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笑着承认道:“这是我自己胡乱画的。”
“这样式倒是挺新颖。”
连崔五娘这见多识广的都这般说了,那衣服的样式自然是新颖,因为就是周氏自己设计的——她早些时候因为接宋黎的单子而把小生意做出来。
后头就也习惯了在自己做的衣裳上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到了现在,来府城涨了那么多见识了,她想法就更多了,也跟宋黎似的开始画设计稿了。
她的画画也是这二年自学的,间或会请劳不语指点一二。
她手巧,人又伶俐,学什么都快,如今画的图虽然不能称什么意境,但也像模像样了,和之前宋黎画的差不多。
“是我自己想的。”周氏略有些赧然地解释,“从前在乡下的时候,我帮人做衣裳做点小买卖。眼下营生虽然暂且断了,但我想着这手艺也不能丢,就还是想到了就画下来。”
崔五娘最欣赏的就是自己能立起来、而不是一味想着依附男人,围着后院那点事情转的女子。
不然前头不会刚和沈翠见面就生出结交之心。
眼下她越发觉着沈翠对她胃口,不止自己办书院,也把儿媳妇培养得能自己找营生。
崔五娘稍微逛了一圈,询问了一下翠微书院的日程安排,知道学生们饭后并不午歇,立刻又要投入学习了,她也没再课室多待,后头略和沈翠在正房坐了会子,便起身告辞。
这次她和沈翠相处得时间更久,关系也处的越发融洽,走之前还和沈翠道:“若是遇上什么麻烦事,只管使人来我家传个信儿,我能帮的一定帮。”
沈翠也喜欢她那精明爽利而不市侩的性子,两人便约好时不时互相通信。
…………
九月初,卫恕、卫奚和梅若初去了府学报到。
梅若初是院试案首,便已经是一等廪生。而卫恕和卫奚则还要经过岁考来定等。
搁旁人刚入府学这样的地方,少不得一番忐忑,但他们本身心态都不错,加上又是三人成行,更只是走读,晚上还回翠微,便没什么好紧张的。
若说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大概是他们都没想到府学里的同窗听说他们是永宁县出来的,就主动攀谈,问起他们认不认识穆云川?
卫奚和梅若初和穆云川称不上认识,但卫恕早年和穆云川是走的十分亲近的,只是后头变成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朋友。
他也不沾穆云川什么光,套什么近乎,只说早年自己也在青竹书院待过。
知道卫恕和穆云川早就是同窗了,府学中的学子反应不一。
有人酸唧唧地说这永宁县这样的小地方,往年每年出上一二个秀才就顶天了,前头刚出了连中‘小三元’的穆云川,今年院试案首竟还又落在永宁县,还一口气出了三个秀才,也不知道是走的什么运道。
更多的,当然还是对穆云川的赞赏有加的人,说他不仅是学问还是人品、性格,都是好的没话说,你们几人跟他同县出来,才学品性肯定差不了!
于是几人刚入学呢,就因为只是和穆云川出自同一个地方,就让人时不时和穆云川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这在一些人眼里可能是与有荣焉的好事,但其实也是一种压力。
原书剧情里,卫奚就是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在潜移默化之下真把穆云川当成了假想敌,和他较起了劲儿。
现在倒也不用担心这些,因为承受这些的最主要还是同样考上了院试案首的梅若初。
就他那颗强心脏,那委实称得上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沈翠观察他的心情值,从来看不出什么变化。他不是伪装的淡然,而是真的历经千帆后荣辱不惊。
加上他本人真才实学并不比穆云川差什么,入府学没多久,就已经崭露头角。
他和穆云川放在一起对比,那真的是当之无愧!
加上他们几人虽然性格各异,却其实都很好相处,而且相比穆云川的那种带着点疏离的好相处,则又有很大不同。
于是不过几日,三个少年就不露声色地打听到了沈翠想知道的事——
府学这边和别的书院、学堂那些不同,这处学生都是已经有了秀才功名的人,四书五经都是烂熟于胸的。而教授和训导都是有品级的官身,并不会事无巨细地去盯着学生学习。
就跟后世的大学里一样,他们日常开课,学生有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去询问。反正就全靠学生自觉,别指望着他们跟在学生屁股后头督促。
而且这里想拿假也非常方便。反正这种经常拿假的学生,在岁考中也考不出什么成绩来,若是考的太差,也会被府学这边劝退,把这机会让给其他学子。
和穆云川走的最近的那个崔家公子,名叫崔斐,前头就是日常拿假,不怎么来府学的,在被劝退的边缘线上徘徊。
这也是为何沈翠如何也回忆不起崔家公子,毕竟他原来只是个府学里的透明人。
但自打他和穆云川相交之后,他出现在府学的次数就多了,岁考的成绩也上去了一些,今年更是顺利参加秋闱乡试去了。
说完这些,梅若初神情略有些复杂地道:“那位崔公子,旁人提起他的时候……神色略有些奇怪。不是羡慕嫉妒的那种奇怪,而是……总之我也说不上来。”
他先前在弘乐遭受过同窗的冷遇和排挤,这上头就比旁人敏感一些。
他说的已经算比较含蓄了,府学里其他人提到崔斐,那其实不只是神色略有些奇怪,有的挤眉弄眼,有的面带讥诮。
沈翠听到这消息后心里略有些五味杂陈。
她其实还是比较担心是自己改变了剧情后,对旁人产生了影响——若只是当个工具人便也罢了,若是这人还要代替卫奚去遭受排挤和不公,那她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但毕竟眼下卫恕他们去的时间短,能打听到这么些消息已经不容易。更多的事儿——到底这崔斐是本来就在书院不招人待见呢,还是只是因为和穆云川走得近才发展成这样?
则还需要时间去慢慢探究,亦或是等崔斐和穆云川从临南府回来后,找个机会见见他本人再做论断。
…………
卫恕他们每日辰时前从书院出门,在府学上课到傍晚申时末回来,换算成现代的时间,也就是早上7点前出门,晚上5点后回来。
他们都是严于律己、已经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日常比这起的更早,歇的更晚,加上书院新址距离府学也就两刻多钟脚程,倒是完全称不上折腾。
于是他们也能参与到每天早上的早操,吃过早饭,然后出门去上学。
他们走后,劳不语则带着穆二胖开始一对一的教书上课。
晚饭前他们回来了,一道吃了晚饭,又聚在一处写功课。翠微的氛围和从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九月上旬,崔五娘又亲自过来了一趟报喜,说帮着沈翠把口信还捎过去了,顺带还打听到了乡试桂榜的结果——穆云川高中解元!
第一百一十四章 (捉虫)
中间这一旬左右的时间,崔五娘忙着自家生意,沈翠日常在书院这边,两人都没碰面。
但前头说好经常通信,所以后头崔五娘也会使下人来送信笺。
因为就在同城,也不用像难得通信那样事无巨细地问候,其实一张信笺上就写几句话,跟后世聊微信似的,想到什么就写了让人送一趟。
反正两家离得也不算很远。下人日常出来采买的时候,顺带也就把信带到了。
这次崔五娘亲自过来,自然是因为高中解元这种事绝对是一桩大喜事,需要她亲自来道贺的。
这结果沈翠早就心中有数的,但崔五娘特地过来一趟,她也得表现惊喜一些,顺带请她进去喝杯茶歇一歇。
绕过宅子中心地带的书院,崔五娘去了正房。
两人通信频繁,崔五娘和她说话的方式也亲近了不少,坐下喝了口茶缓了口气,她是真羡慕道:“前头说你小儿子乖巧是好福气,不知道你福气这般好,连中‘四元’的解元啊,我长这么大也只听说过这么一个。到底是怎么教养出来的,你可得好好教教我!”
“是云川自己争气,天赋好又刻苦努力。我真是没有半点功劳。”沈翠如实解释。
恰好周氏过来,沈翠便转告了这个好消息。
周氏惊喜坏了,脸颊都砣红了,但因为有客人在,她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激动,深呼吸了几次才平复了紊乱的呼吸,然后略有些羞怯地看向沈翠。
沈翠立刻会意,询问崔五娘道:“那云川他们何时准备回来?”
小媳妇的心思都写在脸上,崔五娘其实早就明白了,跟着笑道:“其实按着日子早就该回来了,但我那弟弟口风紧的很,也不说原因,就说是有事儿要留一留,但左右这个月肯定能回来。到时候办酒可还得请我,我一定要来的!”
沈翠了解地点了点头,一边让佯装镇定的周氏出去一趟买些佐茶的点心来,一边不由想到——崔五娘只提穆云川的成绩,却没提自家亲弟弟崔斐,那就是崔斐没考上?
但崔五娘既不提,她也不好发问。
没多会儿,从外头回来的周氏彻底平复了心情,把点心呈了上来。
崔五娘确实事儿忙,刚吃上一块点心,没说上几句话,留在马车上的侍女就寻了过来,说某某掌柜找她。
沈翠便也不想着从崔五娘口中打听崔斐的相关情况了,反正如她所说,这个月崔斐和穆云川就回来了。到时候怎么要庆祝一番,她也能趁机亲自见一见崔斐。
托把书院搬到府城的福,穆云川高中解元之后,翠微这边的日常起居并没有受到影响。
不然像前头似的在村里,穆家出了个举人老爷,还是解元,那门庭若市的程度怕是又更上一层,又要让沈翠烦不胜扰。
说回自家书院的几个少年身上,进了府学之后,卫恕和卫奚、梅若初身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清楚认识地察觉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教授和训导的学识就不用说了,教学方法也远比劳不语这半路出家的高明。
三个少年当然不会因为有了更好的先生就嫌弃劳不语,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是劳不语听他们说了上课内容后,自己亲口说自愧弗如的。
府学一众同窗里头更是能人辈出,卧虎藏龙。
他们有的擅长作诗,各种佳句信手拈来,根本不用费心琢磨推敲,就远比旁人写的巧妙;有的擅长策问破题,连梅若初拿到之后都要仔细思索一阵的,对方直接提笔就能写,而且破得就是那么巧妙,既言之有物,又紧扣主题;还有人写八股文是一把好手,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浑然天成……
他们或许综合素质并没有梅若初高,但论单项才能,梅若初还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样样都比别人出挑。
而且他们还听说有些人考院试的时候成绩还很不错,反而进了府学后,成绩就一落千丈,最后就泯然众人了。
梅若初立刻有了危机意识。
因为再过两个多月,到了岁阑时,就要举行岁考了。
岁考是考察所有秀才的,某种意味上和乡试难度差不多。考到一等的,那可以升等,附生可以升为增生,增生升为廪生,考二等没有升降,廪生停米。考到三四等算及格,考五六等的那可能劝退还不算,还被会革除秀才功名。
梅若初当然不用担心考及格的问题,但若是一来就考个二等,把院试案首得来的廪生给弄丢了,那也实在太跌份了。
他都这般重视了,卫恕和卫奚就更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用功程度比过去都上了一个台阶。
往常晚饭过后,他们聚在一起写功课之前,还会把府学里发生的一些趣事儿讲给穆二胖听。
笑笑闹闹的,聊上一二刻钟的天当做休息,眼下这唯一一项‘娱乐活动’也停了,连吃晚饭的时间都被压缩到了半刻钟。
原来的剧情里,卫奚就是进入府学之后才越发努力,也学的越好。
沈翠就想着大概他和穆云川较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也是认识到了其他人的强大?
只是今遭和那又不同了,卫奚不是呕着气为了比过谁,不顾及身子,而是以一种享受这种良性竞争的心态去学,所以并没有影响身体。
就算偶然因为太过疲累,体质掉了一点,沈翠也能立刻发觉,然后花购物点给他补上。
原书里并未费笔墨去写卫奚前头的县试府试院试如何,只说开始就一直被穆云川压了一头,明确点出的,就是他在后头的乡试中得了亚元。
这本该是他的东西,沈翠就也鼓励他们一道加油。
有他们一带头,穆二胖自然也感受到了紧迫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