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控马。”李渐鸿说。
段岭接过马缰,李渐鸿说:“转向!”
段岭一扯缰绳,万里奔霄在山路上疾转,李渐鸿踩在马镫上,修长身材探出,长弓拉满,松弦!
一声轻响,李渐鸿回伏马背,说:“再转!”
段岭再抖缰绳,李渐鸿又是连珠三箭,不片刻,山下传来一声惨叫,元军落马。接着又是三声惨叫,此起彼伏。
“第一次偷袭与第二次之间,务必快、狠、准。”李渐鸿在段岭耳畔教道,“这样敌人才会疑神疑鬼,不知对手底细。若只是一箭,对方便会猜到只有一个人。”
“懂了。”段岭说。
李渐鸿与段岭越过溪流,不即不离,尾随其后,元军果然起疑,就地组成阵型,不敢再贸然推进。
“现在怎么办?”段岭又问。
李渐鸿骑在马上,掏出怀中火石,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谁说的?”
段岭说:“好像是孟子。”
李渐鸿埋头擦火石,说:“对了,地利要尽其所用,既然在林中布阵,自然就用烟把他们熏出来。”
此时山林中灌木丛生,落叶杂乱,灌木之上,春雾浓重,分了数层,从湿到干,层层堆叠。李渐鸿引燃脚下干叶,噼啪作响,火借风势,燃烧时迸发出大量的白烟,被风一带,朝着林中袭去。
“注意那名穿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李渐鸿说,“他是百户长。”
元军大声咳嗽,阵型却丝毫不乱,叫嚣着撤出了树林,然而白烟蔓延,周遭已不能视物,紧接着烟雾中悍然冲出了一匹战马,段岭控马,踏入敌人阵营。李渐鸿双手各执一陌刀,唰然抖开,登时到处都是鲜血,一路挥洒而去!
“甩绳!”李渐鸿说。
段岭甩出绳去,正中百户长脖颈,士兵百八十斤的重量带得他险些摔下马去,李渐鸿却眼明手快,一手抓住绳索,万里奔霄载着两人在漫天箭雨中奔出了包围圈。
段岭还在喘气,百户长被捆住脖颈,两手死死揪着绳索,在山路上拖行。
“元人军规森严,百户长死了,五十户长顶上。”李渐鸿说,“所以不要妄想抓人质,当兵的都不吃这套。”
“那咱……咱们抓、抓他做什么?”段岭心有余悸,还不住朝后看。
李渐鸿揪着绳索,借着奔马之力,在树上绕了数圈,并打结稳固,那百户长便被吊在树上。两人又驭马离开,驻马于高处,远远眺望那百户长。
“这叫守尸袭援。”李渐鸿说,“看着了。”
元军冲出密林,要来救他们的百户长,李渐鸿将六箭架上弓弦,待得对方冲到百户长之处,瞬间放箭!
六箭如同流星般飞驰而去,再杀数人,对方人仰马翻,百户长涨红了脸,两脚乱蹬,元军阵营一片大乱,随即发现山坡上的李渐鸿,奈何李渐鸿在上风之处,箭矢无法朝他招呼,只得纷纷退避。
退避过程中,李渐鸿又是一箭接一箭地飞去,犹如割稻草般又杀了十余人。
段岭心脏狂跳,李渐鸿又道:“看懂了?”
“看……看懂了。”段岭点头,眼里充满恐惧。
“不要害怕。”李渐鸿低下头,在段岭耳畔亲了下,说,“咱们在杀人,也在救人,若你此生见过元军屠城,你便知道这么几箭,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我知道。”段岭听说过元军残杀无辜的惨烈场面,只是眼下情景,给了他太大的冲击。
“不要害怕杀人。”李渐鸿说,“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对的。”
说话间李渐鸿又是两箭射去,再次放倒两名元军,对方不敢再进,悲愤无比,只能退到弓箭射程外,眼睁睁看着领军一点点被吊死、气绝的过程。
李渐鸿又朝儿子说:“这些人无不是双手血腥,之所以勒他的脖颈,便是让他说不出话来,才不能示警,又或是牺牲自己,让战友撤离。”
“嗯。”段岭颤声道。
眼看元军各个红了眼,却不敢再上前,李渐鸿便一箭射去,百步外正中吊绳,百户长便从一丈高处的树上滚落下来。随之,李渐鸿拨转马头,消失在坡地后。
元军纷纷冲上前,要抢救己方首领,段岭刚要问:“这就走了吗?”李渐鸿却原地一转,再次从山坡后现身,这一次连珠箭法,犹如暴雨般洒去,笼罩了前来救人的元军,登时惨叫连声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元军再不恋战,飞速后退。
“这叫‘诈’。”李渐鸿说,“兵不厌诈。”
段岭:“……”
最后李渐鸿一箭补射,飞向那百户长,彻底结束了他的性命,说:“走。”
元军一队百人的先锋部队,竟是被李渐鸿连诓带偷袭,杀掉了近半,一时已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轻举妄动。
万里奔霄没入山林,在密林中穿梭,段岭耳畔仍不住回荡着方才那惨烈的临死痛喊。
“爹不希望你滥杀无辜。”
“但爹更不希望你在危险面前优柔寡断,毫无反抗之力,有时候你下不了决心,不是你办不到,只是因为不想。”
“该杀的杀,该救的救,虽千万人而吾往矣,这世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来给你定罪。”
李渐鸿的声音沉厚而温和,驱散了回荡于段岭耳畔的痛喊。
太阳升起来了,林中的光斑在他们身上闪烁、掠过,犹如静谧黑暗里的千万颗流星,转瞬即逝。
“我儿,要用你的双眼看清楚。”
“人生苦短,活在这世上,便不得不去面对许多惨烈与残酷之事。”
一眨眼间,那一团烈日便犹如火焰般射来。他们冲出了山林,豁然开朗,阳光万丈,云海赫然已在脚下,滚滚云海托起了一方山头,一匹马,载着两个人,如同渡海而来的一叶扁舟。
“当你站得足够高。”李渐鸿淡淡道,“一切都将被你甩在身后,你只须听从这里……”
他一手执马鞭,按在了段岭的左胸前,认真道:“听从你内心的话,不要惧怕。”
段岭的双眼中倒映出群山与滚滚堆叠而来的层云,那一刻他真实地感觉到了,在父亲的保护下,他十分渺小,却站在这世界的最高之处。众生不过都是脚下云海中沉浮的一抹倒影。
李渐鸿放慢了速度,沿着峰顶盘山道缓缓前行。
“我不怕。”段岭说。
“我知道你杀过人。”李渐鸿说,“为了保护郎俊侠,可是你一直未曾明白,有时候杀人,更是为了保护那些素未谋面的人,那些人,不会知道你在遥远的地方为他们做出多大的牺牲,甚至一辈子,也不会朝你说一个‘谢’字。”
“但爹想你还是会做。”李渐鸿说,“你会做吗?”
“会。”段岭点头道。
他们转过一个山头,遥望绵延的峰峦尽头,那里有一座寺庙,正在阳光下燃起滔天烈火,持续燃烧。
段岭说:“烧起来了!”
“糟了,我们来晚了。”李渐鸿自言自语道。
“去救?”段岭问。
“希望不太迟……驾!”李渐鸿纵马疾驰,绕过盘山小径,飞速赶往那寺庙。
第19章 空明
这是一座已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刹,昔年摩迦大师自西域东来,在草原上播撒下佛法的种子,入中原,授经传业,到老迈之时,便再度出塞,拄一把手杖,徒步翻越鲜卑山最西段,欲前往更遥远的北方。
不知为何,他在此处停下了脚步,更在群山之巅建了这么一所寺庙。在辽人古老的传说中,这是飞鸟不能到之处,古刹亦在这数百年间被称为“北寺”。
而后辽太祖南下,几次在北寺求祷,进军中原。淮水之战告捷后,大辽于上京与中京建都,更将北寺经文与僧人恭敬请到中京,立北大明寺,为镇国之寺。然而昔年北寺僧人仍有少许留在此处。
此时北寺正在熊熊燃烧,尸横遍地,元军在寺内大肆搜查,为数不多的僧人手持护法杵,守护在大雄宝殿前。
一声马匹嘶鸣,万里奔霄四蹄飞跨,一跃穿过火海,撞进正门,元军猛然惊觉,大声呼喊,紧接着李渐鸿在马上一个侧身,四箭齐发,再甩手连发两箭,将正门外元军放翻。
“堵门!”李渐鸿喝道。
李渐鸿来援,元军先是大惊,继而见只有一名成年男子带着个小孩,当即无所畏惧,各自抽刀冲上。背后一人持刀斩向李渐鸿肩背之时,段岭策马在院边猛转弯,手持强弩,扣动机关,一箭射入元军右眼,那元军惨叫一声,摔倒在地。
“阿弥陀佛——”一声长叹从殿内传出。
二人下马进院,李渐鸿护着段岭在院中且战且退,来袭元军显然是中坚部队,武力非是山下侦察兵可比,李渐鸿一侧头,段岭喊道:“爹当心头顶!”
一根木椽燃烧着朝李渐鸿坠落,李渐鸿反手捞住,在庭院内旋身舞开那带火巨椽,发出呼呼风响,随手点到之处,元兵被这武器撞中,登时口喷鲜血,摔出院外!
段岭在台阶上接连放箭,护寺僧纷纷手持锅盖、木板等物掩上前来,保护段岭。李渐鸿一俯身,将那巨椽耍了个圈,元军全部后退,李渐鸿再怒喝一声。
那声响聚集了真气,犹如泰山崩裂,震得所有人耳膜剧痛,只见李渐鸿双掌一推,木椽抵着数名元兵直推出去,那巨力将敌人全部扫出了院外,李渐鸿再补上一掌,轰然巨响后,木椽崩毁,化作火星四射,元兵抵挡不及,摔下悬崖。
惨叫声频起,李渐鸿这才回身,说:“全部上墙头去,准备弓箭,再敢来犯,格杀勿论!”
所余无几的护寺僧各自占据了院子内的墙头高处,余下杂役挑桶,救火,北寺内一片狼藉。
“外面是哪一位将军?”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战火将起,朝不保夕,竟还有人记得老朽,足感盛情,便请入内一叙。”
段岭转头看李渐鸿,想起李渐鸿带自己上路,缘因“见一位老友”,李渐鸿默契点头道:“不错,就是他,老头子脾气不好,见了面,尽量少说话,要骂他的话,先躲到爹背后再骂。”
段岭啼笑皆非地点头,李渐鸿便给段岭整理衣袍,牵着他的手,进了内殿。
寺庙内殿中一片昏暗,远处仍有余烬噼啪作响。李渐鸿与段岭入内,一名小沙弥先捧着铜盆,让二人洗手,父子便洗过手,接过燃香,朝着佛像拜了三拜。
戒律僧手持裹锤,敲击铜钵,发出“当”的一声响,声音悠扬婉转。
“请里头说话。”戒律僧说。
李渐鸿便迈过二门,只见寺庙深处,台阶尽头有一内殿,大门敞开,正中的蒲团上坐着一名老僧,两侧排开八名护法僧,各持法器,喃喃念诵经文。
“原来是王爷。”那老僧冷冷道,“老朽多有不便,无法起身相迎,还请恕罪则个。”
段岭听到“王爷”之称,登时震惊,望向李渐鸿时,李渐鸿却丝毫不为所动,说:“这是我儿。儿,上前拜见空明大师。”
段岭走上前去,依着夫子所教,双手举过头顶,规规矩矩一礼。
被称作“空明大师”的老僧人法袍被烧去了小块,一身焦枯之气,伸出手,段岭回头看父亲,李渐鸿示意他再往前点,段岭便跪伏在地,靠近空明些许,空明一手按在他的额头上。
“我赐你福祉。”空明说,“你再赐予万民福祉,天佑你大陈。罢了,罢了。”
段岭:“……”
“王爷,有话请说。”空明又说,随之做了个手势,护法僧便各自起身,退出了门外,反手关上门,殿内唯剩下李渐鸿、段岭与空明法师三人。
段岭注意到空明左手被烧得焦黑,皮肤犹如木炭一般皲裂,现出里头殷红的血肉,空明却丝毫没有痛楚之意。以完好的一手递出蒲团,段岭接过,让父亲坐下,自己则跪坐在他的身后。
李渐鸿说:“远道而来,大师还是像从前一般地拒人于千里之外,好歹也招待杯茶,让李某润润嗓子罢。”
“到得此时,竟会再见王爷一面。”空明道,“前尘恩怨,犹如隔世,王爷是放下了,老朽却还未曾放下。”
“出家人。”李渐鸿又说,“该放下的总归要放下,大师还是看开点罢,不就是一把剑么?”
李渐鸿接过小沙弥奉上的茶盏,喝了一口,随手递给段岭,段岭渴得狠了,一气喝下半盏茶,听着二人对话,心里还在想父亲的“王爷”称呼。
“王爷”倒不如何震慑他,毕竟名堂内的,不是皇亲就是外戚,赫连博、拔都……据说都是皇族。然而父亲说过,他们是汉人,汉人的王爷,也就是说,爹的爹,就是皇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