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和帝虽然最后看在皇长孙的份上没有给姚氏之父判刑,但他还是抄没了姚氏娘家的家产,并将姚氏娘家全家赶回了原籍。
三皇子妃固然觉得大仇得报,但姚氏却在三皇子面前哭成了泪人。
可三皇子此刻却没有了怜香惜玉的心思。
因为启和帝虽然最后没有治姚氏父亲的罪,可他却当着其他几位皇子和大臣们的面,责骂了三皇子一通,说他不知道约束身边人。
三皇子当时被骂得浑身是汗,既担心启和帝会因此事对他心冷,又担心朝臣们会因此转头其他两位皇兄。
他从乾清宫出来后,已是双腿发软,可大皇子和二皇子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三皇子自是知道启和帝这么一责骂他,自是遂了他这两位好兄弟的意。
他虽气的牙痒,却又不好说些什么。
被启和帝责令闭门思过的半个月后,二皇子妃生下了启和帝的第二个皇孙。
这个皇孙才是正儿八经的嫡子。
这个皇孙一出生,原本在几位皇子的争锋中落于下风的二皇子,一跃成为京城的热门人物。
而更让三皇子气闷的是,他儿子出生时,启和帝只让成妃赏赐了姚氏些东西。而他老人家自己是没有赏赐姚氏的。
但此次二皇孙出生,启和帝却单赏赐了二皇子妃东西。
三皇子虽然知道,这是因为二皇子妃才是启和帝的正经儿媳的缘故,可到底气闷。
而大皇子作为启和帝的长子,看到弟弟们都有了儿子,自己却没有,急的嘴角都上火了。
皇子们之间的暗流涌动自然影响到了后宫的妃嫔。
魏若听贵妃说近来淑妃和成妃经常在宫内找小嫔妃的麻烦,倒是原本在几人间稍显浮躁的德妃近段时间没那么高调了。
因为宫里近段时间比较不安稳,再加上乐太妃这段时间一直闭门不出,贵妃便也没打发人过来接晏哥儿。
直到中秋节后,陛下见宫里有些乌烟瘴气的,就斥责了皇后、淑妃和成妃几句,那几人才不敢在宫内拿小嫔妃出气了。
陛下又借着太后寿辰的功夫,请内务府的人排了几出戏,到太后宫里演给她老人家看。
宫内的气氛才松快了起来。
五皇子一开始常念叨着要接晏哥儿进宫玩,但贵妃总是不许。
他是个鬼精鬼精的孩子,看到贵妃面容有些严肃,便也不常问她。
只偶尔会随口说一句,今日能不能接晏哥儿进宫,若是贵妃脸色仍然严肃他就不提了。
宫内气氛好了之后,五皇子就又对贵妃提了一次接晏哥儿进宫的事情,他见贵妃面色略有些松动便知道这事有戏了。
五皇子就一直缠着贵妃让她接晏哥儿进来。
贵妃就同意了五皇子的请求,当天就把晏哥儿接进了宫,又留着晏哥儿在宫里多住了几日。
到了十月中旬的时候,晏哥儿差不多一岁多一点了,他已经能摇摇晃晃的走路了。
魏若觉得便也放心的把他送入了宫中。
她自己则继续陪着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间或去秦宅看看秦老夫人和侯老夫人等人,如此生活过的倒也相得。
不过她到底还挂念着平宁公主的事情,几次入宫时都仔细观察幼妹的脸色。
平宁公主却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彷佛那日魏若看到的情景都如昙花一现般似的。
未等魏若有机会和平宁公主谈心,启和帝就说他要带着宫妃臣下们去京郊狩猎。
自查处贪腐一事后,京城众人皆是一片人心惶惶之态,纵使后来启和帝态度转变,众人也未因此放心多少。
如今,见启和帝说要带朝臣们去京郊狩猎,京城内的王孙公爵和朝臣们无不削尖了脑袋,想要挤到启和帝狩猎的队伍中,以求能在此行中讨好启和帝。
沉寂了许久的京城再度热闹了起来。
不过纵然他们有心想要去狩猎,启和帝所带之人仍然有限,大部分人还是依旧留守在京城,只有启和帝身边的亲近臣下和器重之人才能跟着他一起去京郊。
李浩淼也被启和帝放到了此次京郊狩猎的臣下名单里。
近一两年的功夫,至少在明面上,李浩淼已经不再插手朝堂的事了,后面又有万有龄的崛起。
朝廷众人也渐渐忘记或是自动忽视了李浩淼这个人。
这次李浩淼被启和帝重新带在身边,众人不禁在想,难道陛下想重新重用安国公了?
可众人又想到近年大周朝风平浪静,外无忧患,内无动乱,而李浩淼又是武将。
启和帝派他去战场自是不可能的了。
难道他是想让安国公重新掌握京郊大营?
这么一想,朝臣们就又将目光放到了安国公府这里。
其中,以现忠勇伯万有龄对安国公的复出,或者说他自以为的复出,最为紧张。
在向京郊行进的路上,他一直在着意观察李浩淼的一举一动。
不过,李浩淼却目不斜视的骑在马上,对周遭投来的一切目光全都视而不见。
他想的是仍留在京中的魏若和老太君。
此次来京郊狩猎,自是可以带上女眷的。
无论是贵妃还是李浩淼都有心想要让魏若一起来京郊。
不过就在魏若准备收拾行李的时候,老太君忽然又病倒了。
虽说请太医来看过之后,太医说老太君只是着凉了并无大碍,可魏若身为国公府的当家主母,怎么都不能丢下老太君,自己来京郊狩猎了。
她便留在京里同老夫人和妯娌们一起照顾老太君。
李浩淼既遗憾魏若没法一起过来,又忧心正在生病的老太君。
祖母的身体看着康健,几次请太医过来看,太医也都说无事。
可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李浩淼等人都担心她这么三番五次的生病会损伤身体元气。
他盘算着等从京郊回去,就让家下人去杨南一带寻访几个善于调养身体的医娘。
杨南那边富商颇多,其人也多喜欢保养,那边的大夫们对于如何调养老年人的身子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李浩淼正一面骑马一面兀自想着事情,就见陈福骑着马从御驾的方向过来了。
看到陈福过来的朝臣们见状就假装若无其事,实则在暗中竖起耳朵,听陈福和安国公在说些什么。
陈福是来传话的,他对李浩淼说启和帝让他过去一叙。
李浩淼闻言便夹紧马背,跟着陈福往御驾的方向赶去。
看到安国公被启和帝的亲信大太监毕恭毕敬的请到了前面后,周遭的朝臣们心里都有些酸酸的。
有那多嘴的朝臣知道万有龄一直想和安国公较劲,便故意在他面前挑唆道:“果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安国公虽然交了兵权,现在身上也没什么差事了。可只要有贵妃娘娘在,陛下就忘不了他。”
那万有龄自年少时就把李浩淼看做劲敌,真是彼时李浩淼实在风头太劲。
万有龄纵使有心与他相争,也争不过他。
这两年,万有龄凭着安西剿匪的功绩风头日盛,自觉自己今后就能压李浩淼一头了。
哪知道此番京郊狩猎,启和帝竟将李浩淼也带到了身边,且他还表现的对李浩淼十分的信重。
万有龄的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可他纵然心中不快,却也知道作为一个合格的朝臣,此时他最应该做的是,想办法里间启和帝和李浩淼之间的情谊。
这样他和大皇子一系才会受益。
不过也不能把安国公府打压的太过了,毕竟大皇子还有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个劲敌在。
若是他明面上和安国公府上起了争执,只怕二皇子和三皇子就要渔翁得利了。
这么一想,万有龄就觉得自己应当先将那丝争强好胜之心祛掉。
一切且等大皇子登上皇位后再说。
启和帝将李浩淼叫进御驾内也不是为了别的。
随着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年龄渐长,朝臣们和三位皇子之间的勾连就越来越深了。
此次他之所以下定决心收拾那些贪官污吏,一来是为了充盈国库,二来是为了打击一下三位皇子的势力。
这么一番查处,他就发现三位皇子对朝政的渗透比他想象的要深。
有些忠心于那些皇子们的朝臣竟然于朝政上糊弄他。
他们递上来的折子也是经过皇子们的默许才那样写的,而折子上写的那些内容也是皇子们想让他看到的内容。
启和帝知道后不免升起一股心惊之感。
他当初自以为自己能平衡好三位皇子之间的关系,所以李浩淼上交兵权时,他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他的请求。
可在看到三位皇子的势力发展的比他想象的更深后,启和帝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重新把李浩淼抬起来以制衡三位成年皇子。
但他又有别的顾虑。
李浩淼是贵妃的女婿。
那些嫔妃皇子们原本就因为自己对贵妃宠爱有加,对她心生忌惮。
不过因为之前贵妃一直无子,而后来她虽说生了皇子,但安国公府在贵妃生子后就沉寂了下去,且五皇子在人前又一向是一副调皮捣蛋的模样。
那些人觉得贵妃母子暂时不是什么大的威胁,所以才一直没有对他们下手。
他担心若是自己真的再把李浩淼抬起来了,那几个成年皇子担心五皇子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反而拧成一股绳子,先合力来谋害贵妃母子。
这并不是启和帝想要看到的。
可他却也不能看着三位皇子再这么成长壮大下去,必得找个法子去消磨他们的实力,让他们内耗才是。
启和帝举棋不定之下,便想先来探一探李浩淼的口风。
君臣两人在御辇内对坐,共饮一杯茶后,启和帝便问了李浩淼是否有起复的打算。
他一听启和帝如此问他,再一联想到京城近日发生的事情,便明白启和帝应当是觉得三位皇子的势力增长太快了,他想找个人牵制几位皇子的势力。
这本就是君王的平衡之道,李浩淼自然也能理解。
但他却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做君王手中的那把刀。
概因此时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