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一听薛云上竟然自己提把身边的丫头配人的,没有不高兴的,所以她那好不容易才安分几日的心思,又活泛了。
既然薛云上能把关雎配人了,余下的叶胜男人等只怕也留不长久,不若一气都配了人。
丹玉是个谨慎多心的,便劝道:“别人的就罢,依怙和采繁是太妃给三爷,欢喜更是王爷给的,不说别的,就是父母之命这一条,就不好打发了她。”
韩氏听了顿时不悦,“那依你说都该留着就是了?”
丹玉道:“奶奶莫急,听奴婢一言。既然依怙和采繁原就是太妃屋里出来的,那不管是她们二人,还是欢喜那毛丫头的去留,奶奶都只管请太妃的恩典就是了。那时候三爷回来问起,奶奶也只管往太妃身上推,就再没”
韩氏觉着果然是没有比这更干净的了,于是薛云上一走,韩氏便带着人到优昙婆罗院去了。
也是韩氏不知道,原先优昙婆罗院就不是好进的,除了初一和十五,就是王妃和薛云上来了也不一定能进的,可偏她一来一个准了。
韩氏直接就往太妃上房去了。
彼时,上房里只三姑娘在同太妃说话,见着韩氏来了,三姑娘也只是起身并未见礼。
韩氏先给太妃蹲了福道了安,也是因几次要给三姑娘见礼,都被太妃说,“三丫头虽说是县主,但也是你小姑子不是。在家里就不必那些个礼数了。”
也是得了这话,韩氏给太妃请安罢,就拉着三姑娘亲亲热热地说起话来。
三姑娘性子纯善,见韩氏又是她亲嫂子,自然也愿意同韩氏亲近的。
韩氏便借着同三姑娘说话的机会,就把话往此番目的上引了。
就听韩氏说:“这不是三爷临行前吩咐我,说给关雎配副嫁妆,回来就让关雎和汉广成亲。虽说也有旧例可寻的,可到底关雎是三爷身边服侍多年的人,不说功力也有苦劳的,就没有按那些个旧例,怎么也得添些。只是不知该添多少才是咱们家规矩,便听说三妹妹也曾当过家的,便想着过来问问,也正好请祖母裁夺的示下了。”
三姑娘一听韩氏这话便都说了,太妃也在旁直点头。
韩氏直说要谢三姑娘的,完了,又假做忧心道:“关雎的前程有了,我也能稍稍安心了。只是眼看依怙和采繁、欢喜她们年纪了也不小了,还不知三爷是个什么打算的。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再爱惜身边的人也没有这样留人的,仔细伤了天和。”
三姑娘说话不防头,听罢便脱口而出了,“采繁姐姐和欢喜姐姐是三哥的屋里人,怎么能配人。”
韩氏当下就被三姑娘噎住了,想干笑又扯不出笑脸,面上就是一通扭曲的。
见韩氏如此,三姑娘这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暗暗吐了吐舌头,寻了个说给太妃端药的话,就赶紧出了上房。
韩氏再偷觑太妃,只见太妃还是那样慈和,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就听太妃道:“我也老人,精气神一日不如一日了,只要你们这些小的好,我便安心了。依怙你不必担心她,在你们得了嫡子,她便回我这里。采繁和欢喜的确是我和你公公给安哥儿的,但到底也不过是让她们伺候安哥儿的,倘若你看不上和她们闹不睦的,就不美了。你要打发了她们,也好。”
一听这话,韩氏就觉神清气爽,那喜欢的眼色,掩都掩不住。
独丹玉在旁听了直着急,因太妃说的是韩氏打发的采繁她们,并非是太妃的话,回头就都是韩氏的不是了。
可在太妃跟强,丹玉那里敢说话的,只得干着急。
然,韩氏没高兴多久,就来了晴天霹雳。
那里就听太妃又道:“只是咱们这样人家的公子哥儿,没两个人在身边伺候的,也太不像了。”
说着太妃抬头看向一旁侍立着的丹玉和映雪。
接触到太妃扫来得目光,丹玉顿时背脊发寒。
太妃笑道:“我看你身边这两个丫头就顶好的,又是你身边的人,有她们帮着你服侍安哥儿,你应该是再没有不放心的了。等安哥儿西北回来,你就挑个日子给她们开了脸。在安哥儿得嫡子前,给她们药吃就成了。”
韩氏更是骇得张口结舌的。
太妃的意思,韩氏是再明白不过了,反正薛云上身边就是不能少人服侍。
而且太妃还开恩了,若是韩氏不喜别的什么人,就让韩氏用她自己身边得用的人。
罢,太妃就道了乏,让韩氏去了。
韩氏这回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当下就没了主意。
回到榴绯轩,韩氏再看映雪和丹玉,都觉着疙瘩了起来。
丹玉知道太妃这招实在太绝,此番过后就算她和映雪能不能开脸的,都不能再得韩氏的用处了。
所以丹玉当下便向韩氏跪下,道:“回三奶奶,先时奴婢老子娘来信说,奴婢年纪不小了,家里太太瞧在奴婢娘的份上,给奴婢配了一门亲事。”
韩氏一听丹玉这话,这才觉着心里好受些,“你原就是我娘身边的人,如今不过是来帮衬我几日罢了。既如此,你就去吧。”
说完,韩氏又看着映雪,道:“你是从小便服侍我的,当日我便说要给你指一门好亲,你正好同丹玉一并回我娘家,预备出嫁吧。”
映雪不比丹玉心眼多,且当真是挂心韩氏的,脱口便说:“这怎么成。我和丹玉都去了,三奶奶身边可就没有趁手的人使了。”
这话到韩氏耳朵了,就成了映雪不想回韩家去被随便配人,要一心留下来等开脸服侍薛云上了。?
☆、第 120 章
? 丹玉和映雪被送回尚书府时,韩夫人因得了些暑气,正请大夫看了吃药。
韩家如今是大奶奶在当家,婆婆身上不大好,按本心大奶奶也不想让韩夫人知道这些个烦心事儿,安不下心来将养的。
可凭大奶奶再贤惠,也不能未卜先知了,所以小丫头子找来,大奶奶也没多防备着,只是出了里屋隔着个青绸撒花的软帘,就听小丫头子回话了。
里屋,韩家二奶奶正服侍韩夫人吃药,就听软帘外头有人道:“姑奶奶从王府把丹玉和映雪都给撵了回来。”
一听竟然是女儿的事儿,韩夫人就再躺不住了,当下便问道:“什么事儿不能进来说的?”
大奶奶一听便知瞒不住了,只得让人进去回明白。
韩夫人仔细听小丫头子又说了一遍,才道:“好端端的菲儿把她们撵回来做什么?还不快去把丹玉和映雪叫来问清楚的。”
大奶奶福了福身,道:“就在外头了。”
韩夫人道:“那还不快叫进来。”
因映雪放心不下韩氏,在襄王府时就好生哭过一回,回到韩家虽又梳洗过一番了,但还是掩不住她红肿如桃的眼睛,所以韩夫人一看映雪的样子就揪起心来,连声道:“可是菲儿出事儿了,可是菲儿出事儿了?”
丹玉是一时没想好该怎么往对自己有利之处说,映雪则是到现在都不明白,怎么忽然就被韩氏撵了回来,所以二人都躲躲闪闪支支吾吾的。
这可把韩夫人给急得,愈发头晕目眩了。
大奶奶和二奶奶唯恐韩夫人急出大病来,对丹玉和映雪喝道:“还不快说,还是以为你们不说,咱们就不知道了。等我打发去襄王府问,你们就罪加一等了。”
丹玉和映雪吓得立时跪倒在地,丹玉道:“都是奴婢的错,奴婢罪该万死。太太让奴婢到姑奶奶身边伺候,就是为了能时常劝姑奶奶向好,可奴婢不但没劝住姑奶奶,还让姑奶奶闯了祸。”
韩夫人道:“到底菲儿惹下什么祸事了?”
丹玉道:“这不是今儿姑爷出远门去了,姑奶奶就想趁这机会把姑爷屋里那几个通房打发了。奴婢就劝姑奶奶说使不得,可姑奶奶只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都不听。奴婢只得对姑奶奶说,不若请太妃的示下,倘若太妃开口把她们都配人了,就是姑爷日后问起,也没姑奶奶的事儿,姑奶奶在外头的名声也干净了。若是太妃护着的,姑奶奶也能死了心,奴婢也好劝姑奶奶暂且忍耐,日后再慢慢收拾那几个丫头也不迟的。”
韩夫人听了也直点头。
丹玉接着道:“可见了太妃,姑奶奶的心思就有些藏不住了。太妃倒是应允了姑奶奶,却又说姑爷身边是不能少人服侍,姑奶奶既然瞧不上采繁她们的,就让姑奶奶将奴婢和映雪开脸了,放姑爷身边伺候。姑奶奶回来就恼了奴婢们,就把奴婢们撵了回来了。”
大奶奶出身名门大族,可这样的人家人多是非多,所以大奶奶听事儿从不会尽信一面之词。
那里丹玉才说话,大奶奶见映雪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就悄悄把映雪叫到另一边问话。
映雪是不知道那些弯弯绕绕的,就把自己所见所闻一字不漏地说了。
所以大奶奶这一问,果然让她听出不同来,完了,自然就对韩夫人说了。
韩夫人听了气得两眉倒蹙,喝道:“丹玉你好大的胆子,撺掇着菲儿去找太妃收拾把你得罪狠的人,让太妃恼了菲儿,回来还敢欺瞒于我。”
丹玉再看不知何时就不在了的映雪,便知瞒不住了,赶紧又换了嘴脸,一气只哭诉说她是真没私心的,韩氏在王府又是如何受叶胜男她们的气,韩氏又是如何地想把叶胜男她们除之而后快,她丹玉这才想了这法儿。
大奶奶冷哼道:“还在鬼话连篇的,当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毕,丹玉就被两个婆子拖出去了。
韩夫人揉着头,“早知道就不该把丹玉给菲儿了。”
二奶奶道:“丹玉原就是个伶俐的,王府可不是咱们家能比的,丹玉去了得了些见识,难免心就大了。妹妹性子耿直单纯,丹玉就生出欺主的心来也是有的。”
韩夫人道:“就是这话了。只是如今太妃怕是真恼了菲儿了,不然也不会说出让菲儿给身边人开脸的话来。”
大奶奶道:“事到如今,只看怎么挽回才好。”
韩夫人问大儿媳妇道:“那依你们说,该如何才好?”
大奶奶和二奶奶相觑了一眼,道:“为今之计,太太只有打发人去告诉姑奶奶,让姑奶奶赶紧把那几个丫头抬做姨娘,才能有好了。”
“什么?”韩夫人当下又坐了起来,“为这那些个贱蹄子,菲儿就受了这么些委屈的,如何还能抬举了她们。”
二奶奶劝道:“我们也知道是要委屈妹妹了,然太太你再想一想,妹妹这亲事可是太妃瞧好的,若是连太妃都恼了妹妹,日后妹妹在王府还如何立足?”
大奶奶接着二奶奶的话道:“如此一来,也算是妹妹向太妃赔罪了,二则也是咱们家的态度。那时太妃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妹妹这关才算过去了。”
韩夫人知道是这道理,可一想到女儿的委屈,韩夫人又狠不下心来,“让我想想,再想想。”
其实韩夫人若当机立断了,看在韩家的面上,太妃还真不好接连给韩氏难堪的,怎么也会延后些时日再出手。
可韩夫人这一犹豫,就延误了时机了。
那里太妃听说韩氏把丹玉和映雪撵回娘家去了,就问常安家的,“韩家可有来人?”
常安家的道:“那倒没有。”
太妃冷笑道:“也罢,他们家都是护短的,现下只怕都在想怎么来问不是了。”
常安家的也冷笑道:“只要他们家不怕闹得人尽皆知,说他们家出来的女儿都是善妒不贤的。”
太妃道:“去吧,正好找人同韩氏那几个陪房说话了。”
常安家的答应了“是”,就去了。
林虎家的同沈大家的一样,都是韩氏的陪房,只因她男人林虎在尚书府时还能入韩尚书的眼。
韩尚书疼爱女儿,也为了女儿嫁入王府能有个臂力,就将林虎这一房都给女儿陪过来了。
所以林虎家的自诩在主子跟前,是比沈大家的得脸的。
可如今沈大家的都掌管起库房来了,她林虎家的却还在同厨房里的这些糙婆子虚情假意,毫无进益。
林虎家的就觉着自己是大材小用了,再瞧见沈大家的那得意的嘴脸,林虎家的就愈发郁郁了。
这日晚间,大厨房散的时候,一个烧火的婆子过来说,今儿大厨房得王爷的赏了,正好请林虎家的吃酒去。
林虎家的原是看不上这样的人的,可一则心里正不痛快,二也有这婆子没少奉承她的关系,便赏脸去了。
烧火婆子还亲自炒了两个小菜,都是林虎家的爱吃的。
林虎家的吃得很是受用,又吃了几杯酒的缘故,平日里那点子谨慎就都没了,“你这手艺可比张老六他婆娘强多了,可却只能烧火了。可惜了,可惜了。”
张老六的婆娘是谁?可不就是张欢喜她娘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