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夫人闻言也跟着劝:“是呀,二嫂就把芸姐儿送到娘身边吧,况且咱们离娘这么近,二嫂要是想芸姐儿了可以随时过来看的。”
被两位妯娌一劝,二老夫人逐渐冷静了下来。
细想一下两位妯娌说的也有道理。
反正她也不想花费心思养一个庶女,之前把她养在身边也不过是担心若是放在妾室身边会惹的世人笑话。
老太君要是愿意养那就让她养好了,不过要等出了正月她把芸姐儿养的胖一点再送过来。
“那就等出了正月,儿媳再把芸姐儿送过来。”二老夫人殷勤的问老太君。
“随便你。”老太君冷冷的道。
二老夫人这件事解决后,老太君又转头看向三老夫人:“老六媳妇嫁进来也有一年多了吧。”
三老夫人闻言忙道:“是的,她是前年冬月嫁进来的。”
老太君想了想道:“你跟她说让她不要着急孩子的事,等这次战事结束我会和你们大哥说让老六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
三老夫人闻言惊喜不已。
回去之后二老夫人气愤不已的对贴身嬷嬷道:“说我没尽到嫡母的责任,这上上下下的哪个不需要我操心,我哪里有时间盯着那个小丫头片子。”
她的贴身嬷嬷宋妈妈闻言紧张的道:“夫人,小声点。”
二老夫人原本想说怕什么,但想起在家的丈夫,她还是住了嘴。
可她心底到底有些不忿,在给芸姐儿收拾东西的时候就有些拖拉。
芸姐儿的姨娘原本听说老太君要把女儿接过去养十分的高兴。
哪知道自家夫人一直在拖,她急的不行却不好去催夫人,只好暗自祈求老太君不要忘了这件事,派人来催一催夫人。
那日家宴过后再过几日就是元宵节了。
按照惯例,启和帝并不在元宵节宴请群臣,众人在自家过节就行了,但皇室宗亲们还是要进宫的。
魏若也带着孩子们一起进宫了。
这也是启和帝的旨意,他希望贵妃在这样的日子也能见到孩子们。
南嬷嬷早早的等在了景和宫门口,看到魏若进来,南嬷嬷连忙迎了上去。
“夫人总算是来了,娘娘念了您一早上。”南嬷嬷拥着魏若进殿。
“娘的身子还好吗?”魏若问南嬷嬷。
南嬷嬷笑眯眯的道:“娘娘很好,院正说小主子也长的很好。”
说话间,几人已进了内殿。
贵妃正坐在榻上,平宁公主苦着脸坐在她身旁绣花。
看到魏若进来,平宁公主就要扔下手上的绣架过去。
贵妃咳了一声。
平宁公主再也不敢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魏若行完礼后,见贵妃只顾着跟孩子们说话便坐到了平宁公主身边,悄声问她。
平宁公主嘟了嘟嘴道:“娘让我学女红。”
魏若闻言恍然。
平宁公主向来喜欢舞刀弄枪,让她学女红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要难受,怪不得她今日苦着脸。
“姐姐,你头上的碎发这么多了吗?”平宁公主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看着魏若。
她这一嚷嚷,贵妃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魏若解释道:“我在家配了些药膏涂在头发上后头发就多了。”
贵妃闻言也来了兴趣:“这药膏这么有效果吗?”
魏若还没说话,平宁公主就道:“肯定有效果啊,你看姐姐这满头的碎发。”
“就是现在半长不长的看着有些不好看。”魏若颇有些苦恼的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贵妃闻言就安慰她:“等头发长长一点就好了。”
平宁公主却道:“那药膏姐姐还有吗?我也想用一下。”
魏若闻言摸了摸平宁公主的头发,不少但是也不多。
她在心里问系统是否能将这药膏分一点出来给幼妹。
系统说可以不过它要稀释一下药性再给她。
魏若等了一下后从荷包里拿出一个青色的瓷罐递给平宁公主。
平宁公主如获至宝,她见这药膏是透明的,摸着也不黏当即就要让宫女伺候她涂上。
贵妃倒也不阻止,因着她月份渐大的缘故,陛下特意下旨让她留在宫中安养,因此她们今日只用待在景和宫就可以了。
魏若见母亲不反对便要亲自给平宁公主涂抹药膏。
润姐儿和橙姐儿也凑趣跑到了母亲身边。
毅哥儿却有些无聊的样子,贵妃见状便让陈云带着他去院子里玩。
“一定要照顾好毅哥儿,不能让他摔着了。”贵妃嘱咐陈云。
陈云连连应是,跟着毅哥儿小跑着出去。
南嬷嬷唤人拿来了贵妃的妆奁,满殿的人都围了过来,贵妃也让人扶着站到了魏若身边。
魏若一边给幼妹涂抹药膏一边用指腹在幼妹的头皮上传导红光。
这么一番弄下来倒也用了一盏茶的功夫。
“我把能量也调低了,她这个估摸着要五六天才见效。”系统对魏若道。
魏若将系统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平宁公主。
听到只用五六天就能见效,贵妃的眉眼一动。
魏若忙道:“娘现在还怀着孕,等您出了月子再用这个。”
贵妃颇有些失望,可到底顾及着肚子里的孩子,不过她嘴上却对魏若道:“那你到时候别忘了这件事。”
“肯定不会忘的。”魏若笑眯眯的道。
保泰殿里
启和帝听到太监禀报的事情笑了起来,他对内侍吩咐道:“待会儿让御膳房多做几个贵妃喜欢的菜送过去。”
内侍连忙应是。
魏若带着孩子们在宫内待了大半天到了晚间才回家。
回来时润姐儿和橙姐儿都睡着了,毅哥儿还是活力四射的。
二老夫人等人刚刚吃完饭,此时正坐在正厅同老太君说话。
看到魏若进来,三老夫人就笑了起来:“侄媳妇可算是回来了,不然咱们都没个恭喜的人。”
“怎么了?”魏若不明所以。
三老夫人就道:“咱们国公爷和恒哥儿就要回来了。”
“什么?”魏若闻言略有些吃惊,倒也不怪她吃惊,实在是前世这个时候前线战事仍旧吃紧,国公爷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回来。
老太君闻言就和她解释:“老二带着恒哥儿生擒了蛮族的首领,那些蛮族已经投降了。”
这又是一个和前世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前世直到她死都没能听到生擒蛮族的消息。
果然这一世许多事情都改变了,不过
“恒哥儿也去了吗?”魏若的脸色稍变。
见她似是有些害怕的样子,老太君忙安慰她:“老二也是有把握才带着恒哥儿去的,况且这次能生擒那蛮族首领,恒哥儿也立了大功的。”
在老太君的讲述下,魏若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国公的下属发现了蛮族首领的踪迹,国公知道后便要带人追击。
哪知道恒哥儿听闻后也跟着要过去,国公原本不欲带他过去的,但恒哥儿坚持要去,国公便把他带了过去。
在追击的过程中,他们一度追丢了,恒哥儿却说那蛮族首领一定是往北去了。
国公便问为什么,恒哥儿便说北边有那那蛮族的粮草营地,且北边的地形易于躲藏,如果他是那蛮族首领也会带着人往北走。
国公一想恒哥儿说的也有道理,便带着大部队向北追击果然抓到了那蛮族首领。
“恒哥儿有没有受伤?”听完老太君说的话,魏若问了一句。
老太君闻言略有些小心的看向魏若道:“听说只是受了一些皮肉伤,其他的倒也无碍。”
魏若听说儿子又受伤了心中抽痛,可她面色仍强笑着道:“能够为陛下上场杀敌也是咱们恒哥儿的福气。”
“话虽这么说可老二实在是太大意了,恒哥儿这么小应该让他留在营地里才是。”老夫人也很心疼自己的孙子。
老太君闻言也道:“等老二回来要和他好好说一说,一些小战役让孩子上也就算了,这种还是太危险了。”
“是呀。”二老夫人和三老夫人等人闻言纷纷应和。
三夫人却一脸若有所思。
她的承哥儿比恒哥儿还要大一些,可恒哥儿都上战场杀敌了,承哥儿还在家里呆着。
之前老国公过来问他们愿不愿意让承哥儿跟着上战场的时候,她和婆母都强烈的反对。
待到恒哥儿和毅哥儿遇险的消息传来之后,她为两个孩子难过的同时也觉得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让儿子上战场。
可哪知道,边境竟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夕之间恒哥儿和毅哥儿竟在战场立了大功,特别是恒哥儿,不过八岁就跟着父亲活捉了蛮族首领,这样的功劳足以让他在军中立威了。
往后至少二十年,军中定会被国公爷父子把持着。
有了这样的夫君和儿子,哪怕不靠贵妃,她这位嫂嫂也能在京城横着走了。
想到这里,三夫人的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自从知道安国公和恒哥儿要回来后,魏若就开始带着丫鬟们打扫恒哥儿的厢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