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府学里放榜了。
毫无疑问的,梅若初位列榜首,是一等第一。
后头就是穆二胖了,他是一等第二。
卫奚第三,沈傲霜第四。卫恕发挥稳定,比去年的名次还高了一些,是一等第十二名。
而崔斐,则如梅若初预料的那般,在二等中游。
除开崔斐因为诗文题出了点岔子,算是发挥失常,其他人都考的很不错。
而且因为岁试虽重要,却也不是如科举正场那般定人生死的,所以这事儿很快尘埃落定。
这次岁考安排的早,所以跟之前不同的是,考完之后,府学里的一众秀才还得再上将近一个月的课,等腊八过了再放年假。
这次过年,卫恕和卫奚就不准备回京了。
这是卫家父母建议的,虽然他们也很挂念两个儿子,但一来是路途本就遥远,今年各地都有雪灾,更是不安全。二来是还有不到二年就是乡试了。等他们兄弟俩考过了乡试,成了举人则能去京城参加会试,一家子团圆的日子在后头。便也不妨把这种对家人的思念当成动力,在这段时间里好好冲刺。
而沈傲霜也说自己并不用回家,他在沈翠和穆二胖的心里就是不受家人待见的‘小可怜’,所以对此倒也不意外。
腊月之前,劳不语也从外头回了来,出去了一遭,他整个人虽显得有些疲惫,但精神头格外好,容光焕发,精神奕奕的,看着倒像是年轻了几岁。
前头他出发前不是还觉得自己去当评判有些不够格儿么?
后来虽然得了书院里众人的鼓励和肯定,他大着胆子去了,但多少也有些没底,想着会不会是那些个山长只是碍着老山长的情面不好拒绝,私心里对他本人并不服气。
结果去了之后,劳不语才知道自己想多了,并没有任何人不服气他当评判,反而很多同为评判的山长都客客气气地请教询问他三年教养出一个‘小三元’和好几个秀才的心得。
这种待遇凌青明都没有,虽然青竹出了个连中六元的穆云川。
但众人都在早年的书院大比中见过穆云川,知道他天赋异禀,乃是当世罕见。
这种人不论是放青竹,还是放其他任意一家书院,也绝对不会被埋没了去。
便也显不出凌青明教书的本事多高明,其他山长私心里觉得自己也能做到。
反而是翠微这边,三年前的书院大比,翠微绝对是个再简陋不过的草台班子,好几场小比都直接弃权,连决赛都进不去,复赛还是弘乐的老山长保着进的。
而成了小三元的穆二胖,当年更是只能参加投壶小比,其他比试都完全不会的。
加上让人有印象的卫奚身体孱弱,会算学的‘张生’又身负残疾。
这书院差不多把老弱病残都给集齐了。
能在这种条件下,把那样的学生培养成小三元,可不是奇迹?
这把劳不语给乐得,回来一边说还一边嘴角忍不住上扬。
“我那师兄刚见我的时候可傲气了,还让我戒骄戒躁,那神情分明在说‘我家书院出了个六元,你家才出个小三元,没什么好说道的’,结果回头其他山长却是一边恭维他,一边只围着我,和我请教心得,这把他给气的,脸一天赛一天的黑!”
沈翠听着他的话,脑补了一下场景,也跟着弯了弯唇角。
书院众人又齐齐整整地聚在一处。
说起来翠微成立到现在,沈翠还未曾有过跟这么多学生聚在一起过年的时候,沈翠便想着要好好热闹一番。
还没等她想好具体怎么热闹,劳不语又接着说了一个好消息。
今年承办书院大比的是跟弘乐齐名的文俊书院,文俊书院的刘山长虽然不如弘乐的老山长那般德高望重,但他也是一代名师,很擅长押题解题。
用后世的话说,那位刘山长就是特别擅长应试教育的那种老师,每一届考官的喜恶他都能摸的透透的。
“咱们省的学政不是也姓刘么,他和刘山长虽然不是什么亲戚,但也算缘分一场。刘山长就应了他的邀,来年开春之后到咱们省各府城的府学讲课。”
能免费得到名师授课,于都在府学里的几个少年来说,可是好事儿么?!
因此几个少年闻言都是精神一振。
崔斐酝酿了半年,此时总算是找到了合适的时机,趁着大家都在,透了口风,来了个喜上加喜。
“半年前我家帮我相看亲事,最近定的差不多了……我可能年后不久就要成婚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家五月时就开始为崔斐张罗亲事了,忙到现在也终于有了眉目。
沈翠是早就知道的,因此并不意外。
其他人都是这会儿听到他说了才知道这桩事,他们先是一起给崔斐道喜,又争前恐后地问起来了。
“怎么就要成婚了?前头没听你讲过。”
“是啊,成婚这种大喜事怎么不提前知会我们,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他们一则是关心崔斐,二则是担心婚期定的太近的话,他们几人来不及准备像样的贺礼。
崔斐说起这个,脸上也多了层红晕,“五月那会儿我姐姐告诉了山长,是我让山长先别知会大家的。那会儿寒山还在考试嘛,没必要因为我的事儿让大家分神……现在也没到定婚期的那一步。”
和崔家相看的人家姓孙,家里是在府城开绸缎庄的,也有自己的染坊,整体的生意规模比崔家略小一些,但也是家境殷实的人家。
前头崔斐跟沈翠说过,他们这样大户人家相看分为好几步。
现在已经过了媒人帮着传话那一步,崔老爷子也带着崔斐去孙家做过客,让孙家姑娘隔着屏风见过了他。
前头崔斐不是担心人姑娘看不上自己,只是迫于家中长辈的压力嘛,他后来也跟崔五娘透露了一些心事。
所以在这一步过后,崔五娘求了崔老爷子,崔老爷子去跟孙家商量了一番。
孙家对那孙姑娘也是疼爱的紧,自然也担心她所托非人,所以提出可以让崔斐和孙姑娘通信。
这种两家默许的通信得从长辈眼前过一遭,所以一般也都是客套的寒暄和问候。
但字如其人,那位孙姑娘的字清秀娟丽,说话的口吻也格外和煦温柔,崔斐已经想象出了对方温柔清丽的模样。
当然如果孙姑娘本人长得并没有那么貌美也无碍,崔斐觉得心肠的美比皮囊的美更可贵。
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就是两家制造个机会,让他们两个当事人见上一面,说说话,婚前认识一番。
这一步在此时一般都是走个过场,只要不发生什么特别出格的意外,小辈是不能忤逆长辈的意思的。
崔孙两家的意思是年前把这最后一步完成,开春就开始走三书六礼的流程。
“原说阿斐哥从前是十天半个月回家一趟,最近几个月每隔几天就回一次家,回来后还一边傻笑一边写东西,我问写的啥,也不让我看。”
穆二胖一边恍然一边口气‘酸酸’的,惹得崔斐的脸都烧到耳根子去了!
沈翠立刻看了穆二胖一眼,“你也是,小管家公一枚,什么都要看。等你回头说亲,我看你臊不臊。”
穆二胖嘿嘿一笑,“这有啥好臊的,等我说亲,肯定告诉咱书院所有人,让大伙儿一起帮我参谋参谋!”
他这就是在这方面完全没开窍了,所以才说的这般坦然,沈翠和劳不语并书院里其他人不由都笑起来。
穆二胖被他们笑糊涂了,搔了搔头,也不管那些,只问崔斐成亲后是不是要离开自家书院?
虽然如果崔斐离开的话,他们白日里在府学还是能见上面,但是和眼下几人形影不离的状况肯定是不同的。
崔斐自然说不会,“都说好了的,婚后我也是只在府学休沐的那日归家。其余的都不会有变化。”
…………
腊八之后,府学里头放了假。
因为今年大雪封路,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跋涉回家。
都是有秀才功名的文人雅士,在府学里又不用上课,后头也不知道谁牵头,他们中的一些人和本地一家诗社联合办了个诗会,邀请一众颇有才名的书生出去赏雪作诗,互相交流。
翠微这边,梅若初等人也收到了帖子。地点就定在城外的书香寺。
穆二胖第一次收到这种邀请,有些想去,而且那给翠微的帖子里头,梅若初排第一,他排第二,两人俨然就是旁人心里府学老生和新生的代表人物。
又怕去了之后,浪费一天的学习时间——毕竟府学里头放了假,翠微这边可没放下,劳不语每天都领着他们上课的。
沈翠看出他的纠结,就鼓励他道:“这种文人聚会我听过,推了第一次,别人觉得没面子,后头就不会邀请你了,而且是诗会,你去看一看、听一听旁人怎么做诗,对你也有裨益。退一万步说,就算没学到什么,就当出去放松一日了。你们也就这二年能得这样放松的机会了,明年开始就又该想着备考乡试了。”
劳不语也赞成他们去,都是十几岁的年纪的少年郎,哪有不爱玩的?为了走科举的路子才强行压抑自己的天性而已,而且这种诗会也不是纯玩乐性质的。
于是诗会那日,沈翠和劳不语两个放假,其他人则应邀去了城外的书香寺。
他们是一大早吃过早饭出发的,到达地点的时候,书香寺外已经人头攒动。
不只是文人雅士,更也有一些普通百姓携家眷一起来。
跟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书香寺的梅花一夜之间全开了。
时人娱乐少,今天冬天不方便出行,更是如此,因此到了这会儿便很多人过来赏梅了。
颇挨了一通挤,梅若初和穆二胖他们才找到了诗会所在的厢房。
厢房里也已经来了不少人,一部分是大家府学里头的同窗,另一部分则是他们眼生的。
诗社的主人姓赵,这赵公子也就是本次诗会的主办方了。
他看着二十出头,很是长袖善舞,先是跟众人互相见了礼,又带着他们互相引荐认识。
“这位是梅若初梅兄,七岁就能成诗的神童,前头因为一些意外才蹉跎了几年,但府试、院试可是连中小二元,让我说,梅公子的才学可不输给京中那位。”
“这位是穆兄弟,就更了不得了,京中那位是他的亲大哥,他本人也是十三岁就已经连中‘小三元’,听说十岁上头才在家里开了蒙。”
“这位沈兄,县试案首,府试和院试都是第二,让咱们穆兄弟压了一头却心无芥蒂,跟穆兄弟好得像一个人似的,这般心胸委实世间难得。”
“这两位卫兄,同样是一门双杰……”
那赵公子一看就是十分重视翠微众人的,把他们的背景打听得一清二楚。
一番介绍下来,穆二胖他们身边立刻多了许多人来攀谈结交。
至于崔斐,赵公子说到他这里就有些含糊了。
毕竟凭良心说,崔斐本人的履历跟其他人一比,并不没有什么出挑之处。
崔斐成了被冷落的那个,但他也并不介意,只觉得与有荣焉。
但是穆二胖他们肯定不会放着他不管,就也很努力想把他带入话题。
无奈旁人确实对他们几人的兴趣远超崔斐,崔斐看他们为了照顾自己也是辛苦,就说想先去院子里看梅花。
对这种境况,赵公子本人也有些不好意思,就道:“一会儿咱们就要写诗,崔兄先去看着感悟一番,回头诗文上肯定能写的更好。”
说着就派了一个小童陪着崔斐去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