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一队人马给了恒哥儿和毅哥儿以供他们驱使。
除此之外,还有李浩淼给他们的人马,以及余老爷子的孙子余二爷所带的一小队兵力。
有了本地土着助阵,又有恒哥儿善于指挥,毅哥儿善于冲锋,他们这支小队在战场上简直所向披靡。
万松万柏兄弟所带队伍虽也不错,可比起安国公府的这两兄弟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万有龄的亲信看着万有龄阴沉的脸,半响方道:“伯爷,要不然咱们…..”
万有龄闻言先是沉默片刻,随后方才摇了摇头道:“不行,大军中不仅有陛下的人,还有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眼线,更不用提安国公此次安排在他两个儿子身边的人了。若是此次我们对他们下了黑手,只怕安国公府会用尽全力报复我们,到时松儿和柏儿的命也保不住了。况且二皇子和三皇子也会抓住这个把柄攻击我们。”
那亲信自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他看万有龄因为儿子们被压了一头心中不快,便想找个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
万有龄到底不甘心儿子们的风头被安国公府的那两兄弟给盖住了。
他虽不能动那两兄弟,但做些小手脚还是可以的。
恒哥儿和毅哥儿被他派到了后方看管物资。
不能上战场杀敌,自然就不能立战功了。
毅哥儿气的直骂他是个老匹夫。
恒哥儿却让毅哥儿镇定,他说在战场上自是军令如山,既然万大人让他们在后方看管物资,那他们就在后方看管物资好了。
毅哥儿见哥哥不急不忙,只好罢了。
恒哥儿安抚完弟弟,又看向余二爷。
自余老大人致仕后,余大老爷和余二老爷这一辈并无能继承余老爷子军中人脉的侄子。
直至到了孙子这辈,才出了个余二爷。
余老爷子自是对他寄予厚望。
此次出战,余老爷子也派了余二爷上场,就是想让他借此积累军功。
可此次万有龄是把跟随恒哥儿的一整个队伍都撸了下来,所以余二爷也只好跟着恒哥儿在后方看管物资。
恒哥儿此次过来深受余老大人照拂,自是也希望余二爷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而不是因为他的原因在后方做个闲人。
他想了想对余二爷道:“我父亲有个朋友也在此次征战队伍中,我去找人说一下,把你调到他的麾下吧。”
万有龄此次所为只是针对他和毅哥儿,只要他将余二爷调走就没事了。
余二爷是个老成稳重的少年郎,他曾得了祖父余老大人的嘱咐,让他务必要把恒哥儿和毅哥儿兄弟的安危放在首位,战功不战功什么倒是其次。
况且这些时日,他跟着恒哥儿,自是被他的才能和品德所折服。
他虽比恒哥儿年长,但论起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以及战术的运用却是不如恒哥儿的。
他平时所遇大多是那庸碌之辈,自遇了恒哥儿,他就打定主意要跟在他身边。
因此,听到恒哥儿这么说后,余二爷就道:“二少爷,我既得了祖父的嘱托要跟在您的身边,自是不会再去别的地方的。”
恒哥儿闻言就又劝了他几句,见他坚持,便只好罢了。
余二爷出去后,毅哥儿就笑着对哥哥道:“这个余二爷倒也是个死脑筋的,现成的军功不去捡,偏要跟在你的身边。”
恒哥儿闻言就白了他一眼道:“不许欺负老实人。”
毅哥儿闻言就嘿嘿笑了两声。
这个余二爷虽然也有自己的心思,可相比起京城那些满脑子歪门邪道的那些人来说,他确实算是个老实的了。
恒哥儿既打算服从军令,跟在后方照管物资,便也带着自己的部下老实的在后方收管物资。
他是个聪明又做事认真的人,不过几日便弄明白了,军中各色物资的摆放规定,以及粮草是何时运到,如遇没法及时运到的情况,又是如何在城内向富户征集的。
且那些在后方照管物资的士兵,见他们兄弟出身如此尊贵,都能耐下性子,做这些琐碎之事,像是受到了什么启发似的。
恒哥儿在溯县后方不过待了几日,后方的士兵做事全都认真了起来。
万有龄自是又黑了脸。
他原以为安国公府的这两位贵公子,见他把他们调到了后方,会心生不满。
如果他们能消极怠工,甚至向他抗议,那就更好了。
这样一来,他就能在军中散播,安国公府的公子们养尊处优,不踏实做事的传言了。
这些传言一旦流传开来,无论真相到底如何,安国公府的两位公子,以后在军中就别想立足了。
哪想到他们不仅遵从了他的命令,还在后方做的很认真。
他原本的打算不仅不能实现,反为他们扬了名声。
想到这里,万有龄就更憋屈了。
不同于万有龄的不喜,余老大人对恒哥儿兄弟就是纯然的欣赏了。
余二爷过来同他说,他接下来的时间都要跟在恒哥儿身边时。
余老大人就抚须对他笑道:“如他们这样贵族之家出身的人,最看重的就是底下人的忠心。只要你一心一意为了他们,他们自不会亏待你。你既然跟了二少爷,那就要一心为他才是。“
余二爷本就是个心内不藏奸的人,他本就认定日后要跟着恒哥儿在军中混了,再一听到祖父如此说,自是对恒哥儿更加的忠心。
恒哥儿自是也察觉到了余二爷的投靠之意。
这些年他常在宫廷和安国公府两头跑,自是察觉到了京城内如今的局势,和父亲的打算。
不提别的,再过十年,边境必会起战乱。
他是必定要上战场的,既如此,趁现在收拢培养几个心腹便成了一件要紧的事情了。
恒哥儿接受了余二爷,不对,准确的说是余老大人的投诚之后,整个余家的人对恒哥儿兄弟的态度又变了。
以往余家的女眷是从不与恒哥儿和毅哥儿兄弟见面的,但现在恒哥儿既与余二爷有了这样的关系。
那么余家的夫人和姑娘们自也不会避讳着恒哥儿两兄弟了。
当日的晚宴上,余老大人首次叫家中女眷来前厅一同用饭,只在男客和女眷之间隔了一扇屏风便罢了。
在觥筹交错中,恒哥儿看到了一抹身着碧绿衣服的倩影。
这身影十分的纤丽飘尘,恒哥儿忍不住愣了一瞬。
自那以后,恒哥儿虽仍照常当差,也照常宿在余府,可他总忍不住想要见一见那抹倩影的主人究竟长什么样子。
可说来也奇怪,纵使恒哥儿和毅哥儿经常去后院请安,却再也没有见过那抹倩影的主人,也就是余老大人的孙女—余五姑娘。
恒哥儿已经打探出,他那日看到的人,正是余五姑娘。
他曾让随从打探过余五姑娘的消息,可余家的下人嘴很紧。
他的随从问了半天也只问出来余五姑娘平素不打出门这件事,旁的话,余家的下人就再也不肯说了。
恒哥儿略有些怅惘,不过他到底心志坚定,又自小立有大志,这些儿女情长的事只是稍稍动摇了他的心智罢了。
不过,恒哥儿虽没打探出余五姑娘的消息,李浩淼却已打探出了李浩淼的底细。
恒哥儿的随从是李浩淼亲自为他挑的,这些人见小主人无故打探起了余家五姑娘的消息,自是心生警惕。
在恒哥儿问起余五姑娘的当天夜里,一封加急书信就从溯县发往京城。
这封加急的书信,还引出了一段故事,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浩淼看完书信后,自是眉头深皱。
信上写的很清楚,那位余五姑娘素来端静,也并未主动勾引恒哥儿,是恒哥儿看了人家姑娘的背影后就惦记上了人家姑娘。
李浩淼没想到自己儿子竟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了,更没想到他连人家姑娘的面都没见到,就对人家心动了。
这可真是……
李浩淼觉得十分的好笑,拿着那封信就去了魏若那里。
魏若听李浩淼说自家儿子不过出了趟京,就对人家姑娘心动了,简直瞠目结舌。
她看完信后,见信上说那位余五姑娘的言行并无任何的不妥,只是自家儿子对人家动心了,便松了口气。
随后,她又紧张了起来,问李浩淼:“恒哥儿不会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影响了人家姑娘的闺誉吧。”
李浩淼一开始没想到这一点,听魏若这么一说后,也担心了起来。
他想了想对魏若道:“恒哥儿是我们亲自教导的,应该不会….”
他刚想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孟浪的举动,但李浩淼当初对魏若也是有过情动的心思的。
他很清楚男人若是真的动了真情的话,只怕什么规矩体统都被抛到脑后了。
“余五姑娘的身份不合适。”李浩淼沉思片刻后道:“她的祖父已经致仕,父亲和伯父又只是领了虚职,轮到她兄弟这一辈,又只有一个余二爷可堪一用。她这样的家世若是许给毅哥儿倒没关系,可配恒哥儿就有些不够了。毕竟毅哥儿未来的媳妇可是公主的外孙女,她身份要是不够的话,恐怕压不住下面的那些弟妹们。”
魏若听完李浩淼说的话后,沉默了片刻。
李浩淼说的很有道理,也很合乎一个家族的大家长对于嫡长媳甚至是未来宗妇的考虑。
安国公府的主母不好当,她当初之所以能够顺顺当当的融入这个家庭,全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做贵妃的母亲。
况且,要管好安国公府乃至李氏宗族全族的事情也并不简单。
这位余五姑娘的父族和母族都不显,想必也无人教导这方面的事情。
魏若想了想道:“瞧着恒哥儿现在连那位姑娘的面都没见过,想必也谈不上什么情根深种,让跟在他身边的侍卫们尽量把他们隔开吧。”
李浩淼闻言就点了点头,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便安歇了。
可魏若总惦记着这件事情,夜里就有些没睡好。
第二日起床时,她难免精神有些不好。
彼时李浩淼已是去了前院,魏若用完早膳后就去了老太君那里。
哪想到老太君身边的丫鬟说金老夫人来了。
魏若闻言就抿了抿唇。
金老夫人怎么来的这么早,莫非是有什么事情不成?
不得不说,魏若猜的还真对。
金老夫人此次过来确实是有事。
她年前的时候办完了孙子的婚礼后,就开始腾出手来为孙女找人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