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尚宫看了看时辰钟,道:“才卯时初。”
太皇太后又问:“今儿可是大朝会?”
符尚宫道:“正是。皇上已经上朝去了。”
太皇太后忖度了须臾道:“也罢,既已起来了,就伺候哀家更衣吧。也有好些日子,没去瞧过康哥儿了。”
符尚宫闻言就是一怔。
太皇太后有多不喜皇长子那病秧子的,没人比符尚宫更清楚的了。
这会子太皇太后却忽然提起皇长子来,如何不让符尚宫觉得奇怪的。
只是符尚宫不敢多问,只赶紧命人进来伺候太皇太后洗漱梳妆。
当太皇太后轿辇到雏鸾宫时,太医正候给康哥儿请脉,却因康哥儿未起身,只得在外候着。
而听闻太皇太后驾临,常安家的忙率雏鸾宫上下迎接。
太皇太后看着地上的人来,居高临下道:“你们殿下还未起?”
常安家的战战兢兢地回禀道:“启禀太皇太后,只因殿下半夜又发起热来,今早才好些,所以皇上让殿下今日不必早起请安。”
就在常安家的以为太皇太后听了回不悦,没想太皇太后只说了句,“可怜见的,哀家来看看他了。”
进了正殿,果然里头灯火晦暗,帘幔重重垂落。
常安家的亲手掀帘幔,请太皇太后入内。
就见重重帘幔子内,一张小小的檀木福寿拔步床。
太皇太后抬手挑起帐子,就见一个孩子面上微红,正好睡在里头,“你们可要看好时辰,别看他好睡不敢惊动,就耽误了他吃药。”
常安家的忙答应“是”。
太皇太后又道:“小小年纪便落下这样的病根,如何得了。依哀家所说,还要给他请道长命锁才好。回头就将康哥儿的生辰八字送哀家宫里去,哀家要亲自给康哥儿请道长命锁。”
常安家的迟疑片刻后道:“殿下的生辰八字奴婢不知,但当日殿下外祖家倒是给殿下请过一道长命锁的。”
闻言,太皇太后的脸上自然是不好看的,常安家的忙跪下又道:“自然是的,谁请的长命锁都不及太皇太后所请的,镇压得住殿下的福分。还请太皇太后怜惜殿下,请来长命锁。”
太皇太后的面上这才微霁。
常安家的也不敢多留,只说康哥儿也要吃药了,便出去端药了。
留下太皇太后和符尚宫。
太皇太后坐在床沿,伸手就去要去摘出康哥儿脖子上的长命锁。
只是一来灯火昏暗,太皇太后老眼昏花的,半天也摘不下来。
一时不耐烦,太皇太后便拉扯起长命锁的链子来,一道几不可见的细线就缠上了康哥儿的脖子。
也不知是康哥儿实在是好睡了,还是汤药中安神功效太过,被这么勒着,康哥儿竟然也半点动静也没有。
太皇太后便越扯越使劲儿了。?
☆、第 191 章
? 千钧一发之际,康哥儿忽然醒了过来,“哇”的一声就大哭了起来,翻身趴在床上,哭得声嘶力竭的。
常安家的端着盛着汤药的玉碗正好进来,就看见太皇太后因康哥儿的突然啼哭唬了一跳,忘了手上的动作,让旁人看来就像是她在使劲儿勒住康哥儿一样。
见状,常安家手上的托盘就摔地上了,大喊一声,“太皇太后你在做什么?殿下。”便飞扑过去,将太皇太后撞跌下床。
一旁的符尚宫原是想要抓常安家的,可一见太皇太后摔得不轻,当下又赶紧去扶太皇太后了。
常安家的赶紧趁机抱起不住啼哭的康哥儿,转身就往外跑去。
太皇太后虽保养得宜,别同岁之人显得年轻些,可底子还是一日一日衰老了的。
所以被常安家的这么撞,太皇太后好半天才缓过气来。
待太皇太后坐回床沿时,哆哆嗦嗦地指着早已跑得不见人影的常安家的,“快……快……把她拿回来。别……别让她……在外……在外胡……胡说了。”
符尚宫领命,忙就往外追去。
出了正殿,果然就见常安家的抱着康哥儿正要跑出雏鸾宫,似乎是想要往正大朝会的an庆宫跑去了。
而跟着太皇太后过来伺候的寿安宫宫人们不知头尾,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常安家的抱着康哥儿跑了出去。
符尚宫的气得直骂,那些宫人才回过神来追。
常安家的回头一看,那么些人追着她跑,一面脚下不敢停,还一面大喊大叫道:“救命皇上。”
符尚宫觉得不好了,越发要抓住常安家的了。
所以符尚宫也是一面追,一面喊道:“常嫫嫫站住,前头可是an庆宫了,可不是你这样的人能去,仔细没近前就得一身剐。”
可常安家的那里会听的,越发卖劲儿地跑了。
而符尚宫在雏鸾宫宫门,被从外头跑进来的一个小火撞了个对脸,摔了个四脚朝天。
寿安宫的人一个个都想去扶她,其中不知谁又绊了谁,一时间都摔做一堆了。
这还都不知消停,这个说你踩的我,那个说你压疼我了,你推搡我,我推搡你的。
让符尚宫好半天都起不来。
符尚宫只得先将人都喝住,这才能从地上爬起来。
若是往常符尚宫爬起来定会先给这小火者一顿好打,这会子她自然就顾不上了。
就见符尚宫从地上爬起,便往外跑去,口里更是大喊:“拦住她,快拦住她。”
正如符尚宫说的,大朝会的an庆宫可不是宫人随便能近的。
对于擅闯an庆宫的人,锦衣卫可先斩后奏。
所以an庆宫外的锦衣卫见常安家的蓬头乱发,衣裙不整,抱着一个啼哭不止的孩子,跌跌撞撞地跑来,途中跌了一跤,嘴里更是大喊着救命的常安家,一早便ba出腰间的佩刀来了。
锦衣卫拿刀一指常安家的,喝道:“站住,来者何人?还不快站住,an庆宫可不是等闲人能闯的。”
常安家的趔趄着从地上爬起,也顾不上摔伤的头,不管不顾地往跑去,“大……大人,快……快去启禀……启禀皇上……有人……有人要杀皇子殿下。”
两位镇守an庆宫的锦衣卫统领对视一眼,再看常安家的怀里孩子,他们虽都不认得康哥儿,但这宫里这么小的孩子就只有薛云上的皇长子了。
这时,符尚宫等人也正好喘吁吁追赶而至。
常安家的越发的惊惶了,对锦衣卫道:“就是她们,她们是寿安宫的人。”
二位锦衣卫统领一听知道这事儿可不是他们能处置,也不敢大意了,留下一人护住常安家的和康哥儿,一人忙踅身进an庆宫回禀。
彼时an庆宫中,怡亲王和郑国公正争辩告一段落,所以那锦衣卫统领一进来便引得众人侧目。
殿中大汉将军大喝道:“大胆。”
锦衣卫统领忙下跪山呼万岁,又道:“启禀皇上,臣擅闯也是迫不得已。外头有人抱着皇子殿下来求救,说是有人要杀害皇子殿下。”
闻言,殿内一阵哗然。
薛云上心头一悸,忙道:“还不快将人领进来。”
少顷,百官便见一人头带擦伤,嘴角渗血,衣冠不整,抱着一个已经啼哭得声哽气堵的孩子,很是九死一生地从外头进来了。
薛云上顿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道:“常嫫嫫?这到底是怎么还一回事?还不快说来。”
常安家的跪伏在地,大声道:“启禀皇上,今儿一大早太皇太后移驾雏鸾宫,说是来瞧瞧皇子殿下。可听说皇子殿下并未睡醒,便问起奴婢皇子殿下的生辰八字来,说是要给皇子殿下请长命锁。奴婢不疑有他,便回禀了太皇太后说,皇子殿下已有长命锁。而殿下的生辰八字就在封在殿下如今戴的长命锁里。”
说到这,常安家的艰难地咳嗽了两声,让嘴角又添了一道血痕,这才又道:“太皇太后不悦,奴婢惶恐便借故去端殿下的汤药,回来……回来时……就看看到……”
末了,常安家的泣不成声了。
薛云上沉声道:“看到什么?”
常安家的这才又惊惶难安道:“看到……看到太黄太后拉扯着殿下的长命锁,要勒死殿下。”
说罢,常安家的打开抱着康哥儿的小被子,露出康哥儿的小脖子。
百官有目共睹,就见康哥儿白嫩的脖子上一道红痕,十分鲜明。
原勒在康哥儿颈上的细线却不翼而飞了。
见状,顿时殿中又是一片哗然。
怡亲王自然是不能放任常安家的继续说下去,当下便喝道:“放肆。那里来的刁奴,竟然污蔑太皇太后,还不快来人拿了打死。”
说罢,怡亲王便出列,想要亲手掐死常安家的。
郑国公也跟着出列拦阻怡亲王,“王爷好大的威风,想要杀人灭口不成。”
一时间两人便拉扯开了。
薛云上伸手将宝座边的太平象炉给挥翻在地,殿内一声震天巨响,顿时将百官镇住。
怡亲王和郑国公也不由得往上看去,就见薛云上倏然从龙椅上站起,满面寒霜,切齿磨牙道:“怡亲王,你可有把朕放在眼里。”
怡亲王一惊,不得不跪下。
百官亦跪下山呼,“皇上息怒。”
薛云上也不理会,对谭有信道:“去将皇儿给朕抱上来。”
谭有信领命,小心绕过跪伏在地的怡亲王和郑国公,将康哥儿接过抱回。
如今还在早朝,薛云上自然不好接手抱过康哥儿,就这谭有信的手查看康哥儿。
完了,薛云上命道:“快传御医。”
没半刻钟才走马上任的太医院院判邓林进来,叩拜过薛云上后就忙给康哥儿扶脉。
此时,康哥儿已经哭累了,只是不时的抽噎。
邓林给康哥儿探过脉息后,看细看了一回康哥儿脖子上的伤痕,躬身回禀道:“启禀皇上,殿下颈项上的伤痕的确是勒痕。”
罢,殿中又是一阵低低的哗然。
薛云上道:“去将皇儿交由徐尚宫看护。邓御医随时侍诊。”
邓林领命,同谭有信一并出了an庆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