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嘉宝今天也显得特别的开心,因为是苏启航送她去上的学。等到了中午放学,也是苏启航过来接的她。
接回来后,钱多娣给她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全都是她爱吃的。
苏启航还把从省城带回来的生日大蛋糕放桌子的最中间,紧跟着又拿出了周想华跟杨建忠他们在省城给她买的生日礼物。
周新民跟赵满英他们那边也全都过来了,陪着苏嘉宝渡过了一个开心的生日。
等到了晚上,苏嘉宝被周胜男把外衣脱掉,就要睡觉了,她还在被窝里乐呵呵的说道:“爸爸,妈妈!我好想天天过生日啊!”
自家有钱,又宠孩子,从小到大凡是苏嘉宝想要的,家里人就几乎没有不满足她的。根本就不会像现在其他的一些孩子一样,盼望着过生日。
那么苏嘉宝会说出好想天天过生日一样的话来,其实想的还是苏启航跟周胜男这对做父母的,能一起陪着她。
而越是看懂了孩子的这点心思后,苏启航跟周胜男两人,这会的心里就越是酸涩。
等到苏嘉宝彻底睡着了之后,苏启航就坐在床边静静的看了好一会孩子,突然轻声跟周胜男说道:“胜男,要不等明年,咱们全家都搬去省城吧!”
说白了,见着苏嘉宝这样,苏启航心疼了呗。
要说苏启航这么努力的去赚那么多的钱干什么?还不是想让苏嘉宝以后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让她以后的生活再不用为金钱所发愁,让她能够活得开开心心的。
周胜男也心疼苏嘉宝啊,因此她也动心了。
只不过……
“那县城这边的生意怎么办?”怕吵醒了正在睡觉的苏嘉宝,周胜男也跟着压低了声音问道。
苏启航就说道:“这个好办,跟其他的县城一样,咱们把这边的生意也用代理的方式让出去。”
本来他们现在的生意就是以出货为主了,若不是一开始就在县城这边把零售的生意也跟着做起来了,苏启航之前招代理的时候,早把他们县城这边也一块让出去了。
可这毕竟都是当初辛苦做好的现成生意,就这么让出去不可能不让人心疼。但那点子心疼,跟看着苏嘉宝想父母陪伴时而泛起的酸涩比起来,真就不算什么了。
而且就算把这边的代理让出去,那他们也一样并没有完全把这边的市场丢下。人家那接下代理的人,瞧着这现成的赚钱生意还会不想做?
只要他做了,那往后销售的货品就还是从苏启航这里出的。所以细算起来,他们的损失其实也没那么大。用那么点损失,既能换来两口子能长久的陪在孩子身边不说,钱多娣跟苏德平也不用再过这种两地分离的日子了。
这么一通分析下来,苏启航和周胜男就都越觉得他们应该把县城的代理转让出去了。
“代理的事要赶紧找,但是转让的事,可以不用那么着急。”苏启航这么说道“咱们可以先找代理商,转让放到年后去。”
如今苏嘉宝还在学校上学呢,他们这要是搬到省城去住了,那孩子的学习怎么办?原本是没想着她能有多好的成绩的,甚至苏启航都做好了打算,他这是花钱让苏嘉宝在学校里玩一学期。
可孩子自己争气啊!
他们做父母的,不能不去顾着孩子的学习。即便苏嘉宝现在在的学前班,教的也全都是一些最简单的东西,那他们也得等到苏嘉宝好好的把这一学期学完了再说。
同时也有个缓冲的时间,苏启航好上省城那边去打探一下好的学校。
只要学校好,大不了到时候多花点择校费把苏嘉宝买进去念书。另外苏启航还跟周胜男提议,说他们最好还是在学校附近买个房子住着,这样才好方便苏嘉宝上学。
“行!”周胜男也觉得苏启航想法很周全,她又说道:“下半年好歹是一年生意最赚钱的时候,咱们在县城多做上这小半年的生意,就那两家做零售赚的,也够在省城买好多套房子了。”
那两家零售店的生意可没少赚钱,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四五十万一家店呢!就算按照他们这边的往外给代理们的出货价去算,那也有个二十多万一年的毛利润。
但为了能两人都一直陪伴在苏嘉宝身边,也为了他们一家子的团圆,有些东西该舍还是得舍。
苏启航这一次,一直在家里陪着苏嘉宝过完了这个周末。等到了周一这天,早上苏启航还起床去送了苏嘉宝上学校念书,才重新返回省城去的。
现在整个公司的主要生意都是在省城这边来了,苏启航几乎是一到省城,只来得及待了那么一两天,核对一下账目和现有库存,他就又得赶去羊城拿货了。
这一次苏启航主要是去看看冬款的新品,以及补一下最近好卖到快要脱销了的几款皮夹克。
服装真的是每年流行的款都有区别,但只要抓对了款式,那当年的生意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就好比今年,特别流行皮夹克。那皮夹克真皮的,基本上是分绵羊皮和山羊皮两种,价格可贵了,一件零售就要好几百。
苏启航这里是真皮的也做,但同样的人造皮革的他也做。
毕竟真皮的价格太贵了,并不是说所有人喜欢了就能买得起的。然后苏启航拿回来的真皮皮夹克,基本上就是发往省城,或者是下面几个经济比较好的市里去的。
而人造皮夹克则大多是销往一些县城,因为它价格上比真皮的要便宜很多。那些买不起真皮的,又实在想要买皮夹克的人,就会考虑这种人造革的。
然后一直到从羊城那边拿完货回来了,苏启航才有时间去忙给苏嘉宝找学校的事。
学校这事好办,主要是苏启航不缺钱。他就只需要跟人打听,省城最好的小学在哪。等问到了后,苏启航抽个时间,开着面包车就去实地考察了。
其实苏启航也不懂怎么看这学校到底好不好,好的话又是好在哪。所以说是实地考察,其实苏启航最后只是站在学校门口看了一下,连学校都没能进去。
因为那学校的保安不给让陌生人进,苏启航要想进去,不仅要登记资料,人家还问的可清楚了:“哪个班里孩子的家长啊?孩子叫什么?班级里班主任姓什么……”
总而言之,要是答不出来这些问题,那保安是不会放苏启航进去的。
可就冲着这一点,苏启航一下子就放心了。
至于保安不让进学校的事……不让进就不让进呗,苏启航一点也没生气,他还显得老高兴了。
苏启航就觉得这个学校好,管得严,等苏嘉宝进去里边念书了,他们做家长的也能更放心孩子的安全。
然后苏启航这乐呵的样子,把人家学校的保安都给整懵了。
咋的,不让进怎么还乐起来了啊?
保安就寻思着,莫不是这人有病吧?
可瞧着苏启航的穿着,还有他停在学校门口的那面包车,很明显的一副有钱人的模样,压根就不像个脑子有病的呀?
苏启航也没去管保安看他的那奇怪眼神了,学校考察的让他满意了,苏启航就开始在周边转圈,找寻合适的房子打算入手买下来了。
结果苏启航这一转,就转到了省城今年新建起的楼盘来了。
这个新建起来的小区就在苏启航刚刚考察的小学马路对面,是他们省城领导根据上面传达的住房制度改革,所推出来的一个项目。
他们把这种房子叫商品房,顾名思义,就是当商品一样拿来售卖的房子!
苏启航其实在羊城那边拿货的时候就有听说了这个,没想到的是,他们省城这边居然也开始推出商品房来了。
这下好了,苏启航这次不用像以前那样,把房子买下来,还要他自己花钱请人推倒了再重新建了。而且像修栋房子,没个半年以上的时间,根本别想住进去。可现在已经阴历九月份了,而学校那边基本上都是过完正月十五就会开学了。
苏启航之前还在想着,等明年苏嘉宝转学到省城来了,怕是得在火车站那边得先住上一段时间了。
在苏启航走进来后,立刻就有售楼小姐笑着走上前来了:“您是来看房的吧?我们这的房子一平米的价格是五百六,里面的户型也有两种。您要是想要大点的有六十多平米的,想要小点的,我们这里还有四十多平米的。”
整个小区的话,一共有六栋,每栋六层,一层四户。两边的边户就是六十五平米大面积的,中间的两户就是四十二平米小面积的。
介绍完了这些基本的东西后,那售楼小姐就笑着问苏启航:“您看中哪个户型了呀?我这边还可以带您去看看实际的房子。”
说实话,苏启航是两个户型都不满意。
因为都太小了!
可要紧的是,这个小区是他们省城目前唯一在卖,且已经修建好了,随时就能入住的商品房了。
根本就没得选!
……
晚上,苏启航给周胜男打去了电话,在那说道:“那位置是真的不错,以后嘉宝上学就在小区门口了……”
只这一点,周胜男就心动了。
苏启航就又说道:“就是户型太小了些……”就是那里售卖的最大户型六十五平米的房子,也就他们县城老店那边二楼的客厅一般大小。
让这些年来住惯了大房子的他们这些人,怎么住啊?
因此苏启航下午在那里把两个户型的房子都去实地看了,还问了一些里边的承重墙的事。
问完了,苏启航心里也有底了。
“我打算把紧挨着的一层楼的四十多平和六十多平的房子都买下来,一共买两层。这样的话,我们带着孩子住一层,爹娘他们住一层。”苏启航说道:“我也问了,它们连在一起的那面墙不是承重墙,是可以打掉的……”
打掉一面墙,两间房子就变成了一间一百多平,住起来才不会让人感到憋屈。
周胜男也觉得这样行,在电话那头就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去买。”
晚上这么的跟周胜男商量好了后,第二天一大早,苏启航就带上钱开着面包车,上那边去买房子了。
因为这楼盘已经卖了一段时间了,之所以还有没卖完的,是因为这房子它必须一次性给完所有的房款。
要知道这会几千块都能在省城郊区买个小院子了,而这边三万多却只能买一层楼里边的那么一点点的屋子,有好多人就不大乐意。
况且这年头大部分有工作的,都是在国营单位。而这些单位里,不出很严重的违规事件是不会轻易辞退工人的 。不仅如此,基本上所有的国营单位都会有给一部分的工人分房。
哪怕那房子的名额很少,哪怕分到手后也是一家子挤在筒子楼里边住着,有那许多的人也还是寄希望于去分那种福利房,也不愿意花钱去买房从而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苏启航这边是因为一直在忙生意上的事,才不知道这些。
但即便是这样,昨天下午苏启航在这边看的时候,那售楼小姐就告诉他,如果想买紧挨着在一块的两套房子的话,可选择的地方就不多了。
最后苏启航买到了最里边的那栋楼的三层和二层的,靠左边的挨在一起的两套房子。每一层加一块一共是一百零七个多平方米,花了苏启航差不多十二万。
房子买好了,要想能在明年初就住进去,苏启航就得赶紧找人过来敲墙搞装修,同时也需要人来盯着这边的进度。
于是这些事情,就又得落到苏启航他爹苏德平的头上了。
好在苏德平跟钱多娣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苏启航的事他很少念叨。从给自家老二做事起,都是苏启航喊苏德平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盯房子进度这些事,也都是苏德平干惯了的事。
苏启航那边找好施工队后,剩下的就全交给苏德平了。
苏德平就没再管店里收钱的事了,每天都上那边帮苏启航盯着了。
周想华跟杨建忠那边是连着好几天都没怎么见到苏德平了,就好奇的问了苏启航。这才知道,苏启航在省城又买上房子了。
当时两口子是没说什么,可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周想华跟杨建忠就过来问苏启航了:“姐夫,你买房子那小区还有房卖不?”
原来两人听苏启航简单的说了一下他买的那新房子后,晚上周想华跟杨建忠躺床上就商量起来了。
杨建忠先提议的:“想华,你说我们要不要也跟着姐夫一块,上那边去买一套房子呀?”他想的很简单,就是觉得苏启航眼光好,跟着他走不会亏!
就好比服装市场里边的这两个门面,他们可不就是跟着苏启航才买下来的么?
就连做生意,也是跟着他们才来的省城。瞧瞧这才多长时间啊,一年都没到!他们两口子的存折已将破了十万这个数字了。
想到这里,杨建忠其实也有点后悔,当初多买几个铺面就好了。但这事他也不怪苏启航和周胜男,因为原本他们是只想买一个铺面的,还是苏启航跟周胜男反复问他们,要不要多买一个,少钱了的话,他们那边可以借。
最后也是借了苏启航和周胜男的钱,他们才能多买上一个铺面的。
杨建忠是从利益上去想的,可周想华却不是。
周想华想到了苏启航跟她说的,那房子所在的小区对面就是他们省城最好的小学之一后,才疯狂的动了心。
要说来省城做生意,最让周想华难受的就是,见着一些上店里买衣服的客人带着三两岁的孩子来了。
因为每瞧见一次,周想华就忍不住想念在县城的周涛。要不是后面姐夫苏启航店里都装上了电话,周想华只怕都想回县城看一眼孩子了。
“我也觉得可以去那边买一套房子,毕竟咱们也不好一直住在姐夫这里,总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的。”以前是没办法,好点的房子人家根本就不卖,太破旧的房子也不是不能买,但是买了没法直接住,得推倒了重新修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