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五娘便知道自己前头想的没错,沈翠确实是个值得她结交的朋友。
她越发亲热地挽上沈翠的胳膊,笑道:“这臭小子日常不肯出门,今儿个也是你家摆宴,他才肯动弹一番。”
察觉到崔五娘态度的变化,沈翠便也笑道:“我家小儿子的小名你还不知道吧?我悄悄跟你说,他叫‘二胖’,打小也是懒在炕上不肯动弹的。”
现在的穆二胖虽然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但跟身形跟胖是完全不沾边了,崔五娘惊讶道:“那他怎么瘦了这样多?”
崔五娘二十六岁,崔斐刚到十八,姐弟俩差着八岁,崔斐出生的时候,早慧的崔五娘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她其实也把崔斐当半个儿子养。
一说到育儿经,两人的话题就更多了。
刚说上几句,一行人就已经到了正房。
到了这儿沈翠也有些犯难,这里的家具都是前头屋主留下的,待客的地方备着的都是带扶手的交椅。
这样的椅子根本容纳不下崔斐。
不过崔家的人早就做了准备了,所以他们很快就搬来一张特制的靠背椅,没有扶手,光有靠背,比平时的椅子宽了三倍。
“招待不周。”沈翠歉然。
崔五娘摆手,“是怪我前头没跟你说我这弟弟的情况。”
而且就算说了,沈翠一时间也搜寻不来适合崔斐用的东西。
崔斐也表示不在意,然后文文静静地坐在一边听她们说话。
时下的规矩就是长辈们说话的时候,不提到小辈,小辈们便不好插嘴。不然就显得没规矩。
沈翠和崔五娘聊了几句,就道:“没得让孩子们在我们跟前拘束,不如放他们去玩?左右离开席还有好一会儿呢。”
但是说完转头看到崔斐费劲儿地起身,沈翠又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
穆二胖已经和穆云川一起把他扶起来了,笑着说:“这敢情好,难得今日得闲,我带崔大哥去我们课室看看?院子里还有箭靶,咱们玩一阵。”
崔斐看向崔五娘,崔五娘就笑道:“去玩吧,多动动也好。”
小辈们先后出了正房,崔五娘才苦恼道:“你是真得教教我,怎么把你家小儿子养瘦的。我家阿斐是真不能再胖下去了,连大夫都说……”
因为她是真心要向沈翠讨教,所以并没有再瞒着什么,把崔斐的情况讲给她听。
崔斐是打小就胖的异常,从前崔家还不是崔五娘当家的时候,家里长辈做主让他减重,但因为崔斐有心疾,并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所以他们就在他吃喝上想办法,按着常人一半饭量给他提供吃食,也不给任何油腻荤腥。
那样的饭食给了足有一年,崔斐自然比之前瘦了不少,但还是胖得过分。
他们就拿了崔斐身边的下人去问,以为崔斐是背着人的时候偷吃了别的东西。
但事实就是崔斐还真没有偷吃偷喝,他知道家里人是为了自己好,哪怕是饿的半夜躲在被子里哭鼻子,也没说让下人拿东西给他吃。
后头他都饿出胃疾了,也没减肥成功,而崔五娘逐渐掌握了家中的话语权,不让长辈那般激进的对他了,还请了很有名望的大夫来给他治药膳调理身体。
都知道药膳清淡,不可能大荤大油,但总归比清粥小菜丰富一些,然后他就吹气球似的越发胖起来了。
大夫说的含蓄,但意思就是这样的胖对人身体伤害极大,尤其是他还有心疾,那负担就更大了。
前头乡试崔斐确实落榜了,崔五娘没在沈翠跟前提,并不是她假装不在意,而是真的不在意,毕竟比起科考成绩,她在意的更多的是弟弟健康。
甚至要不是崔斐坚持要下场,她都不放心他跑到那么远的临南府参加乡试。
听她这么一说,沈翠还真有些被问住了。
毕竟都知道肥胖就是热量上摄入大于消耗而造成的。
而这崔斐的肥胖,好像就不是常理解释通的了。
所以这又是所谓‘设定’?
第一百一十七章 (捉虫)
崔五娘在和沈翠讨教的时候,崔斐也被穆二胖带去了课室参观。
崔斐在崔家这样的富贵人家长大,即便是新宅子里的课室,对他来说也无甚稀奇的。
但他没有丝毫不耐烦,进了课室之后,他十分认真地观摩了一番。
最后穆二胖带他到自己的书桌前,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自己日常就在这处上课。
崔斐算是和他说上话了,问他说:“我刚听你母亲说你的小名叫‘二胖’,那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瘦下来的吗?是吃了药吗?”
“没吃过药。”穆二胖想了半晌,“好像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最‘特别’的,大概是吃我娘做的饭?然后就是练练投壶射箭之类的。”
尽管是自家亲娘,但早些时候沈翠厨艺还未升级做出来的东西实在一言难尽。
穆二胖每次都很赏脸地吃不少,吃完之后胃里反上来的味道虽然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味觉是有记忆的,起码半天一天的他就不会想着再吃别的了。
后头渐渐地养成习惯了,不怎么想着吃零嘴儿了,只有下午吃顿点心。
加上他一直没放弃早上运动这个习惯,三年时间就完全瘦下来了。
“只是这样吗?”崔斐是略有些失望的。
他今遭过来赴宴,帮穆云川庆祝只是一遭,另一遭其实是冲着穆二胖来的。不然他平素是懒得动弹的,不会沈翠一说让他们三个出来,他就立刻起身。
这其中缘由还得从早些时候他和穆云川相识相交开始说起。
一开始崔斐日常不去府学的,和穆云川没有交集。
是有一年他去府学参加岁考,正好天降大雨。
府学里头下人是进不来的,而崔斐又没什么生活经验,根本没想着带伞。
课室距离府学大门颇有一段距离,要经过几处天井,他行动不便,若是快走起来必然惹人发笑。
而且淋了冬日里的雨水,回不去指不定要被自家姐姐好一通唠叨。
他就想等其他人都走了,或者等雨停了,再出去不迟。
然后就遇到了穆云川,他农家子出身,比崔斐这样的公子哥会看天象,带着伞来考试的。
看到崔斐站在廊下愣愣地盯着雨幕发呆,穆云川便问起要不要共撑一把伞?
他不认识崔斐这透明人,其实崔斐是认识他的,连中‘小三元’的一等廪生,府学中不论大考小考永远的第一。
崔斐有些受宠若惊地说:“不大方便。”
穆云川道:“你应当是要出府学?我也正好出去有事,顺路而已。”
其实崔斐说的这个不方便不是这个,而是他的身形……
但不等他说更多,穆云川已经撑开了油纸伞,站到了外头,说走吧。
鬼使神差的,崔斐就觉得让他等候是非常不对的,便跟上了他。
后果就是那把普通的油纸伞根本容不下二人,两人走到大门口的时候,穆云川半边肩膀都濡湿了。
崔斐心里过意不去极了,就邀请他上马车用巾帕擦干一下,而后说把他送到他要去的地方。
穆云川自然说不用。
但自小因为身形备受歧视、并不怎么和外人接触的崔斐心性其实像个孩子似的,若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个直球选手。
他不跟穆云川说什么客套话,说完就拉着他就上了马车。
雨势渐大,确实不方便行路,穆云川既被他拉上去了,也就没再推辞。
后头崔斐一问才知道穆云川去的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崔家书局。
那他就熟的不能再熟了,打开了话匣子,问穆云川要买什么书?
崔家书局虽然号称什么孤本珍本都能寻到,但这其实是崔五娘掌家之后,想出来的一种营销方式。
若真的是难寻的书,他们也真的会去寻,但也会按着先后顺序去寻,有时候等上一年半载也很平常。
若是帮他撑伞的穆云川要寻书,则又两说,他可以去求求姐姐,帮穆云川插个队。
不过穆云川说不是的,“我只是在那处接了抄书的活计,今天去交工。”
这话一说,崔斐也是有些尴尬的,他后知后觉地发现穆云川穿着普通,并不是那种有闲钱淘换什么孤本珍本的穿着打扮。
后头他把穆云川送到,人也回家去了。
再相遇,就是岁考放榜的时候。
府学里头自己弄的榜,贴在告示栏上,只有府学的学子可以看到。
毫无意外的,穆云川出现在第一的位置,而崔斐又成了勉强及格的吊车尾——至于那些考五六等未及格,要被劝退的、剥夺秀才功名的,则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有。
同窗见他来了,笑着道:“‘催肥’你真是好运气,今遭又吊车尾了。不过这也方便,你直接站到最后头就能找到自己的名字,不用挤着我们了不是?”
崔斐臊得满脸通红,闷头就往外走。
而后他就把穆云川撞倒了——整个府学里,不用上赶着来看成绩,有底气姗姗来迟的也只有他了。
这一撞委实不了得,穆云川仰在地上好些时候都没缓过来。
崔斐身子笨重,几次想要蹲下来拉他都没能成功,最后还是旁人围上来,七手八脚地把他拉了起来。
穆云川的手掌擦破了,还磕到了后脑,崔斐心里过意不去,就执意要带他去医馆。
最后连教授和训导都惊动了,都一定要求穆云川去看大夫,毕竟擦伤只是小问题,磕到了后脑可大可小。
尤其是穆云川这么颗聪明绝顶的脑袋!
后头穆云就跟崔斐去了医馆。
大夫也说擦伤是小问题,就只撞到了头不好说,得看后头会不会头晕想吐,或者出现旁的症状。
穆云川本人看着依旧云淡风轻,崔斐急得都快哭了。
他想让穆云川住到他家里去,他家里也有日常照顾他的大夫,这样若是真的出问题了,能随时方便监测。
穆云川没肯,但大夫说的可能性也引起了他的重视。毕竟他所有的依仗,便只有一颗聪明的脑袋而已。
于是他虽然没住到崔家,但也答应崔斐,每日下学后,由崔家的大夫替他诊治一番。
一连诊治了半个月,他后头确实没有出任何问题,崔斐这才放下心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