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这边,终于不用再闻白菜炒鸡蛋的味儿,卫恕和卫奚都胃口大开,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
饭后沈翠建议他们也歇一歇,学习毕竟是一场持久战,讲究个张弛有度,可以适当的休息半日。而且眼下天气冷了,少年们不方便在家洗澡,一人一锅水,用柴火烧不知道要烧到什么时候,都是结伴去外头的澡堂子洗。
休息的半日,正好让他们出去泡个澡。
后来也不知道谁起的头,说反正要出去洗澡了,不如先动一动,大家就开始打扫卫生,整顿内务,也减轻一下沈翠和阿姚日常干家务的压力。
崔斐怀着心事回来,看到众人扫地的扫地,擦桌子的擦桌子,他也找了家伙什来帮忙。
他第一次干活,也是第一次去澡堂子泡澡,脱衣服的时候还有些害羞。
但还别说,干体力活的时候脑子放空,动一动,发了点汗,再泡过一次澡,那真是说不出的舒坦,心里的压力也很快不翼而飞。
三天的假期眨眼过去,府学放榜了。
知道崔斐肯定挂心成绩,所以第二天大家都起的格外早一些,做完早操、用完早饭,便立刻动身前往府学。
府学里不少学生都是住在里头的,因此天一亮就过来守着了,比他们几人到的还早些。
“梅兄好本事!”
“我就知道梅兄必非池中物!”
“两位卫兄也十分了得,卫家一门双杰哪!”
几人刚走到放榜处,络绎不绝的恭贺声便传到耳朵里。
府学放榜没有科举放榜那么严谨,人手也没有那么充足,就是府学里头的文书来弄,按着次序来先出一等的榜,再张贴二等的榜,眼下二榜还未出。
那么可想而知,梅若初、卫恕、卫奚一定考的非常不错,必在一等之列了。
同窗既然道贺,他们三人也得拱手回礼,谦虚地道一句‘只是侥幸’。
等应酬完了,他们才接着去看具体名次。
梅若初是一等第一,卫奚排第三,卫恕排第十五。
对比院试的名次,梅若初依旧发挥出了真实水平,卫恕和卫奚则可算是超常发挥。
但让他们略为失望的是,一等的四十人里头,并没有崔斐。
卫奚心思缜密,已经听到了崔斐粗重的呼吸声,显然是紧张坏了。
这时候,李如峰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哎呦,这一等里头怎么没有崔兄?”
不等崔斐回答,梅若初开口道:“一等里头,似乎也没有你。”
李如峰对着崔斐那是依旧趾高气昂,对着梅若初这一等第一倒是不敢放肆。
他偏过头,哼声道:“反正我总归是有二等的!”
二榜还未出,他却如此笃定,崔斐轻声同翠微的几人解释道:“李家除了书局外还做文墨生意,以比市价便宜三成的价格,供给府学……因此府学里的采办和李家有些渊源。岁考不比科举过程严谨,誊抄名次的时候也不会那般保密,想来是那采办想办法帮着打听了一番,而后透了消息给他。”
说到这里,崔斐嘴里也有些发苦,所以到底是他莽撞了。唉,若是前头不曾懈怠过,何至于比不过一个在院试中考的不如他的李如峰?
他是真不怕失什么脸面,就是觉得对不住帮着他一道温书的翠微众人。
府学里其他人里也有知道李家有这么层关系在的,看李如峰这般志得意满,看向崔斐的眼神都不觉带了几分同情。
这时便突然有人在喊,“二榜出了……怎会如此?!”
低低的惊呼声连成一片,崔斐和梅若初他们定睛看去,赫然看见二等里头,崔斐位列第一!
第一百二十九章
看到这名次,最不敢置信的自然还是李如峰。
他拨开人群走上前去,恨不能趴在那榜单之上,又反复揉了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
二等头名,确实是崔斐。而采办给的消息也没错,他这次发挥的比过去还好一些,在二榜二十名之内!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道:“李兄这模样,可是提前打听消息没打听全乎?”
还真让这人说中了,岁考虽没有其他科举考试那么严谨,到底也是朝廷举办的正式考试。
采办打听一人的名字还好些,总不可能事前把全榜都看过。
而李如峰知道自己在二等前二十名,便以为是稳操胜券了,今日还特地捯饬了一番,等着崔斐当众给他敬茶认错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怎么可能一下子考的这么好?!”接受无能的李如峰冲到崔斐跟前,“一定是誊写名次弄错了,或者你作弊了……对,作弊了,一定是梅若初和卫家兄弟帮着你……”
话音还未落下,教授背着双手缓缓过了来,“何事喧哗?”
教授的声音并不高,但他询问之后,便无人敢作声。
连方才形容无状的李如峰都规矩了很多,恭敬地回禀道:“教授明鉴,崔斐过去的成绩一直都……如今却考了二等第一,学生心里惊奇,这才不觉声音高了一些。”
“是吗?”教授捋着胡须,不徐不疾地道:“崔斐的卷子我看过,并无任何问题。”
院试的卷子是需要学政请了五百里外的山长幕友一同阅卷的,岁考规格低一些,学政不会每份都看,是先由府学教授和训导看过,分出及格和不及格的部分。
不及格的那些肯定入不了学政的眼,一二等的才有资格。
李如峰这话简直是连同教授训导和学政在内一起质疑了。
所以也难怪教授面色不变,声音里已经带出了几分不虞。
教授扫了一眼在场诸生,察觉到反应或惊讶或隐隐不忿的,也不止李如峰一人,便接着道:“崔斐上前来。岁考中考了一试贴——赋得‘士先器识’,得‘文’字。你讲讲你的答题思路。”
崔斐一直是很害怕府学里的先生的,因为理亏嘛,前头请了那么些假,又总在岁考及格线上徘徊,跟差生格外怕老师一个道理。
不然不至于前头训导问一句他请假的事儿,他就恨不能在课堂上找个地缝钻了。
这次虽然考得好,但猛的被教授提到人前问答,他心里也有些没底。
人在紧张、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会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熟悉信赖的人,崔斐此时不由看向梅若初和卫恕卫奚。
得到他们鼓励的眼神,崔斐深吸一口气,上前道:“所谓‘士先器识’,全句乃出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中的‘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题目中隐藏了后半部分,题干又说得‘文’字,即是要求用‘文韵’来写试帖诗,需把题干中已有的和隐藏部分里的关键词全写上,即包括‘士’、‘先’、‘器识’、‘后’、‘文艺’。若不知全句,便很容易漏写……”
教授颇为满意的点点头,“这题确实有些偏,毕竟《旧唐书》不在四书五经之列,怕你们平时没有熟读,学政特地在考纲里点了出来。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于这题上栽了跟头,光这一题,崔斐就超过了你们绝大多数人。你们可还有异议?”
众人忙道不敢,尤其是面色尴尬的李如峰把下巴都抵到了胸口。
看众人没再质疑名次,教授诉后也没有多待,很快便离开了。
等教授一走,立刻有人道:“那今遭李兄输了,岂不是就要从府学里退学了?”
身旁之人接口道:“左右岁考之后便是年假,每年年假过后都有人员变动,李兄退学倒是方便的很!”
“这李如峰早先带头欺负崔斐,我早就看不惯了,实在是对不住读那么久的圣贤书,有违圣人之道!”
“技不如人还敢挑事儿对赌,活该!”
议论和贬低之声四起,李如峰面色涨的通红,拨开开人群逃也似的走了!
也无人关心他走不走,那些人说完他便也上来给崔斐道贺,崔斐也一一回礼。
后头等人散了,崔斐面上的笑意淡去,反而多了些若有所思。
卫恕心直口快,问他想什么呢?赢了李如峰难道不高兴?
崔斐说不是的,“只是颇有些唏嘘,前头李如峰带头欺负我的时候,因他们人多势众,李家在府学中也有一定关系,所以无人帮我出头。如今我考的比他好了,李如峰眼看着要兑现诺言退学,倒是有不少人敢仗义执言了。这份仗义执言,若是放到从前……我大概也不会日日躲着不来府学吧。”
梅若初伸手搭上他的肩膀,轻轻拍了拍,“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世间常态便是如此,咱们只需要以人为鉴,不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崔斐用力地点点头,他当然是记得是哪些人为他雪中送炭了。
看完放榜知道了名次,府学的年假也正式开始了。
崔五娘总算是在腊月中旬忙完了家中事务,如她前头说的那般,亲自来翠微送年礼了。
因翠微有阿姚在——阿姚平时并不会探听什么消息,沈翠他们说事儿的时候她还会刻意避开。
但到底是在这里做杂工的,没人比她更知道翠微缺什么了。
崔家的年礼十分朴实,并不是金银那些,而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甚至另外还带了几个裁缝和绣娘来,给众人量体裁衣。
这还真是刚需,卫恕卫奚肯定是不缺衣服穿,但沈翠母子还有梅若初、劳不语衣裳都不多,周氏离开前给的衣裳,沈翠和穆二胖都已经穿上了,本都没想着置办过年的新衣。
大人倒还好些,少年们都在长个子,梅若初十八九的年纪最近半年还又长了一截。
“从前就觉得你衣裳简单了些,没得辜负了好样貌,今遭我把家里最得力的绣娘带来了,你们书院叫‘翠微’,前头跟你签契书,也看到你名字中带有一个‘翠’字,这次就让她们给你在衣服上绣上几朵兰花,必然很衬你。”
这还真是,毕竟沈翠现在的衣裳就是前头周氏给做的那身,周氏裁衣服都是自学的,虽学的很不错,却做不来刺绣这种需要有师傅带入门的精细活计。
沈翠也没有时下妇人到了三十岁左右就觉得是自己徐娘半老,不需要打扮的想法。
她应下崔五娘的好意,“那就多谢你了,回礼方面……”
崔五娘忙按住她的手背拍了拍,止住了她的话头,“能把阿斐的身体养好,还让他变得勤勉上进,这已经是你送给我、送给我们崔家最好的‘礼’了!再说刚过来不是看到孩子们在写春联么?都是要有大出息的人,就写几副春联来我留存着,将来指定价值不菲!”
绣娘给沈翠量完尺寸、商量好衣服的样式和绣纹就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他们二人,沈翠便问道:“阿斐跟你说府学里的事儿了吗?”
崔五娘点头,“我说过他了,虽说那‘以小博大’是我从前嫌他不进取,给他灌输过的生意经,指着他能变一变。没想到用在了此遭。也得亏你们的学生待他极好,带着他一道复习。更得亏你不嫌辛劳亲自下厨、帮他调养身体……不然还不知道如何收尾呢。”
崔五娘并不知道系统食谱里的白菜炒鸡蛋是增加短期记忆力的东西,便以为是翠微什么补身子的秘方,不然在她认识里,崔斐不可能短时间内就瘦了那么多,废寝忘食的经过二轮温书,身子还反而越发康健了。
左右沈翠也不是外人了,崔五娘就把后头发生的事儿讲给她听。
放榜过后,崔斐就回家告知了这件事。
虽是他赢了,但崔五娘还是忍不住说他,觉得他根本没必要跟李如峰赌,如梅若初说的,把他出言侮辱人在先的事儿报上去,直接让他领罚不就好了?虽领罚的结果至多是少参加一次岁考,不可能直接就让其退学,但崔斐也就完全不用承担丢脸面的风险了。
崔斐却道:“李如峰是李家长子嫡孙,这事儿之后,他没脸面再去府学,李家的人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到时候他们上门来求情也好,赔不是也好,全凭姐姐做主。”
那会子崔五娘才反应过来,崔斐争的不是他跟李如峰两人之间的气,而是崔家的一口气!
早年崔五娘掌家,外头说崔家不行了的流言传的如火如荼,甚至一度影响了家中的生意。
崔五娘咬牙撑了过来,甚至卖掉了私产里头亲娘留给她的嫁妆铺子,来补贴家中其他生意,其中多艰辛,崔斐也看在眼里。
流言之事如无根的浮萍,本无从查起,但后来那几个铺子都被李家压了低价收购、甚至在崔五娘撑过来后,出高价再收回,李家也不肯再卖出来,还说什么‘左右你五娘子也不嫁人,嫁妆留在外头也是一样’的闲话,崔家人便知道那些流言的背后,是素有积怨的李家在推波助澜。
李如峰欠崔斐一个道歉,李家同样欠崔家、崔五娘一个道歉。因为这其中关乎崔家的隐私,所以当初即便是对着沈翠和梅若初他们,崔斐都没有摊开来讲。
最后崔斐道:“若只关我一人荣辱,我承担风险固然不值当,但关乎姐姐,关乎咱们家,有五成把握,我也愿意搏一搏,争一争,因为与那些相比,我的脸面委实不重要。”
沈翠前头就隐隐觉得心性纯良的崔斐应下那赌约,跟崔李二家的恩怨有关系,因此听到这事儿,她并不很意外,只不禁感叹道:“阿斐果真是至纯至孝。”
崔五娘亦神色柔软地道:“可不是吗?听他那么说后,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他了。这几日还真如他预料的那般,李家说什么都不愿意让李如峰退学的,最近几次上门赔礼道歉,还把当年低价收购、后头不肯再卖还给我的几个铺子双手奉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