同,“我也觉的这两个味道突出一点,另外两个给人的感觉就不明显。”
说着姜老爷子拿出黑皮本子,在一号和三号上面打了个勾。
原本还待再说些什么,考虑一下还有没有改进的味道更好的方案,就听到外头一阵敲门声——因着营业时间结束了,老爷子就先把店门给关上了。
“爷爷您先收拾着,我去开门。”姜妤站了起来,老爷子把黑皮本子往抽屉里一收,然后收拾起了桌上的碟子。
不多时,就看见向老爷子和向南大包小包的进来了。
“石头哥,哎哟!这是在干什么呢?”向老爷子看着桌上还没收好的酱料和肥牛,“我们、我们是不是来早了?”
“没事没事,已经处理完了。”姜老爷子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倒也不是不愿意给他们尝尝,主要是这新的酱料还在研发当中,是需要保密的。
姜老爷子没有发现的是,向老爷子有意无意的看了收银台那边一眼。
这一餐晚饭,向南可以说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手艺。
他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姜妤和姜老爷子在外头陪着向老爷子聊天。
等到饭菜上桌,姜老爷子更是每一个菜都尝了,对于向南的手艺不吝夸奖。
不过想到向南他们马上要走了,秉承着算是教了他一段时间的师傅的身份,老爷子在夸奖之后又点拨了几句不足之处。
向南本就对厨艺极其专注,听的连连点头,知道老爷子说的都是以前他不知道的“干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