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姐儿看到后羡慕不已,说她也想学蹴鞠,魏若便说那这样你就没有玩的时间了。
润姐儿就说那她可以不学琵琶了改学蹴鞠。
魏若自然不同意,润姐儿就嘟着嘴表示不开心。
但魏若最后也还是没有答应她。
因为她觉得两个孩子现在才不到三岁,最应该做的是去多接触接触自然而不是每日里都待在房里学习。
因此魏若就和她商量,等她把武术的基本功练好了再学蹴鞠。
润姐儿见母亲不同意只好罢了。
她们用过午膳再学完当天的课程时差不多已经三点左右了。
一般这个时候,老太君那里的专为几个孩子炖的甜品就好了。
老太君就会让奶娘们把两个孩子和还没学会走路的勇哥儿抱到她那里去。
孩子们在一起吃完甜品后,老太君和老夫人便会带着她们去花园或是国公府靠近西南角那里的一处大棚处逛逛。
当然大棚是魏若的叫法,老公爷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农心轩。
这个农心轩是老太君吩咐人建的。
之前府里闭门不出的时候,蔬菜一时之间供应不上,老太君便让人找了蔬菜种子,让几个擅农事的婆子自行在那里耕种。
后来她们府上的采买可以自行出府了,老太君说每日里买回来的蔬菜没有自种的新鲜,便仍让那几个婆子继续在那里耕种。
她有时闲来无事也会带着孩子们过去看看,说是每日里闷在房里有些无聊,过来看看这绿油油的蔬菜觉得心里舒坦。
魏若知道后不仅不阻止两个孩子一起去,还鼓励她们一人选一小块地在哪里种蔬菜,谁的蔬菜谁就有奖励。
小孩子本来就爱新鲜,又听说有奖励,自然很是愿意。
她们各自选了块地并种上了小白菜种子后便每日都要过来看一看。
老太君和老夫人见那些除草之类的工作全由婆子们做了
,孙女们只用过来浇个水就行了便也不拦着她们。
她们从农心轩回来后也差不多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了。
国公府之前的规矩是大家各自在房里用完晚膳后再来给老太君请安。
但李浩淼在前线出事时,老太君病了一场,病好之后便越发的喜欢热闹了。
因此她便同老夫人和魏若说,她们早午膳可以各自在各自房里吃,但晚膳的话就大家一起到她这里来吃。
于是,自那以后,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各房每日都回到老太君这里用完晚膳后再回去。
吃完晚膳后去后差不多已经快七点了,魏若不许孩子们熬夜,等奶娘们给她们洗完澡后便催着她们上床睡了。
魏若给孩子们养成的这番作息让老太君很是夸赞,她私下还同老夫人道:“你别看孙媳妇平日里看着默不作声的,实际上她做事还是有条理的。”
老夫人也觉得魏若这样弄很好,孩子们不仅学好了玩好了,身体也好了。
她就道:“是呀,一开始她不让孩子们吃太多点心的时候我还觉得心疼,咱们家又不是那吃不起点心的人,但现在看润姐儿和橙姐儿那小脸白里透红的,我就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私下里说的话,魏若并不知道。
她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总算是把润姐儿和橙姐儿的饮食作息给调理好了,这过程看着轻松实则极耗精力。
润姐儿和橙姐儿就算再小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她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怒哀乐。
比如说两个孩子有时见老太君那里太热闹了有些舍不得走,或是学习时有时会走神,这些都是需要她去介入并且帮助她们克服这些困难的。
好在老太君等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比较理解她,不像别家的长辈那样总是护着孩子不让管。
两个孩子的生活步入正轨后,魏若的主要注意力便不再放在她们身上了。
她只在晚间用膳前让李浩淼检查一下她们的功课,她自己就在旁边陪着孩子们说几句话就是了。
是的,魏若现在拉了李浩淼一起来检查两个孩子的功课。
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来是为了让李浩淼能同两个孩子多交流交流,二来则是因为李浩淼在课业上比她要好许多,他基本上看一眼就能知道两个孩子练字的时候有什么弱项,接下来该如何去加强学习。
虽然一开始李浩淼很不习惯指点女儿们功课,但上次润姐儿的事让李浩淼心里很是愧疚,他很想和两个女儿拉近些距离,因此纵然不习惯,他还是试着和声细语的同两个孩子讲话。
有了他的指点,两个孩子的功课进步很快。
不过他对女儿们的态度倒让毅哥儿有些酸酸的,他对哥哥道:“爹对妹妹们说话怎么那么和气,他当初对我们可是严肃的很呢。”
恒哥儿闻言先是白了他一眼,然后对他道:“要不然你别做男孩了,去做女孩吧。”
毅哥儿闻言连连摆手道:“我才不要整天待在内宅里呢。”
这两个臭小子。
全程听完两个儿子对话的李浩淼哭笑不得。
孩子们的作息一旦步入正轨,魏若就又轻松了许多。
此时已是快要到年底了,魏若怀孕已有两个多月了。
小王氏一行人也终于从安西来到了京城。
魏若这日一早便披了斗篷,坐着轿子去了秦宅。
第73章
许是近日总有喜事的缘故,秦老夫人的心情极为舒畅。
魏若进来时,她正扶着丫鬟的手在房内绕圈走。
看到魏若过来,她连忙吩咐丫鬟把那早已炖好的燕窝端过来给她。
魏若闻言便嗔道:“这血燕极为难得,是娘特意留着给外祖母补身子用的,外祖母很该自己吃才是。”
秦老夫人知她们孝顺便笑道:“我每日里饮食有度,起居有节,自没什么要补的地方,倒是你现在有了身子,正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的时候。”
两人正说着话,红萝便端着燕窝粥过来了。
秦老夫人便示意魏若吃了这些东西,魏若却说家中有这些东西,非要秦老夫人吃。
红萝见这祖孙两人在那推让了起来,忖度着秦老夫人的心意开口笑道:“这燕窝粥是老夫人今日一早起来就吩咐咱们炖的,实是老夫人的一片心意,夫人还是不要推让了才是。”
秦老夫人也道:“是呀,你喝了我心里也能舒畅些。”
魏若见她都如此说了,只好端过燕窝粥喝了起来。
秦老夫人见状整个面容都舒展开来了,她目光和蔼的看着魏若,神色十分的愉悦。
魏若喝完燕窝粥后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听丫鬟来回说侯老夫人到京了。
魏若连忙要服侍秦老夫人一起出去。
秦老夫人就按住了她道:“外面冷,你就留在这里不要出去了。”
魏若觉得这样有些失礼,秦老夫人目光和蔼的对她道:“你放心,你姨外祖母性子最是和善了,她知道你怀了身子自不会怪罪的。”
魏若听到她这么说,方才罢了。
小王氏扶着儿媳的手下了马车,在看到带着丫鬟们在门口站着的秦老夫人时,她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秦老夫人也是满脸泪痕。
两人掐指一算,她们竟是有二三十年没能见面了。
当初别时两姐妹都还正值风华,几十年后再见竟已是满脸风霜了。
小王氏这一生颇多的坎坷,所以她的心酸比之秦老夫人更甚。
秦老夫人见她已是哭的不能自已了,就擦干了眼泪,安慰她道:“咱们都这么多年没见面了,合该高兴才是呀。”
小王氏闻言忙也跟着擦了眼泪道:“瞧我,这一见大姐,就有些情难自已了。”
秦老夫人听她唤自己大姐,眼眶又红了。
但她知道自己妹妹虽比自己年纪小,但这些年的境况早已把她的身子磨坏了,她不欲让妹妹再伤心了,便将目光放在了小王氏的儿媳张氏和她两个孙辈身上。
张氏是小王氏做主为侯燕时娶的,是个秉性老实的,她在家时就知道婆母的姐姐生了个女儿,现在在宫里做贵妃。
她虽心知家有贵戚,但婆婆从不提攀附上去的事情,张氏也就自安心在家服侍婆母,抚育子女。
如今来到京城,见到秦老夫人,纵然她面目和蔼,张氏在面对她时也还是有些忐忑。
秦老夫人自然也看出了她的紧张,她越发和气的道:“外面太冷了,咱们先进去说吧。”
小王
氏一干人忙笑着说是。
秦老夫人和小王氏一起往里走,她同小王氏解释魏若为什么没有出来迎她的事情。
“她本想出来迎你,可她现在怀孕才两个多月,我担心外面天冷路滑,倘是摔着了就不好了,就说你姨外祖母待你的心同我待你是一样的,让她就安心待在内室就是。”秦老夫人对小王氏道。
小王氏闻言便笑道:“大姐如此说可见是知道我的心思。”
两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正房。
魏若已经听到动静出来了。
看她出来,小王氏忙道:“夫人很该在屋子里待着才是,怎么能就这么出来呢?”
秦老夫人也连声让魏若进去。
魏若见两位老人家都急了起来,只好笑着道:“我才刚出来。”
她说着就侧立到了一旁,想要让两位老人家先进去。
小王氏却并不肯如此,坚持要让她先进去。
魏若只好先进去了。
待到进入上房,一干人分了主次坐下后,就有张氏带着孩子们过来给秦老夫人磕头。
魏若则低声问秋云:“书房的地龙烧起来了吗?”
秋云闻言忙道:“奴婢刚刚已经问过红萝了,她说早就烧热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