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彦只得拖着段岭,上了城楼。
顷刻间风起云涌,钟声响,横亘天地的旷古飓风卷来,重重积雨层云被怒风裹挟着推向西面,东风在那一瞬间铺天盖地,雨水与云在这神祇之手下不断退去。
在段岭登上城楼的一瞬,世间蓦然亮起,狂风夹着怒雨退开,夜空现出一道锦带般的银河,闪烁天际。
“点烽燧——!”段岭意识到雨停了,还有希望!
钟声再响,当——当——当——
元军如潮水一般涌向邺城。
风渐小了下去,段岭走上城楼,衣袍在微风中飘扬。
在他的头顶是翻滚乌云退开后现出的闪耀星河,在他的脚下,则是布满水洼的大地。
“你来晚了!”段岭第一句话出口。
他不知城下的元军里哪一个是拔都,却知道他一定就在城下。
元军中发出号令,一声长喝,收兵器声响,齐齐退后。
一名少年元将驻马大军之前,推起头盔,现出拔都英俊的面容。
拔都一身战铠,策马持枪,驻于城前。
“我总是迟来一步。”拔都说,“不过现在好像还来得及。”
然而倏然间,邺城中央的高台上传出一声闷响,火焰冲天而起,照耀方圆十里!烽火爆发出的光芒与热度瞬间令元军措手不及,各自退后。
拔都勒住战马,退了一步。
五千战马踩出的无数水洼中,倒映着天际的闪耀星辰,在那银河尽头,有一团炽热的光芒在跳动,如同灼烧一切的烈火。
紧接着,远方的烽燧随之亮起,照耀长夜。
一座接一座的烽燧接连被点亮,如同一条蜿蜒盘旋的天路,通往远方。元军交头接耳,他们不止一次见过这阵仗,万里长城上的烽火点亮之时,便是双方大军对垒之日。
那漫天厚重的云层尽数退开,如天孙之手在天幕下嫣然挥去,生与死的彼岸,守护着这大地的战灵,仿佛踏着这天路而来。
谁敢犯我疆土,欺我儿臣?!
拔都回头,朝着军队大声吩咐。
元军齐齐弯弓搭箭,点火,朝向城中。
“朝后退!”拔都一脸冷漠,向着城楼上喊道:“我不想误杀了你!”
段岭却丝毫不惧,随之也弯弓搭箭,指向拔都。
“想打下邺城。”段岭说,“先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拔都怒喝放箭!
双方同时射出箭矢。
“儿郎们!随我出战!”
“杀——!”
邺城外,两道山林中伏兵初现,武独率军杀出!
段岭一箭,映着暗夜中漫天的星辰与背后烽燧的烈火,引领着城楼上弓箭手的上百箭矢,如暴雨般射向元军。
元军的上千火箭同时升起,映亮了按兵城前的拔都,与屹立城楼高处的段岭彼此的脸。
双方的箭矢俱带着光亮,犹如万点流星飞逝,点燃了整个夜空。
七月初七,段岭与拔都遥遥对视,世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只有他们站在一道宽广的巨大河流两岸,彼此相眺。
这河流不知从何时咆哮而来,无情地将他们隔在永不能相触的人生两岸。
七月初七,旧恨新仇,怅望几许?
七月初七,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
——卷三东风还又终——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卷四·羽觞醉月
第140章 告捷
七月初七,陈、元二国自上京之战两年后,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就此发起。
这一年江州水患,流民四窜,北方动荡,国力空虚,大陈内忧外患,谁也没想到刚刚走马上任,驻邺城之日尚不到一月的新任河北太守竟然与河间校尉,联手发动了一场针对元人的大规模作战。
这一战中,元军攻城一夜不下,更受奇兵轮番偷袭,三更时,武独更发动了新一轮的冲锋。
“杀——!”
两千河北军杀进了元人的后阵。
若无这背后骑兵干扰,拔都十拿九稳能打下邺城,然而武独竟似不与他正面作战,每次双方一接触便马上退去。
段岭观察良久,见元军几次遭到背后偷袭,似欲变阵对抗武独时,军队却又仿佛指挥不动,意见不一,导致连番错失良机。
是了,他军中不齐心,想必那几名千夫长都不愿听拔都的号令,只想快点攻下邺城。军令不达乃是兵家大忌,若先前不出掳走自己那事,元军之中兴许还不会出这么多矛盾,这次真是阴错阳差。
两个千人队前赴后继地上来攻城,段岭带着城中民兵,抵挡元军的攻城巨木与攻城梯。
轰然巨响,撞柱冲向城门,数十人忙上前顶上,段岭奔上城楼率领弓箭手飞速掠过,连番射箭,每一箭射去,都有元兵应声倒下。
城上城下一片混乱,武独身先士卒,所过之处鲜血飞溅,几乎无人能挡他一招,烈光剑所到之处,连人带铠,一并斩开。
段岭靠在城墙上喘息,元军终于意识到若不先将城外的伏兵解决掉,根本不可能打得下这座城。继而分出近两千人,冲向武独的队伍,抵挡他的轮番攻击。
城门处攻势登时减轻,守城军推翻油盆,点燃干柴,四处都是黑烟。段岭瞥向烟雾中逃出的元军,觑机就是一箭,中箭人影登时倒下。
武独一身黑铠,在暗夜中如同鬼魅一般,元军一来他便冲进树林中。不到片刻树林起火,浓烟扑来,元军大声咳嗽,武独却又率军从旁杀出,眼看元军兵力不断少下去,竟是因游击战而逐渐折损在这黑铠武将的手下!
拔都怒喝,策马冲来,武独已杀得右手脱力,剑交左手,冷冷道:“来得正好。”
紧接着奔霄冲去,武独与拔都在马上短兵相接,拔都使一杆近三十斤重的黑铁长枪,武独手持烈光剑,借着马匹一冲之力,二人交锋。
“叮”的一声响,铁枪震荡,枪杆竟被武独一剑削断!奔霄朝着拔都的坐骑横撞过去!
拔都的战马被撞得翻滚在地,武独原地疾转,半身仍在马上,横过烈光剑就是一剑!
拔都立刻翻手拔刀,左脚踏地,吼道:“起!”
战马被他勒得嘴角带血,四蹄挣扎,支撑起来。紧接着他左手出刀,顺着武独剑锋横削,武独喝了一声彩,再次变招回削,拔都却已驾驭战马冲出战阵。
到处都是残兵,天渐渐地亮了起来,段岭看见远方一道黑线滚滚而来。
“变阵——!”秦泷喝道。
两千增援赶到,冲上丘陵,变行军阵为冲锋阵,狂冲之中一字排开。
“冲锋!”秦泷吼道。
“撤!”武独喝道。
几乎是同一时间,秦泷发动了冲锋,而武独带兵撤出城下战阵。元军马上变阵抵挡秦泷攻势,却已来不及,数千骑兵在战场上厮杀,杀得天昏地暗,已令邺城下成为了血肢翻飞的绞肉机。
“这里交给你了!”武独喝道,紧接着骤然离去。
段岭正要命人放武独进城,武独却带领手下绕着城墙离去。
元军终于溃败,却丝毫不现慌乱,撤军之时仍不断整队,沿着城墙另一头撤离,秦泷率军衔尾直追。段岭果断道:“所有人上马!跟着我走!”
元军经过东门时,队伍正在不断重整,突然间东门大开,段岭带着一百弓兵与上千民兵杀了出来,元军万万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伏兵,当即不敢恋战,纷纷溃散。
一时间刚要集合的元军再次被冲散,秦泷追至,与段岭会合。郑彦喝道:“太守!你玩过头了!快回去守城!”
“不管了!”段岭大声道,将军队归并入秦泷队中。直追出十余里,天已大亮,秦泷方道:“不要再追了!全部回防!”
段岭本想试试看能不能抓到拔都,如今元军一败,乱七八糟的,已找不到拔都下落,只得作罢。
然而刚要撤离时,路旁又冲出一队伏兵,却是武独。
元军还没认出来,便又被冲散,段岭喊道:“武独!”
“你怎么出来了!”武独喊道,“不是让你留在城里吗?”
段岭答道:“我怕他们趁机打东门,那里守卫太少了。”
现在邺城驻军只有几十人,秦泷朝段岭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当真胆大。”
“不管了。”武独说,“换马,跟着我走,秦泷,你跟郑彦,咱们在浔水岸边包抄他们。”
元军大势已去,除了渡河无路可逃,其内部发生了剧烈的争执,吵得不可开交,树林中又有武独埋伏的哨箭此起彼伏地接应,一时间感觉到处都是伏兵,元军只得仓促渡河。
渡河至一半时,武独与秦泷再次带兵杀出,这一次的大败对元军来说才是毁灭性的,被杀得浔水中全是浮尸,至少杀掉了上千名元军。
最终余下不到两千元兵,渡过了浔水,撤回北岸,双方遥遥对峙。
“下次不要再来了!”段岭隔着河,一身全是血,拉弦的手还在不住发抖。
“撤吧。”武独说,“邺城守备空虚,须尽快回去。”
段岭最后还是没有见到拔都,这一战至此结束。
回到城下,到处都是伤兵,这一战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清点伤亡人数。”武独吩咐道,他进了太守府,就地一倒,盔甲声响,底下渗出不少血,也不知是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
段岭的武袍已破破烂烂,露出内衬的白虎明光铠,也就地一躺,靠在武独的腿上,感觉自己都要散架了。
外头传来欢呼声。
“回禀太守、校尉将军。”裨将道,“邺城军死四百七十二,伤一千零一十三;河间军死三十六、伤六百零一。”
“死伤这么多吗?”段岭闭着眼睛说,“待会儿我亲自去抚恤,睡会儿,不行了。”
江州入秋,官道沿途一片金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