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不语闻着酒香自然有些意动,但还是坚定地摇头道:“前头说过戒酒,今儿个确实高兴,但也不好破戒。而且我有别的庆祝法子!”
说完,劳不语就越发脚步轻快地往书院走,他人高腿长,沈翠一开始还费劲的跟在他后头小跑,最后也放弃了,左右自己也认得书院的路!
后头两人前后回了书院,沈翠屁股还没在凳子上坐热,劳不语过来递给她一个信封,说麻烦沈翠帮着使人送一下——沈翠自打来了府城后每个月都会给娘家写信,而这次府试成绩,沈家人肯定也都是非常挂心的,她也确实准备写信使人送去。
“不过我认识的商队都是永宁县和青州府两头跑,若是寄到别的地方……”
后半截话她没往下说了,因为已经看清那信封上头赫然写着‘永宁县青竹书院凌青明收’。
敢情这就是劳不语的‘庆祝’方式?!
接过信封的时候,沈翠神色真挺复杂——这哪里是信啊,又沉又厚,跟个砖头似的!
得亏现在送信的行脚商队是按地方收钱,不是后世称重的快递!
…………
午饭之前,穆二胖从外头回来了,他又好像有什么心事儿。
不用人问,他在饭桌上自己说了出来。
原来前头他和任舜、赵修文在榜前遇上后,那会儿只简单交流了最后一题,等后头外头用早饭了,交流的就更仔细了。
赵修文没有说错,他确实只输在阅读量上,最后一题没写全。前头两场的考试,他们三人的水平并无明显差距。
而任舜家中藏书丰富,他最后一题是和穆二胖写的相差无几的,但第一道律法题,他只背了本朝律法,没去比对前朝律法,就不知道这条律法是开国皇帝新修的,漏答了这一部分内容。
虽然三人的名次被拉开了,尤其赵修文,看着跟他们名次差距特别大,真要只论四书五经上头的东西,三人差距并不很大。
愉快地交流之后,任舜问了穆二胖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让他像有心事一般。
任舜问的也不是别的,就是问他今年院试下不下场?
院试三年两次,这个三年是跟着三年一任的学政算的。
也就是每过三年,岁末的时候学政换任后,先组织一场岁考,而后在来年,上任的第一年举行院试,中间隔开一年不办,等到换任的当年,再举行一次院试。
简单点说,三年前穆云川考的那场院试,是上届学政到任后举办的第一届,卫恕卫奚、梅若初考的那场,是最后一届。
去年岁考之前,新学政已经到任,所以今年还会举行院试。
这个问题前头穆二胖还真没想过,毕竟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书院一众同窗里,开蒙最晚,学习时间最短的,去年准备下场时,还有些拿不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不自量力,还问了沈翠的意见来着。也是得到了亲娘的鼓励和支持,他今年才大胆尝试。
没想到两场都无比顺利的考了过来。
所以也是到了这会儿,经任舜问起,穆二胖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后头没等穆二胖回答,任舜道:“历来没听说谁家连着考中县试案首、府试案首的,还有不往后考的,我这话问的确实有些多余。咱们穆兄弟要担心的,想来也只是能不能在院试中保持案首而已!”
那话无形中给了穆二胖很大的压力。
因为他仍觉得自己只学了三年,又不是书院里顶聪明的,县试考上案首是因为灵光一闪,府试考上案首,则是因为书院里的藏书恰好有相关方面的,而劳不语又在只言片语中提过六经相关,他最近记忆力莫名好了不少,非常辛苦地努力回忆了起来,还差点给病倒了,惹得众人忧心不已。
说来说去,穆二胖仍觉得两次都带了运气成分,心里有些没底。
尤其是院试要考他最不擅长的试帖诗,且因为只考两部分内容,试帖诗的所占比例还非常大,可以说诗文写的不好,就不可能榜上有名,更别说拿到案首。
劳不语就鼓励他道:“这几年,我能教你的基本都教给了你。更多的,则是我不擅长教你或者是教不会的了。院试考过,你则能进府学,和阿恕他们一般,得府学教授和训导指点,往后会越来越好。若考不过……那又怕什么?左右咱们书院还在,我也还在,咱俩接着一个教,一个学呗!”
穆二胖点着头,又看向沈翠,沈翠便也表态道:“我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非把你培养成连中几元的人物。你想考,你就试试。如夫子所言,考上了自然是好事儿,考不上则也无妨,如夫子所言,再接再厉就是!”
第一百四十四章
院试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八股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文题一般都是出自四书五经。
它还有个别名,叫制义,就是按规定格式所写的经义。
经义仍是穆二胖的强项,如今要熟悉的也就是八股文的规定格式而已。
而八股文的格式,其实跟试帖诗的结构、写法相类似。
穆二胖前头诗文写的很是平庸,但格式上却绝对是下了苦工的。
所以难的就还是第二场试帖诗——洗髓完成之后,穆二胖所有水平提高了一截,诗文水平也比之前强不少,多了一丝灵气,现在的诗文水平放到县试中,绝对不会再拖他的后腿。
但他水平涨了,院试的难度也提高了,同场比拼的学子水平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具体点说就是他的竞争对手从何清、张子安、黄俊平等人,变成了才学更好的沈傲霜、任舜、赵修文这些人。
所以那多出来的一丝灵气,放到竞争越发激烈的院试中……短板依旧是短板。
后头卫恕他们从散学回了来,带回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他们白日虽然在府学里,但仍然挂心穆二胖的成绩,中午午休来不及赶回来,他们干脆跑到放榜处看了成绩。
看到穆二胖考得案首,几人也顾不上吃午饭,想到了旁的。
他们猜着穆二胖今年就是要下场院试的。
而且从他们私心里,他们也希望穆二胖能早日进府学。
大家还在一道互相交流切磋,不想把穆二胖落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真进了府学之后,在教授和训导的悉心教导之下,他们的眼界真的拓宽了不少。穆二胖能早日进府学,对他自然更好。
最后就是自古文人相轻,尤其是已经有了功名在身的文人,府学里学习氛围浓重,但那氛围也不全然是好的,有些不好的地方,如互相倾轧、攀比那些,是有些一言难尽的。
穆二胖若是隔了两年再考,那会子他们都要准备乡试了,那么穆二胖才考过院试进府学,则彻底就要分开了。
到那时穆二胖也不过十五岁,让他孤身一人去府学,他们又不大放心。
所以想到之后,他们便各自出力,帮着去打听主考官,也就是去年新到任的学政的喜恶。
这学政才到任不到半年,府学里的学子都对他不是很熟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打听到一些皮毛——
学政无固定品级,只带原衔,等于就是京官出来派个为期三年的公差。
文风大盛的省,学政就都是翰林官充调,他们这块于全国而言文风只能算尚可,历来就不全都是翰林官,如新到任的学政姓刘,原是礼部郎中。
这刘学政听说也是贫苦出身,年轻时写的诗尤为精妙,在御前都出过风头的。
这也就是那个不好的消息了,自己写诗精妙的人,对诗文的要求自然越发严格,出题可能也会越发刁钻。
而且学政的权利是很大的,其他来帮忙评卷的山长和幕友都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真正决定名次的权利,全在学政一人手中。
他这般好诗文,想来在他心里,诗文的占分比例一定很大。
他们从府学回来后,先一道给穆二胖贺喜,然后由梅若初问起穆二胖后头的打算,知道他确实准备下场了,才将他们打听来的消息转告。
转告之后,崔斐试探着问:“不若寒山再等二年或者三年?”
等二年,就是穆二胖这段时间于诗文上多积累,在刘学政这样的主考官面前更有把握。等三年,那就是等学政换任的意思。
崔斐想的是二三年后,卫恕卫奚和梅若初肯定是要去参加乡试了,也肯定都能考中。
他自己的水平心里有数,到底荒废了不少时间,下场乡试怕是又……所以那会儿就算大家都不在,他也能跟穆二胖一道在府学。
尽管前头他被人欺负的连府学都不敢去,但若是那样的事发生在穆二胖身上,他说什么都不会坐视不管,就像翠微众人现在护着他一般,他绝对把穆二胖护得好好的!
劳不语也没有帮着穆二胖拿主意,让他自己说。
穆二胖沉眸想了半晌,道:“学政都是饱学之士,今任学政好诗文,谁又能保证下一任学政不是也这般呢?左右我想的就是有的考就试试,若过了就再走下一程,若不过,则转头接着研习自己不足的地方。只要我自己心态不被影响,便也没有损失什么。”
他的赤子之心没变,前头虽彷徨了一阵,但既下了决定,便不会再犹豫不决。
众人试探他要不要延后再考,其实还是为了他心态考虑。
易地而处,试想若是他们自己前头两场都中了案首,第三场若是名次不好,甚至没考中,那绝对是很大的打击。
估计也只有梅若初能以平常心待之。
眼下既见穆二胖也对保持心态有很大的自信,所以他们也不再多说什么。
梅若初道:“前头寒山准备的常见诗题估计是起不到用处了,如今距离院试还有两个月,咱们不妨再想办法去搜集一下刘学政写过的文章和诗,以他的文章和诗出发,来拟新题,给寒山做练习之用。”
卫恕赞同地道:“那就还是我和阿斐负责搜集信息,先生、梅兄和小奚先就已有的信息出题,等我们搜集到了更多信息,再完善你们的题库。”
几人很快分工完毕,倒又是不用沈翠插手了。
后头他们开始忙自己的事儿了,沈翠便开始查看府试名次出来后,系统给的实物奖励。
这次的奖励是【藏书室】,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东西。
前头穆二胖不是差点吃了阅读量不够的亏嘛,那题哪怕再偏那么一点点,像梅若初说的那样,问个十一、十三之经的出处,他必然是答不出的。虽不一定会像何清、张子安一样直接落榜,但肯定会和赵修文一样,名次相较前头会有很大的波动。
这【藏书室】,也就是图书馆了,跟【模拟号房】一样,只需要沈翠在书院里规制一个地方出来,就能立刻启用,描述里号称收纳了这个位面从古到如今所有的书籍,浩如烟海,绝无遗漏。
不过这东西好虽好,现在冒然拿出来也属实夸张了一点。现在书院的藏书一共有一二百本,一部分是劳不语自己珍藏多年的,另有一些是卫家和崔家赞助的。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平时书院众人都很有默契的对外不提。
那些书都是有来历名目的,且不能宣扬出去,一下子搞出个图书馆,那也太扎眼了。勋贵人家都不一定能有那么多藏书,让有心人知道了,怕是会惹出事端——
书院里毕竟不止有自家人,还有卫家的下人、属于崔家的阿姚,不是她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自古财帛动人心,她并不想用这种东西来考验人性。
而且有些书看过之后,孩子们下场的时候难免会在文章里提到出处。总不能只让他们看,却不许他们用在文章里吧?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让人知道翠微有珍贵的藏书,现在仅有几个秀才的翠微在真正的权贵手里,还真不算一盘菜,绝对是护不住这些书的。
更别说沈翠一时间也编不好这藏书室的来历。
所以她只有些遗憾地跟系统说:【东西好是好,现在暂时不能拿到明面上用。他日等二胖入仕为官,能护的住了,才算是真正惠泽后代的好东西。搁眼下,我也只能偶尔拿出来几本书,说是外头淘换来的,并不能直接给他们用。还不如再给一颗‘洗髓丹’实用呢。】
【可是1号培养对象已经服用过洗髓丹,效果又不能叠加,他也不再需要这种东西……】说到这里系统停顿了一下,【宿主是想给其他培养对象使用?】
沈翠应了一声,系统又接着说:【可是宿主,你们位面有句话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考试更是如此。1号培养对象如果考过了院试,后面很有可能要和其他培养对象一起参加乡试。假如你把洗髓丹给了别人,例如4号培养对象,他除了被法则影响的气运不稳定以外,其他属性都跟穆云川十分相似。若他服下洗髓丹,就再无短板。1号培养对象几乎是不可能比过他的,他会愿意吗?】
正说着话,课室内传来穆二胖低低的哀叫,“这诗题也忒刁钻了!‘黄花如散金’,我一开始想当然以为是菊花,都写的差不多了。刚想到了那句‘芳草亦未老,黄花如散金’。好像和秋天又对不上,这‘黄花’应该是油菜花才对!”
梅若初跟着低声轻笑,这题自然是出自他手了。
穆二胖捂着胸口,一副受伤的模样,哀怨地看着他,他便赶紧收起笑道:“其实张翰的《杂诗》中还有一个名句,‘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对着这句更能切中诗题。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寒山能回想起《陈吉老县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谒思禅师予以簿领》的诗句,也很是不容易。”
穆二胖本也不是真的在怨怼什么,梅若初能这么费心思帮他出题,自然是为了他好,所以他听了这话笑了笑道:“那是,怎么也是先生和梅大哥手把手教到现在的,我还是有几分本事在身上的。”
后头他们也不再多言,穆二胖改换题目,推敲诗文。写完了这一题,还有劳不语和卫奚出的诗题在等着他。
沈翠神情柔软,对着系统道:【那你未免也太看轻他们之间的情谊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