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上笑道:“不,是他自己要来的。”
“啊?”四爷还想再问,看到亚齐融过来了,也只得打住。
这三人在大堂吃了两盏茶,亚齐融倒是问了薛云上到底如何说动丘大师的。
薛云上只笑言,“不过以‘礼’相待罢了。”
亚齐融也只当薛云上的诚心礼贤下士,令丘大师动容了。
半个时辰后,就见丘大师出来了。
丘大师向薛云上人等一拱手,道:“他愿作供了。”
薛云上起身回礼笑道:“丘大人深明大义,下官佩服。”
丘大师面上略变,再不可按捺,一摔手,道:“告辞。”
方才已对丘大师略有改观的亚齐融见状,顿时又横眉竖眼了起来,暗骂道:“果然还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性子。”
薛云上略送了丘大师两步便止住了,回头对亚齐融道:“洪吉那里还要劳烦亚大人遣人审问的。”
亚齐融道:“薛大人那里话。只是洪吉此人到底不同旁人,还需我亲去审问才好。”
薛云上又道了声有劳,亚齐融便去了。
打开了洪吉这缺口,要撬开别的盐商的嘴,也就不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只是供词并非一两日便能录全的,薛云上便对四爷道:“今起你再不能来了,还是尽早回府去吧,莫要再在外游荡了。”
说罢,薛云上也转身去修书,除了向皇帝禀明差事的进展,还要有所请示。
四爷也知道不能再去找洪吉了,只得怏怏地出了驿馆。
只是看看天,似乎还早得很,四爷便不想那么找回府去,这时就听有人叫他,“薛四公子?”
四爷回头,只见左卫侪就在不远处的六福楼上向他招手。
若是几日前,四爷也不知道这左卫侪到底是谁的。
也是那日无意中碰上,左卫侪自个说了,四爷才知道,原来左卫侪正是襄郡王身边的夫人左氏的侄儿。
在四爷回想前事之时,左卫侪已从六福楼上下,说楼上略备薄酒请四爷上楼一叙。
四爷本就无意回府去,稍作思忖便答应。
几杯黄汤下肚,四爷就左卫侪知无不言了。
这里左卫侪又敬了四爷一杯,问道:“上回四爷还说要到驿馆去与人研讨事务的,今儿怎么就得空出来了?”
四爷喝得脸面烫红,两眼醉意朦胧,口齿亦不甚清楚了,但还是将他所知的一五一十的全说了。
左卫侪一听顿时诧异,又问道:“那些盐商果然都招供了。”
四爷觉着头昏目眩的难受,一头趴在了桌上,道:“我亲耳所闻,如何错得……”再后来便没声音了。
左卫侪还想再问,可那里还叫得醒四爷的,只得起身出了厢房对自己小厮吩咐了几句,那小厮便急匆匆便地去了。
没半日,王妃就听说左家打发人来给左夫人送寿礼来了。
王妃也不以为意,一个妾室的娘家人,还没那么大的脸能让她接见的,便让身边的嬷嬷去迎一迎,再领左夫人东边小院去便罢了。
左夫人听闻娘家来人了,忙请人进来,只见来人正是她娘家嫂子身边得用的嬷嬷。
左家来的嬷嬷同左夫人说了几句客套的吉利话,待左夫人不着痕迹的将屋里的人都打发了出去,那嬷嬷才在左夫人耳边说了此回的来意。
只见左夫人听了那嬷嬷的话,抿嘴笑得十分得意,连声道:“好,好,好,果然好得很。”
少时,左夫人就将娘家嬷嬷打发去了,罢又寻了个由头叫来了董婆子。
旁人只知道董婆子来了没半刻钟,便又装模作样地拿着一个包袱出了小院,说是左夫人不满意她们做的衣裳,还要再改。?
☆、第 45 章
? 四爷是被六福楼的人抬着回来的。
襄郡王在外可是宣称病了的,此时却有儿子不床前侍疾,反而烂醉如泥地被人抬回来。襄郡王知道后气得直说要动家法,王妃险些没拦住,可知动静闹得不小了。
老柏家的是杨大奶奶身边得用嬷嬷刘大娘的亲家。
为了女儿,刘嬷嬷就没少拉扯柏氏一家的。
所以老柏家的才能在杨大奶奶身边当差。
老柏家的素日就是个爱打听,又喜瞧热闹的。
这里才听说前头绛云轩有热闹瞧,老柏家的寻了空,便凑绛云轩去了。
老柏家的捧着一手的瓜子,挨着绛云轩的院门,就和绛云轩守门的婆子的说开了,“四爷这是为着什么事儿,喝成这样了?”
守门的婆子亦是懒懒的,道:“听说是高兴的。”
老柏家的一听,顿时来精神了,忙问道:“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可是又得宫里什么赏赐了?”
守门的婆子又无心道:“瞧你说的,能有咱们四爷的赏,还能少了大爷、二爷和三爷的?听说是因着三爷的差事办成了,四爷高兴的。”
老柏家的两耳朵越发竖了起来,故作不明白地问道:“差事?什么差事?”
守门的婆子道:“还能是什么差事,皇差呗。”
老柏家的两眼珠只咕噜的一转,凑过去低声问道:“可是这回连王爷都‘病’了躲开了的差事?”
守门的婆子道:“这我哪里知道的。”
老柏家的却越发觉着应该是了,面上却笑着摆手,一副不相信的模样道:“扯你娘的谎。四爷是什么样的人,府里谁不知道的。这种事儿还能让四爷知道的?”
守门的婆子一听似乎急了,道:“那是你不知道。我们四爷这几日可没少往驿馆跑的,就为了找那……谁来着,就那卖盐的说话。”
老柏家的当下便记心里了,又同婆子说了几句闲篇,便忙忙走了。
没想能得这么不得了的消息,老柏家的急匆匆地找来刘嬷嬷,就把事情说了。
刘嬷嬷一听也知道是不得了的,回头就问丫鬟,“大奶奶可歇中觉了?”
丫头回道:“才歇下了。”
刘嬷嬷权衡了片刻,觉得此事耽误不得,便拉着老柏家的往上房去了。
杨大奶奶前些日换洗,稀稀拉拉的难干净就拖了好些日子,身上一直不得爽利,连夜里都不得安生。
今儿总算是舒坦些了,杨大奶奶才说要好好歇个中觉补补精神的,没想才入睡,就生生又给人叫起了。
凭谁正睡得好被人叫起,都不能有好脸,所以杨大奶奶醒来,那脸着实阴得都快滴出水来了。
可待刘嬷嬷将事情一说,老柏家的又将方才听来的事儿说了一遍,杨大奶奶面上便换了颜色。
刘嬷嬷和老柏家的,见杨大奶奶起初是一惊,后又添了恼恨之色,最后却又喜上眉梢了,嘴里直嚷着,“快,快去前头请大爷回来。”
那时,大爷薛云起正同二爷薛云来吃酒说话。
瞧着胞弟边幅不修,萎靡不振的一杯接一杯的闷头喝酒,大爷是又痛心又焦急,不禁劝道:“太医说了,调养个三两年就能好的。你又是何苦如此糟践自己身体的。”
二爷苦笑道:“哥哥莫要再哄我了。我知道的,我是再不能好了的。”说着,一仰头又干了一杯。
大爷道:“你若再如此讳疾忌医,自然是再不能好了的。”
二爷冷笑一声,又道:“好也罢,歹也罢,反正如今京中谁不当我是笑话的。哥哥你就随我去吧,不要再管我了。”
当日二爷不听劝阻执意要休妻,苏氏名声丧尽不得不送到寺庙修行。
泰昌伯虽心疼女儿,但也知道是女儿理亏在先,几番舍去脸面,更不惜代价恳求,只为了能和离。
可二爷那时是杀了苏氏的心都有了的,如何还能与苏氏和离,让她干净脱身的,当下就将一封休书摔泰昌伯夫妻脸上,还把人撵了出去,誓言两家老死再不往来。
泰昌伯被如此打脸,对襄王府自然心生怨怼,便指使人暗中传言起二爷的“无能”来。
二爷听说后再不敢出门,病也不治了,整日买醉。
想起这些,大爷不禁又长叹了一气,道:“快了,就要找着童神医了,他定有法子的。”
二爷指指自己裤裆处,自嘲道:“找他来做什么,让他把我那能看不能用的东西,那刀子切了不成。”
“你……”大爷顿时语窒。
就在这时,杨大奶奶打发去的人来回话了,“大爷,大奶奶说有要事,让大爷赶紧家去。”
大爷看了胞弟一眼。
二爷却对大爷挥挥手,“大哥你就去吧,我一人儿更自在些。”
大爷又劝了几句“少喝点”的话,又吩咐人仔细侍候,便往后院里来了。
一见大爷回来,杨大奶奶便把屋里侍立的人都撵出去了,只留下刘嬷嬷和老柏家的在门外伺候。
杨大奶奶拉着大爷把事情说清楚后,又道:“我就说老三决计不是个听话的。这不面上说是不会违逆王爷的,可背地里还不是把差事给办成了。”
闻言,大爷早把两眉拧得死紧了,道:“不可能。那差事可不是好办的。”
杨大奶奶冷笑道:“也就王爷和大爷还被蒙在鼓里了。我是不知道这差事好办难办的,反正人家老三是办成了的。只待皇上问起便大功告成了。那时,老三他少不得又要升官加爵了。而大爷却连个闲差也没的。”
想到至今还赋闲在家,大爷有些恼羞,但他还是不想信就凭薛云上能办成这差事的,于是问道:“你听谁说的?”
杨大奶奶道:“还能有谁,还不是老四那里听来的。听说近来老四可没少往驿馆跑的,说不得还是人家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之果呢。”
大爷再不言语,但次日却到大理寺走了一趟,找了位相熟的评事问起这事儿来。
这评事虽不知详情,但到底还是知些蜘丝马迹的,便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大爷。
得大理寺评事亲口证言,大爷这才不得不信了。
想到薛云上凭此要越发青云直上了,大爷恼恨得牙齿都快磨碎了,当下便说要回襄郡王。
杨大奶奶却劝住了大爷,道:“大爷别忙,此事若运作得当,可是大爷的机会。那时,就是让王爷给大爷请封了世子,也是能的。”
世子之位是大爷的心事,现今听杨大奶奶如此说,自然不能无动于衷的,便问道:“此话怎讲?”
就见杨大奶奶凑过去在大爷耳边轻声言语。
少时,大爷便眉宇舒展,只是又同杨大奶奶道:“若老三在父王面前说起,你我岂不穿帮?”
杨大奶奶却冷笑道:“若老三敢说起,早便同王爷说起了。我敢说,哪怕案子破了,老三也不敢居功。不然他阳奉阴违的事儿,你当王爷能饶得过他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