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岭说:“韩叔叔,这个时候就不要乱开玩笑了,这么多大臣,在蔡闫回来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人质疑过,这些问题,想必也早就有了答案。”
“你错了。”韩滨说,“这就是你想当然的结果,有几个人,敢当着陛下提王妃的事?太子是不是‘段岭’的问题,朝臣们都是清楚的。可‘段岭’是不是陛下所生,却没几个人提过,因为太子经过乌洛侯穆的易容,面部与陛下有着肖似之处,这一层便再无人敢提了。”
听到此处,段岭始终面色沉静,说:“所以呢?”
“所以最后提出这个问题的,只有三个人。”韩滨说,“牧相、谢宥与当初的陛下,看过这张纸的,也只有三个人。”
韩滨手指一挑,挟着一张出生纸,置于烛火上。
“住手!”段岭瞬间怒吼道,冲了上去。说时迟那时快,韩滨早有准备,抽出腰畔长剑,一剑刺向段岭胸膛!
第223章 飞灯
这张出生纸对于段岭来说十分重要,他甚至无暇细想是怎么落到韩滨手里的,但这是证明他身份的唯一信物了!
韩滨等的就是这一刻,当即再无犹豫,出手要将段岭当场格毙,奈何那把剑一刺中段岭胸膛,便朝侧旁滑了开去。反而是段岭一举掀翻了御案,伸手去夺出生纸!
韩滨未料段岭竟是穿着刀枪不入的宝甲,短暂失神时,段岭手中扣着的匕首划出,韩滨猛地避让,手下闯进来,吼道:“放肆!”
背后两剑刺向段岭后颈,段岭蓦然侧身,投出匕首,匕首上喂有剧毒,中者立毙!
就这么缓得一缓,生辰纸已在火焰上烧成了灰烬,御书房门一被撞开,秋风涌入,漫天余烬随风飘散。
段岭:“……”
韩滨仍在不住喘息,那一刻,段岭出手之时隐约裹挟着风雷之怒,虽未及弱冠,却隐约有着李渐鸿当年的威严。
韩滨受到震慑,段岭则散发出怒气,盯着韩滨。
“走着瞧,韩将军。”段岭扔下一句话,倏然抽身离开御书房,士兵追来,拔都却从旁出现,冲上前接应段岭,两人退出走廊。
“追!”韩滨仍心有余悸,喝道。
一时间宫中的侍卫全部朝着御花园里赶来,段岭与拔都两人一前一后飞奔,顾不得说话。背后箭矢四处飞射,拔都要挡在段岭身后,段岭却道:“你先走!”反而以背脊挡在拔都背后。
前面是条死路,段岭抬头看,宫中高墙,难以着力攀爬,背后已追上了近百名征北军将士,纷纷手持强弩,朝向两人。
“在这儿!找到了!”
更多追兵冲来,两人背对高墙,乌云遮蔽了明月。
倏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段岭心头一震,抬头眺望,只见数道修长身影掠过,沿途爆起血花,追兵尸横遍地。乱箭四飞,那几道黑影纵横交错,顷刻间上百追兵全部倒地。
四周逐渐安静下来,唯余敌人躺在地上抽搐,呻吟。三名黑衣刺客退后,背对段岭,面朝巷外。
高处一声唿哨,解除了警戒,为首的刺客才解下蒙面布,正是武独。
“幸好及时赶上。”武独说。
段岭与武独抱在一起。
“韩滨叛了。”段岭说,“须得修改计划。”
“先离开这儿再说。”武独答道。
在高处侦查的郑彦下来,另两名刺客解下面罩,正是郎俊侠与昌流君。
“朝这边走吧。”郎俊侠说,“到乾元殿外头去,那里人最少。”
他们沿着长廊经过,路过使节把守的殿外时,段岭朝拔都说:“拔都,你回去替我准备,通知使节团替我做证,早朝时,韩滨会召集大臣们上朝。”
拔都扫视众人一眼,最后点了点头,沿着走廊离开。
“上去。”武独一手拉着段岭,跃上房檐,来到乾元殿顶。下面就是东宫,今天却未点亮灯火,想必蔡闫已被韩滨转移了地方,方便看守。
四大刺客或站或坐,各踞一处,月光之下形成黑色的剪影。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昌流君说。
“我去找韩滨吧。”郎俊侠说。
“你伤还没好。”段岭答道,“不要冒险去刺杀他。”
武独蹲在飞檐上,如同一只沉默而危险的大猫,他沉吟片刻,而后道:“谢宥与陛下还在等咱们的号令。”
“内城门开了么?”段岭问。
“还没有。”郑彦答道,“但已全部准备好了,就等命令发出去,但开了内城,还有皇城。谢宥率军进来时,哪怕巷战马上能解决,再进皇宫,也得费一番工夫。”
“早朝一开始。”武独说,“韩滨的注意力都在朝中,是攻进皇城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继续按原计划进行。通知谢宥与陛下,只是在进攻的时间点上稍做改动。”
“按原计划进行吧。”段岭说。
“信件与证据怎么办?”郎俊侠问。
段岭答道:“换个目标,我有办法。现在是三更了,快,大家分头准备!走!”
众人沉默片刻,而后各自散去,郑彦往西,昌流君往南,郎俊侠往正殿走,各自消失在夜色里。
段岭掏出那两份试卷,对着月光端详。
武独仍然站在他的身旁,那眉眼十分温柔,却又隐约带着少许被藏起来的锋芒。
“过了今夜,你就不再是山儿了。”武独沉声道。
段岭从那两张纸中抬眼,与武独对视。
“对你我而言,还会是的。”段岭说,“很久很久。”
段岭靠在武独身前,彼此抱着。乌云翻涌,再次遮去了月色,三更时分,宫中四处都是搜寻他们的火把,如同点起的千万盏明灯,在殿与殿之间流动。
内城门,一片黑暗中,守城的卫兵发出闷哼,坠地。
黑甲军武士涌来,一瞬间占据了城楼据点,手执弓箭的守卫还未来得及出声示警,便被郑彦一剑割喉,尸体从城墙上坠下。
“郑大人!”武士低声道,“已经准备好了!”
“等宫中的消息。”郑彦吩咐道,并取出折好的一叠白纸,展开。
昌流君躬身从屋檐落下,快步走进太和宫内。
牧磬正在榻上睡觉,昌流君摘下面罩,轻轻摇了摇他。牧磬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看见昌流君,正要叫出声。
“嘘。”昌流君忙小心地捂住牧磬的嘴,手指在面前比画。
“王山让我来带你出去。”昌流君说。
“他来了吗?”牧磬问,“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他没事吧?”
昌流君问:“牧相呢?”
“和我姑在一起。”牧磬答道。
“把衣服穿上,在殿里等我。”昌流君说,继而快步走出太和宫,见西殿内还有灯,便来到殿外的花园里,展开一叠薄纸。
郎俊侠从屋檐上落地,来到囚禁蔡闫的冷宫外,停步。
花园内守卫森严,郎俊侠抽出青锋剑,剑光闪烁后,宫前躺了一地尸体。
郎俊侠取出白纸抖开。
武独与段岭站在乾元殿顶,段岭取出白纸,展开后,却是一盏孔明灯。
“两个都点吗?”武独问。
“点吧。”段岭说,“这样城外知道你和我是在一处的。”
武独拿着孔明灯,段岭晃亮火折,点起,其中的火光忽明忽暗,映照着两人的面容。
孔明灯逐渐亮起,暖风令纸张鼓胀,缓慢升起。武独再点起第二盏,两盏孔明灯被同时放出,在秋风里升起,彼此依偎,旋转,升空而去。
那两点光升向空中,如同指引这大陈暗夜,冉冉升起的闪烁星辰。
宫中深处,郎俊侠遥望远方,松手,放出了第三盏孔明灯,它飘离宫墙,缓缓升起,被秋风托着升空。
内城门高处,郑彦屹立于风中,释出第四盏飞灯,从城墙上升空,飘向远方。
太和殿的花园中,昌流君晃亮火折,点起第五盏,伸手送出,飞向黑暗的天际。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李衍秋与谢宥率军驻于江州外城中,仰望城中升起的五盏孔明灯。
“殿下就绪了。”谢宥说。
李衍秋说:“准备进攻内城。”
黑甲军抖开孔明灯过来,李衍秋亲手点燃了孔明灯,飞灯升起,在秋风里飞向天际。
“一、二、三……”段岭数道,“六盏,都就绪了,走!”
段岭与武独跃下乾元宫屋檐,沿着黑暗的午门一侧离开。
秋风萧瑟,兵杀渐起,广袤大地上,江州近乎全城黑暗,唯有零星几片光亮。天际一角乌云洞开,露出一枚闪光的星辰。大地上升起的六盏飞灯,在风中被送往高处,与那枚星辰遥遥辉映,点缀于西面的天幕。
仿若西天白虎七枚主星散发着光辉,照耀大地。
郎俊侠走进冷宫内,手上青锋剑仍往下滴着血,一滴,一滴,顺着院中一路滴进了房内。
蔡闫躺在榻上,不住抽搐,仿佛陷入了一个没有尽头的噩梦里。
“哥……”他小声地呼唤着,却没有英灵出现守护在他的身旁。
郎俊侠靠近榻前,蔡闫猛地惊醒了,看见他时吓得大叫起来,朝榻内不住缩。
“乌洛侯穆?!”蔡闫颤声道,“你要做什么?!”
郎俊侠把剑归鞘,剑上积得厚厚的一层血四溢开来。
“我来陪你走完最后这一段路。”郎俊侠说。
“带我走。”蔡闫哀求道,“带我走,郎俊侠,就像当初那样,你答应过我的,如果事情败露,你就会带我远走高飞。”
“再等等。”郎俊侠答道,“还不到时候,我会带你走的。”
“段岭不会饶你性命的。”蔡闫说,“只要他上位,一定会找你秋后算账。”
“我知道。”郎俊侠说,“早朝以后,我便送你离开。”
“你说真的?”蔡闫发着抖问道。
“千真万确。”郎俊侠答道,“等韩滨死了,我会设法救你出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