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忠振出去,薛云上便忙忙往优昙婆罗院去了。
太妃正在看佛经,听说薛云上是来请安了,奇怪道:“他不想着怎么查案,一天里隔三差五的还有心来给我请安?”
常安家的道:“可见在这事儿上头,三爷并不用心。”
太妃又道:“他可是连军令状都立的了,还敢不用心的?”
常安家的道:“依奴婢说,这事儿也蹊跷。三爷不是莽撞的性子,素日里同大爷、二爷又没多少的兄弟情分,怎么突然就帮着出这头了?别真是像三奶奶说的,是迫于王爷的意思?”
太妃眸内沉了沉,又暗忖了须臾,摆摆手道:“罢,且让他进来再说吧。”
少时,就见薛云上进来了,先问了安,又问了太妃今日的脉息,完了便说有话同太妃独自说。
太妃只当薛云上终究按耐不住要求援了,所以把屋里伺候的人都打发了出去后,道:“可是遇上什么难事儿了?”
薛云上忧心忡忡地点点头,道:“的确是有些棘手了。”
太妃暗道:“知道来求我,而不是他老子,还算是明白的。也罢,终究两家人日后的前程都系他身上的,教训也不可太过。”
于是太妃道:“什么事儿?”
薛云上道:“祖母也知道,孙儿是接了熙皇子那案子的。也是借职务之便,孙儿得知锦衣卫不知得了什么蛛丝马迹,竟查到宋家头上了。”
闻言太妃两眉微微一动。
宋家人接连失踪的事儿,太妃也是知道的,于是问道:“那你可知锦衣卫到底因何在查宋家?”
薛云上摇头道:“孙儿也奇怪,只是祖母你也知道,镇抚司里的事儿,可不是那么好问的。”
听罢,太妃只沉吟了。
薛云上见状,又添一把柴火道:“别是宋家那些个狼子野心的,瞒着外祖父做了什么事儿,让锦衣卫那些附骨之疽给盯上了。别到了最后外祖父还要受牵连。”
太妃两眉慢慢拧紧,道:“那些锦衣卫果真还这般厉害?”
薛云上点头道:“他们果然厉害。孙儿早有疑心,皇上其实早让他们查熙皇子这案子了,我不过是面上的声东击西,引人耳目的罢了。”
二十四卫中,锦衣卫曾经的确是其中的翘楚,只是名声不大好。
当年还是七皇子的皇上,没少受锦衣卫的陷害,可再今上登基后对锦衣卫诸多裁撤,能用的人就没剩多少,只有威名了。
而到了如今,不到万不得已,皇上是不会轻易让锦衣卫出动,唯恐让这些臭名昭着的人,坏了他的声名。
以上太妃和郑国公自然也是知道的,可再一想,如今这案子事关皇子,又是皇上的独子,皇上让锦衣卫暗中查办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些可能,太妃和郑国公当日也不是没想到的,只是以为锦衣卫不比当年了,不足为惧。
可如今听说锦衣卫还是查到头上来了,太妃就不敢再大意了,面上道:“行了,我知道了,这就打发人悄悄去告诉你外祖父。让你外祖查查看宋家近来都做了什么,也好防范于未然。”
薛云上松了口气的样子,道:“那孙儿就放心了。”说罢,薛云上便告辞去了。
太妃虽如此说,心里也有了担忧,可到底还是谨慎惯了的。
薛云上一去,太妃叫来常安家的,才要说:“去,去叫依怙来。”可又一想,这里薛云上前脚才去,后脚依怙便来,只怕不妥,便又改了口道:“你寻个事儿,去找依怙说话,顺便如此问她……”
那里叶胜男一听说常安家的找她,忙忙便去了。
常安家的拉着依怙说了一会子闲话后,四顾了一回,这才问道:“太妃让我来问你,近来三爷都见过谁?都说了什么事儿?”
就见叶胜男一拍手,很是忿忿地道:“说起这个,我就来气。”
说着,叶胜男又向上房处路了努嘴,“不瞒常姐姐说,近来我倒是有心想要知道三爷都做了什么的,可每每我有什么动静,咱们这位三奶奶就没有不让人跟着我的。这般一来,我那里还好去查探究竟的。说起来那回在二门上,常大娘也是因为当日提醒了我一回被人跟踪了,就成了三奶奶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想方设法地撵了出去的。”
想起被夺了差事撵出去的婆婆,常安家的的脸阴了阴。
完了,叶胜男又赶紧福身告罪,“所以还请姐姐代为回太妃,奴婢无能,竟然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所以这几日三爷的事儿,奴婢是半点都不知道。请太妃责罚。”
常安家的拉着叶胜男,气道:“这和你什么相干的,还不是咱们的好三奶奶的主意。”
又说了会子别的话,常安家的这才去了。
常安家的一走,那不起眼之处就走出一人来,对叶胜男笑道:“原来你当日故意冲撞三奶奶她们,就为了得这挡箭牌。”
叶胜男回头道:“不然三爷你说,奴婢能有什么可让太妃信服的话,说奴婢这三爷身边最得用的大丫头,是什么事儿都不知道三爷的?”
闻言,只见薛云上又笑了笑,“也罢,反正祖母也不会让三奶奶当这家长久了的。起先也不过是为了十二卫,让三奶奶得点甜头,给韩家看的。如今十二卫花落承恩候,这中馈之权,祖母迟早也要收回了。许没了这当家奶奶的得意,她还能安分些了。”
那里常安家的回到优昙婆罗院,因对韩氏的不满,又另添了一篇话回了太妃。
太妃听完,诧异道:“这韩氏竟已张狂到如斯地步?”
常安家的道:“太妃你是不知道的呢,不但依怙她们和二门上,就连库房上,三奶奶如今也都明目张胆地想开发谁就开发谁,想给她的人什么差事,就给什么差事。”
这话常安家的倒是没说错。
当日后宅库房的管事婆子不干净,韩氏拿办了她无可非议,让自己的陪房沈大家的当了库房的管事,也是人之常情。
可到了后来,韩氏千不该,万不该就听信沈大家的,把库房里别的人都逐一拿了错撵了,让库房成了韩氏她的天下了。
自个吃了肉,却还不给别人口汤喝,自然就有了怨言。
所以太妃没有不信的,冷笑道:“她也算是大家子出来的千金小姐,怎么还这么眼皮浅?也罢,回头等这事儿完了,我腾出手来了再好好调理调理就是了。”
说毕,太妃就让常安家的将一封书信小心送郑国公府上去了。
周家办事也是利索的,没出两日薛云上就知道他的敲山震虎见效了。
玉桂儿的“姐姐”就突然死里逃生,历经千难万险,拿着玉桂儿死前捎给家里的信儿,为妹妹鸣冤枉,说张选侍做贼的,喊抓贼。
那信薛云上自然是看了的,上头说张选侍有了身孕后恃宠而骄,就连当日一并进宫还十分要好的杜才人,她都不放眼里了。
还起不该有的心思,常寻思倘若没有熙皇子,他日她诞下皇子,在这后宫中还有谁能及她的。
就在张选侍得意之时,无意中看出了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杜才人也有了身孕,张选侍就心生了一石二鸟的苦肉计。
得知张选侍铤而走险,棋走险招,玉桂儿十分害怕事出意外,就将担忧表于书信捎给家里。
将信儿看罢,薛云上对叶胜男道:“倒是都圆过来了。只要我再说张选侍是自己用药不慎,苦肉计不成反自食其果了,这案子就算了结了。”
叶胜男道:“三爷别忘了,还有黄昭仪的事儿。”
薛云上一拍脑门,头疼道:“嗐,可不是还有个黄昭仪的。让我想想又该怎么说才圆得过来。不过,你说熙皇子他是怎么找上这个蠢女人帮他的?”?
☆、第 116 章
? 说起这位黄昭仪来,叶胜男还是知道些一二的。
并非黄昭仪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取灭亡的,而是当年黄昭仪到底承过熙皇子生母张惠妃恩情,如今不过还了罢了,也不得不还。
记得在宫里时,叶胜男也是见过黄昭仪的,黄昭仪出身不显,但却得了一副好容颜。
初初进宫时,黄昭仪因容貌得过些时候的恩宠,只可惜她性子不讨喜,唯唯诺诺的。
在皇上新鲜她时还好,后来便觉着她怯怯缩缩的上不得台面了,慢慢的就丢开了。
宫里就是那样一个地方,得宠时能天上去,失宠了却比狗还不如。
也是那时候的黄昭仪年轻,又是这样的性子如何受得了,就病了。
正是张惠妃救的黄昭仪,那之后,黄昭仪也算是看明白人情冷暖了,就一心跟着张惠妃了。
然,没出两年,张惠妃却一病死了,黄昭仪失了靠山便又落魄了。
可谁又说得清,这世间的祸福得失的。
日子再不比从前的黄昭仪,虽没了尊荣,却也远离了勾心斗角,得了一份平安。
若没熙皇子这事儿,再看宫里与黄昭仪同年进宫的,就还只剩下她了,那些人不是被害了,就是死在冷宫了。
想罢,叶胜男长叹一声,道:“她也不过是个可怜人罢了。不管是那不知道那里出身来的一心想飞上枝头做凤凰的张选侍、杜才人,还是这位黄昭仪,都不过是执弈者手中的满盘棋子。”
且,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她叶胜男都不过是别人手中一子。
想到此,叶胜男不由得又心生凄然。
薛云上看叶胜男的神色变换,便知叶胜男是由人到己了,不禁安慰道:“你又何必如此自苦。依你说来,我何尝不也是祖母和外祖得棋子的,但你我可不是黄昭仪她们的,到底谁才是那执弈者,如今还未可知的。”
叶胜男先怔了怔,赶紧收拾思绪道:“三爷还是别搭理奴婢了,赶紧结案上达天听,仔细又被人要捷足先登。这可是有了前例的。”
薛云上愣了下,少时却又明白叶胜男说的是谁了,笑了笑在心里琢磨出一个不但要该将案子各处说圆了,又要把熙皇子摘得干干净净的大概,这才提笔书写。
那里薛云上才将折子誊抄罢,只待晾干墨迹,便要进宫去复命,就见关雎来回说:“大爷打发人来说,有要事与三爷一并到王爷跟前相商。”
叶胜男当下便又笑了起来,对薛云上道:“方才奴婢怎么说的。”
薛云上起身将折子合上袖好,道:“哼,当真是还没学乖。也罢,既然他有意插手,我让他又如何的。更衣。”说罢,就往上房去了。
见薛云上忽然就这般形景的,关雎不解问叶胜男道:“可是怎么了?”
叶胜男道:“不过是有人又想故技重施罢了。”
关雎才想问,“谁?”可再一掂掇大爷找来的话,便又明白了。
事情还真是叶胜男他们所想的那样,大爷贼心不改,那里才一听说案子得了关键的人证,结案不过迟早的事儿,大爷便再坐不住了。
只是大爷也知道,就他是甭想在薛云上手上分一杯羹的,是故他先找了襄郡王说明。
“父王,并非是我想分争三弟的功劳,才要插手的。”大爷十分诚恳道,“我是早有心要帮三弟的,只是这里头到底还事关二弟。儿子唯恐二弟误解,说我是再不顾忌他的兄弟情分的,这才迟迟不敢表明。如今二弟已明白我的苦心,我如何还能干看着三弟为二弟四处奔劳,操劳无果的。”
襄郡王一直有心要历练长子,机会也是难得的,可这机会到底是三子拿命相抵得来的,这样他还如何还好开口把长子塞给三子的。
案子不得结果,罪过就三子一人顶替了;得了结果,长子却要是分三子功劳的。
那有这样的这事儿的,不提外头人会戳脊梁骨的,就是襄郡王自己都说不过去的,所以襄郡王迟疑了。
大爷见状,就知道襄郡王心里所想,又道:“父王放心,不管结果如何,我绝不同三弟为了功劳起分争。”
说毕,就见大爷心里又冷笑道:“但若是旁人非要提起我的功劳,就与我不相干了。”
见大爷如此诚恳,襄郡王再一想到薛云上对案子到如今还毫无头绪,不见进展,便忖度着让长子帮帮三子也是好的,于是便答应了。
这才有了大爷相请议事之举。
若不是还要薛云上引见,不然连该去哪个衙门都不知道的,大爷早便自己去了,所以这里薛云上才从榴绯轩出来,大爷就忙忙来迎,说是一并前往襄郡王外书房。
既然大爷还为言明,薛云上也不过说别的,便与大爷虚与委蛇起来。
果然没两句话,大爷便佯作无意问起道:“不知案子如何了?”
薛云上笑了笑,不知为何也不隐瞒,道:“说起来也是我的运气到了,正一筹莫展,焦头烂额之时,那个玉桂儿的姐姐就找来了。得了她,案子总算是有了眉目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