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他自己拿着比对一番,还有些意犹未尽,“娘果然没骗人,练了这么几天,我写的明显比以前好多啦!”
沈翠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任务完成的信息,100购物点很快到账,但也立刻被系统一并扣除,余额依旧呈现负数。
和前头的启蒙读物一样,系统给的字帖也有增益效果,在练字期间,穆二胖的个人属性也增加了。
但就像网游里面升级一样,一开始可能做一二个任务便能升级,后面则是三四个任务才能升级,穆二胖属性升级明显变慢了。
前头读三本书,两本字数过千的,一本给了3点,字数最少的《百家姓》给了2点,一共加了8点属性。
这次他一共练了七八天字,只加了2点属性。
而且加的也挺歪,1点加在情商上,1点加在魅力上。并不是科举读书路上特别重要的属性。
这种系统赋予的随机性也没处说理去,沈翠转头认真地去看穆二胖的练字成果。
他没说错,不过数日工夫,他这一笔字就从鬼画符变成了狗爬字。
虽然和穆云川那一笔飘逸的字还是有着云泥之别,但其中的进步是真的能看到的!
完成任务的当天,系统发布了一个新的任务。
【系统任务:养成对象现在熟读了启蒙读物,又认识了好些字。和过去的他相比,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是时候参加一场小考。本次小考内容包括背诵启蒙读物和抽查写已学字。】
【任务时间:三天后。】
【注:此任务为循环任务,往后每月不定期发布。】
前头系统更新出了支线任务,现在出来个月常任务,沈翠也见怪不怪。
反正后世的学校里,学生们也是要参加月考的。方便老师实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进度。
背诵的复习好做,拢共就三本书,沈翠陪着穆二胖又从头把那套启蒙读物看了一遍。
一天时间,穆二胖就达到了可以全文背诵的程度。
至于写字么,描红三大本已经写完了。
那是穆二胖一笔一划认真写完的,虽每一页纸张翻到背面也能使用,但穆二胖舍不得,就用毛笔蘸水在书桌上写。
沈翠看他一手拿笔,一手拿着抹布,写上一会儿就要把桌子重新擦干。
没理由几张纸也要指着系统发,而且往后肯定也有需要自己私下练字的时候,沈翠就说带着他进城去添置东西。
卖这些东西的店铺,大多都位于青竹书院旁边的书院街上,母子俩便第一次到了此处。
此时已接近正月中旬,外地的学子也都在家里过完了年,陆陆续续赶回书院继续苦读。
书院街一扫过年时冷清的景象,再次变得热闹而繁华。
街上来往的也多是十几至二十出头的书生文士。
沈翠跟人一通打听,问到了一家口碑很不错的文房四宝店。
这店铺不止卖这时代的文具,兼还卖一些手抄书。
沈翠既然来了,便顺带问了一下价格。
这一问可把她惊着了。
据店主所言,一本《三字经》那样的启蒙读物,就要五六钱银子!
这还是便宜的呢,若是像系统发的那种,类似雕版印刷的,卖上一两银子也是正常。
店主看她面生,怕她以为自己欺客,就解释道:“夫人不知道,这抄书的活计也不好做,不仅要求字迹清晰优美,字体大小一致,且不能有一处错漏涂改,是十分耗费心力的活计。如《三字经》这样的书,即便是手快的抄书人,那也要精心写上一旬的工夫。再扣除笔墨纸张的成本,赚头也就是二三钱银子左右。这点赚头还要我们店铺和抄书人一道分。实在没有要高价。”
这也确实是实话。
店主为人确实实诚,也难怪口碑那样好。
沈翠了解地点点头,后头又打听了笔墨砚台那些的价格。
这些东西分等级,价格不一而足。
好点的,随便一支笔,那就得好几两银子。
若是普通学子用的,不追求特别高品质的,那一整套下来,也要四五两。
要知道一两银子,在这个时代可以买两石大米了!城里人的工钱普通还只有半两、一两的呢,如沈家兄弟那般,在城里当个小管事、二厨,手上有些权利的,月钱也就是二三两银子。
也难怪原身嫁进穆家后,打从穆云川开始读书,就见天地作妖——这时候供一个书生,真跟烧钱没两样。
沈翠在脑内再次感谢系统,不然让她供穆二胖,不啃老是绝对供不起的。
手头拢共只剩五两,沈翠只能歉然地朝着店主笑了笑,说:“今儿个银钱不凑手,还是先只买一刀纸就好。”
店主并不见怪,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又给她介绍起纸张。
这纸当然也分等级,但既然沈翠已经直接说银钱不够,店主就没再推销贵的,选了最平价的两种。
沈翠伸手大概摸了一下,选了稍厚实些的那种,花一钱银子买了一刀。
一刀即一百张,合算下来是一文钱一张,跟其他东西相比,确实算是十分平价实惠了。
沈翠和店主交流的时候,穆二胖就站在门口没敢动。
一开始是因为这家店铺并不宽敞,怕挤着她娘。
后头听店主说这里随便一样东西都值好多钱,他就越发缩着身子。
店主其实一开始也担心穆二胖那样的身形会碰掉自己的东西,所以和沈翠说话的时候会时不时看他一眼。
后头见他一直没动,自然发现了他的妥帖之处,送沈翠出去的时候还笑道:“夫人真有福气,小公子年纪不大,却是心思细腻,很是知道疼人。他日待小公子考取功名,夫人可有大福啦!”
说着话,店主就将他们送到了门口。
正好几个结伴同行的书生走过,边走边轻声交流前一日看过的书。他们都穿着书生袍,那袍子的质地虽和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常穿的无甚区别,但也不知道为何,穿在他们身上就是文质彬彬,很是出众。
穆二胖见了不觉留流露出羡慕向往的神色。
店主见了,便笑着道:“小公子也是读书人,那样的书生袍,这街上也能做。隔壁店铺就是我家熟人开的,夫人带小公子报我的名号,还能便宜一些。”
穆二胖闻言,眼睛不由一亮,不过很快他摇头道:“不用了,我现在穿的这个也挺好。”
说着他有些赧然地掖了掖自己那厚实的大袄子。
出来好半天,自己也只舍得给二胖买了一刀纸,沈翠就有些歉疚地同他道:“那咱们听店主的去隔壁问问,正好马上也换季了,做身新衣裳也使得。”
穆二胖动了动嘴唇,最后还是把她拉到一边轻声道:“娘,算了吧,这里啥都贵。换季我穿去年的旧衣服就成。”
沈翠就道:“咱们就像刚刚那样,问问价嘛。问问又不要银钱。”
穆二胖这才点了头。
母子俩便又去了隔壁的裁缝铺子。
那铺子比买文房四宝的铺子还小上不少,只一个老裁缝看顾店铺。
沈翠和穆二胖虽然打扮的普通,但手上拿着隔壁的纸,且沈翠容色淡定,自有一股见惯了大世面的淡定。
老裁缝便也不敢怠慢,笑着上前招呼道:“夫人和小公子看点啥?我们这里有成衣,也可以定做。”
本来就是来打听价格的,沈翠也不兜圈子,直接就道:“我家孩子想做一身过个把月能穿的春衫,隔壁店主推荐来的,不知道是什么行情。”
老裁缝笑道:“那夫人也来的正是时候,若是急着要穿的,那就只能买成衣了,如今倒是正好,可以现在量了小公子的尺寸,提前预定,等到开春了,正好能穿上。至于价格嘛,本钱很是公道。一件上好细棉布做的春衫也就是二三钱银子。若是这位小公子做,那就是三钱左右。这价钱夫人随便去这街上打听,绝对公道。”
说着老裁缝又看了穆二胖一眼,虽没明说,但意思也很明显。穆二胖虽然还没长成,个头矮,但是胖啊,布匹在这时候也是硬通货的一种,用的布多,可不就是和成人一样的价格吗?
这衣服加上前头那刀纸,加起来可就要花去将近半两银子了,她手头一共就五两出头,逛一趟就花出去十分之一。说是花钱如流水也不为过。
系统见缝插针地在她脑内说:【宿主何必浪费这个钱呢?你看你好好做支线任务,刚开始裁条帕子、缝个荷包的,升上了初级裁缝,就可以自己动手裁衣服了。宿主用系统的针线布匹做出来的衣服,还附带增益效果,可比这个实惠多了。】
系统的话虽然诱惑性极强,但从零级升上初级先做十次小东西,预估三百购物点成本。
沈翠购物点还是负数呢,自然是讷讷不敢言。
穆二胖看她娘没一下子答应,就立刻说:“娘,其实我真不是很喜欢这种,我就穿家常的衣服挺好。”
“算了,就做一身吧。”沈翠最后一锤定音,“反正你年年长个头,去年的穿不上了,就做一身好的,今年春秋天就不再做新的了。”
老裁缝笑着帮腔说:“是啊,我们店用的料子好,耐穿的很,我再给小公子做宽松一些,便是穿上两三年都使得!”
看穆二胖还要犹豫,沈翠已经爽快地把银钱给了,让老裁缝给穆二胖量体。
穆二胖还一个劲儿说不要不要,说自己有衣服,躲着裁缝手里的量尺,
沈翠想着自己在这儿,这孩子是不肯收了,就道:“娘有些口渴,去街对面买碗茶喝,你弄好了就出来找我。”
穆二胖看她把银钱都给了,且还要躲出去,就换了说法道:“那这样,我把压岁钱全都给娘好不好?”
压岁钱的传统由来已久,但这个时候小孩的压岁钱并不很多,一般也就是三五文钱,郑氏那样疼他的,一次就给十文钱。
原身尽管抠搜成性,却也知道这是孩子压命的钱,不能动,就一直让他自己收着。
从前的穆二胖炕都懒得下了,自然也懒得花银钱,攒到现在十年了,也攒了几百文了。
“行。那就是你给自己做新衣裳了。”沈翠目光柔软地摸了摸他的脑袋,后来老裁缝又接着问她有没有什么旁的要求,当然了,他们这里是只管做衣服,可做不来刺绣的活计,但具体颜色和样式却是根据客人的要求来的。
沈翠摆摆手,笑道:“您只管问他就成,他自己出的银钱,他自己做主。”
说着沈翠怕穆二胖又反悔,便去了街对面的茶摊等他。
穆二胖这下是真不好再反口了,乖乖让裁缝量了尺寸,又嘴甜的说:“裁缝爷爷,麻烦您多舍一些布头,给我做再宽大一点,我要穿好多好多年的。我会记着您的好。”
老裁缝在这书院街开了许久的店,迎来送往的客人并不在少数。
但都知道读书人清贵,书生的态度大多都是有些倨傲的,即便是最贫家的出身,也鲜少这般和他们这样的手艺人亲近的。
他老迈的脸上不由浮现出几分真心的笑,答应道:“好,老头子就多舍你一些料子,这单不赚你什么银钱。”
当然其实这也是客套话,说是不赚,不过是少赚一些而已。
穆二胖听了却道:“那……那还是不用了,按着您想的做就成。您裁布制衣是手艺活,辛苦费眼,不能不赚的。”
这下子是真把那老裁缝哄笑了。
他们二人说着话,便又有新的客人进了来。
先进来的年轻书生约莫十六七岁,衣着华贵非常,他侧身打了帘子进来,手中还拽着一人的胳膊,边迈进店铺边道:“我都说了你那袍子不能再补了,马上就是县试,总不好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贵重的我知道你定然不肯收,就还在老葛头这里做身家常普通的,银钱我先垫付,等你手头宽松了再给我便是。”
被他拉着的那人推辞道:“我知道卫兄是一番好意,但考试考的是学识,也不是穿着。补丁叠补丁又何妨?”
说着话,两人就进到了店里。
穆二胖的眼睛刷一下就亮了,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大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