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轮到她了,她也是早上送众人出门后,就搬张摇椅坐在庭院里,手边再泡壶茶,中间午饭随便对付一口,慢慢消磨白日里的时光。
不过跟劳不语不同的是,沈翠脑子里还有个系统可以闲聊。
这天也是一般,沈翠正躺在摇椅上和系统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卫家的下人到了二道门前,说崔家那边送了帖子来。
崔家给沈翠写帖子、信笺的便只有崔五娘了,沈翠起身去接过帖子一瞧,果然是崔五娘写来的。
只是这次不同的是,崔五娘在帖子上写了她想带着孙姑娘一道来参观一次——
正月里崔孙两家的亲事定下来之后,孙姑娘就被孙夫人拘在家里学礼仪那些。
前头她说自己一年到头出门的次数是个手指都能熟的过来,现在这二三个月,她是一趟门都不得出。
崔五娘是十分满意这弟媳妇的,加上孙姑娘替崔斐着想,帮着说服孙家长辈同意提前了婚期,就越发想对她好些。
于是她便去了孙家提出带孙姑娘出门,说是婚礼上的东西都想让孙姑娘去掌掌眼,让她自己拿主意,务必要让她有个称心如意的婚礼,其实就是带她出去玩。
崔五娘亲自过去说的,给足了孙家面子,也表现出了他们崔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孙家长辈也有心让孙姑娘跟崔五娘多接触——崔斐的母亲走得早,崔五娘等于是半个婆婆,又是崔家家主,孙姑娘跟她打好关系,婚后的日子自然能越发顺遂。便也同意了下来。
崔五娘每个月都抽出一两天闲暇时间带孙姑娘出门,不过她年纪比孙姑娘大了快一轮,打小又是在男孩儿堆里长大的,并没有带着女孩子一道玩的经验,前头就都是带着孙姑娘逛成衣铺子和首饰铺子。
府城出名的铺子也就那么几间,逛了几次之后,崔五娘便想不到什么好去处了。
而且孙姑娘虽然没表现出来,但崔五娘还是察觉到了她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便主动询问她有没有哪里想去?
孙姑娘想了想,就问:“前头听阿斐提过,他们书院跟别的地方不同,不知道我方不方便去那里看看?”
崔五娘这便使人送帖子来询问了,而沈翠这边正闲的无聊呢,加上孙姑娘既要和崔斐成婚,便也不算什么外人,她就立刻就回帖子说欢迎她们随时过来。
隔天,崔五娘就带着孙姑娘上门拜访了。
沈翠亲自去书院门口接了她们,带着她们一通参观。
整个书院实际的地方还不包含前头的倒座房和后罩房,只中间一块地方而已。
半刻钟走上一圈,也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沈翠邀请她们去主屋喝茶吃点心。
“学生们日常都在府学里,夫子也有事儿出去了。书院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也是怪我,觉着白日里无聊,听了你们想来就应下了。孙姑娘难得出门一趟,怕是今日要被闷坏了。”
沈翠说着话,阿姚拖着托盘奉上茶水,孙姑娘立刻伸手帮着接过,先放到崔五娘面前,又放到沈翠面前,最后才拿了自己那盏茶。
“山长唤我若薇就好,听五娘姐姐说,阿斐哥哥往日受您照拂颇多,您便也是我的长辈。”帮着奉好了茶,孙若薇才继续开口道:“而且哪里就闷坏我了?这里很好,我也说不上来。但就是给我一种挺温暖的感觉。当然可能也有旁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没瞧出来,毕竟我从前没怎么出过门。”
难怪崔斐对她那般钟意,崔五娘也疼她,这俏生生的孙若薇半点不娇气,嗓音也清清脆脆的,说话透着一股爽利劲儿。
就是沈翠今日第一次见她都很有好感,甚至心里忍不住想到,如果将来胖儿子说媳妇,也能说个这样性情的就好了。那她也会像现在的崔五娘一般,恨不能把这新媳妇别在裤腰带上。
可能是她的想法太明显了,崔五娘笑着把孙若薇揽到怀里,“这可是我的宝贝弟媳妇,你若是想要,自己寻摸一个去。不过说真的,你家寒山也十四了,是该相看起来了。”
沈翠捂着额头道:“你别和我说这个,说起这个我都头疼。”
崔五娘说怎么会,“他人品样貌才学都是顶尖。若不是知道他往后前程远大,婚事得慎之又慎,我都想帮他做媒呢!”
沈翠无奈笑道:“就他那样……算了吧,还是先专心学业吧。”
去年年根上,穆二胖跟着崔斐去相亲,回来后大家都关心这件事,自然也要问起。
崔斐只顾着傻乐,问不出什么,而梅若初因为年岁相当,需要避嫌,便不好随便乱看,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穆二胖就不同了,他半大孩子,不用避讳什么。
他话倒是挺多,被问了就道:“院子里的梅花开的是真不错,不比书香寺的差。里头还有卖糖糕、糖葫芦、豌豆黄、钵仔糕……那个钵仔糕不知道你们见过没,反正我是第一次见到,摊主说是两广那边传过来的吃食,以前还有人不远千里去那边就为了吃这么一口。我看着新鲜,又听摊主夸的天花乱坠,就花三文钱买了一份,跟梅大哥分着吃了,确实爽滑可口,十分香甜……”
沈翠听他说道了好一通,最后听他说完,无奈地问:“这就没了?”
穆二胖点头道:“没了啊,我吃完本来还想买些回来给大家尝尝的,但也就转眼的工夫,摊主就卖没了。”
卫恕都快无语死了,“山长问的‘没了’,不是问钵仔糕有没有卖没。而是问你旁的见闻呢,没了吗?”
穆二胖搔搔头,“旁的小吃还挺常见的,院子里的湖面也结了冰,也没什么好景致。”
就这种陪着去相亲,只顾着赏景和吃小吃的,还说亲?且不知道等到哪年能开窍呢!
沈翠便岔开了话题,接着和她们说话。
孙若薇跟早些时候的崔五娘一样,也对沈翠一个农妇,是如何开办起一间书院的十分好奇。
那会子崔五娘问起,沈翠跟她又还不熟,便只说了很少的一部分。
眼下大家都不是外人了,她便透露的多了一些。
听到她用烂厨艺赢过了劳不语,崔五娘和孙若薇笑得腮帮子都疼了。
孙若薇特别好奇地道:“您做的臭豆腐真有那么臭吗?”
她心思写在脸上,就特别想见识一番。
不过眼下肯定是见识不上了,因为沈翠的厨艺升了2级,再做不出来系统评定的【究极失败品】了。
孙若薇还挺遗憾的,后头相处了一阵,她知道沈翠特别和气,便问说:“刚我看着课室里还有摊开的话本子……”
“哦,你说那个,那个不是他们看的,他们日常不爱看这些,都勤勉的很,只看科举相关的书,那是我的。”
“我就说,要不是看您特别和气,刚我还不敢问,怕我还怕问了您要不高兴呢。原是您看的,那话本子我好像没在外头看到过,方面借我看看吗?”
这话一问,沈翠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因为那话本子是她写的。
很早还在村里的时候,她就想过要自己动手写话本子,但肚子里墨水不多,编不出来时下话本子里文绉绉的行文。
这几年她也补了不少‘文化课’,总算是写出了稍微像样些的东西。
她的话本,写的是一个修仙的故事。
跟时下那些话本不同,里头情情爱爱的东西不多,而且主角也并不是男子,而是一个女子。
女子在成婚前发现未婚夫另有所爱,并没有想着如何报复男人,而是爽快地解除了婚约,得到了机缘,去追求长生了。
写出来之后,沈翠就趁着白日里的闲暇时分,去了几家书局询问。
结果几家书局都给回绝了,说文笔倒是没有问题,就是这个故事……注定是要亏本的。
时下人看到话本子都是偏情情爱爱那种,书生和小姐那种最好。若是不讲情爱,论修仙那种,主角则也是男子,中间最好还要穿插跟什么狐仙、艳鬼的露水情缘。他们还给出了建议,让沈翠就照着这个方向修改。
崔五娘听过之后把脸一板,“咱们认识也有一年半了,我是把你看成手帕交的。怎么你要出本子,不先找我,反而去找别人?”
沈翠忙解释道:“就是因为我俩好,我才先得找别人问问,总不好让你看着情分来出版这种‘注定会亏本’的东西。”
左右也说到这份上了,沈翠便去课室把话本子拿了过来,给崔五娘掌掌眼。
崔五娘经营书局多年,看话本的速度格外快。
孙姑娘也好奇里头的内容,便跟崔五娘头靠头一起看起来。
看完之后,崔五娘道:“谁说注定亏本了?我看着挺好。”
孙若薇也点头附和,“过去在家我也偶尔能得几本话本看,大多都是穷书生和富家小姐的故事,显得这些个富家小姐多愁嫁似的,好生没劲。要我说,不过是穷书生写来满足自己意想的。这个就很好!”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这话本子就是沈翠写的,没人比她更希望它被别人喜欢了。
前头受到那么多否定,沈翠自然是有些灰心丧气的。
有些灰心的同时,沈翠自己也分析了一下状况。
她在现代的时候,小说分男女频,女性市场已经被开发出来了。
她看的就是女频小说,也是以这个出发点去创作的。
而眼下这个时代,话本子虽然普遍,但能识文断字,又能掌握家中经济大权、买话本来看的,大多还是男子。
至于写话本的,就更是几乎未曾听过有女子了——这时代的女子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即便是孙若薇这样家境富裕的女孩儿,知书识礼,自小就读过不少书的,也是整日被关在宅门里,见闻有限,让她们来写话本子,她们怕是也会被市面上那种男性向的话本影响,写类似的故事。更别说这种人家规矩比一般平头百姓家大多了,并不会允许女儿家做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
女性向话本的整体市场是还没被开发出来。
现在的书局又不愁生意,墨守成规也能赚的盆板钵满,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至于他们建议的修改方向,沈翠也能改,只是心里不大乐意——毕竟眼下书院的财政又不像从前那么吃紧,她也并不是那么缺银钱了。改了去附和男人们制定的条条框框,这话本子写的可就没意思了。
这两天她正为此事纠结着呢,正好今天崔五娘带着孙若薇上门来做客了。
“真的挺好?不是看在情分上的?”沈翠认真地询问。
崔五娘和孙若薇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崔五娘更是认真道:“咱们的情分归情分,虽然你前头想的确实没错,假若你话本子写的不好,我也会闭眼说好,愿意帮你出版。但这次属实不是,我是真心觉得不错,是别家没有的。你别理其他书局的人怎么说,谁说话本子都得照着他们男人规定的条条框框写了?反正我作为崔家书局的当家,我是认可的。”
孙若薇也道:“真要等出版了,我号召所有认识的姐妹一道买。大家的家中都管得严,平时不许我们看情情爱爱的东西,但这本子清爽干净,没有那么些勾搭歪缠的东西,家里长辈想来也不会说什么。”
得了他们两人的认可,沈翠也一扫前头的灰心丧气,点头道:“好,那咱们就把它出了。”
后头崔五娘便带着沈翠熟悉了出版的流程,眼下一般有两种出版,一种是活字刻板印刷,这种成本就比较高,卖的也比较贵。
另一种就是雇人手抄了,一本话本只需要另外支付成本低,定价也低。
一般如果是大规模发行,能把活字刻板的成本给摊薄了,书局都会选前者,若没信心能热卖的,便选后者。
介绍完之后,崔五娘又道:“说这些也就是让你知道而已,这些都不用你费心,下面咱们聊聊怎么分账。”
分账也有两种,一种是作者直接把话本子卖断给书局,得一笔银钱。还有一种就是分成模式了。暂时收不到银钱,但是卖的好的话,赚头就很容易翻几番。
“我建议你选后者。”崔五娘对这话本子是真的有信心。
沈翠便接受了她的建议,说好用分成模式,五五分账。
崔五娘也不含糊,让阿姚娶了笔墨来,两人当场就签好了契书。
事情到了这一步,孙若薇提起道:“还有一茬呢,山长写话本子得有个笔名。”
沈翠道:“我想了一个叫‘芳草客’,不知道合不合用,若不合用,就还听五娘子的。”
崔五娘道:“这就挺好,芳草正对应你家‘翠微’嘛,合用的很!其实要我说,最合用的还是‘翠微山长’,不过书院山长写话本子,好像有些不务正业。等回头你再写教书育人那类的心得书,再用那个不迟。”
后头便是商量其余细节了,崔五娘十分认真地询问了沈翠的意见。
沈翠对时下出版的东西懂的不多,就提了一些其他的建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