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柳平是太子面前的红人,这事无人不知无人不小,因而在他中了状元,大家还发现他竟然没有婚配之时,便有无数人激动了起来。
温倩玉知道这个消息也来了兴致,她兄长有一个嫡女今年十八,至今尚未婚配,若是可以嫁给柳平……
自从三皇子失势,温家就大不如前,现在就该为今后打算了。
第102章 第九个故事(8)
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这说的就是科举之后琼林宴的盛况。
琼林宴由当今圣上主持,所有的今科进士都会参加,很多朝中官员也都会参加,甚至会带着女眷前来。
虽说考中进士的人里面尚未娶亲的恐怕只是少数,但今□□中的其他青年才俊也都会到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琼林宴就成了一场盛会了。
世家大族的年轻一辈,很多都比那些进士出色,他们中不少人甚至根本不用参加科考。当然,状元柳平的话,除了那些皇亲国戚,比得上他的就没几个了。
温倩玉跟着自己的嫂子,和自己的侄女儿说着话:“云儿,等下见到那柳状元,你可要好好表现。”
“姑姑!”被温倩玉称为云儿的少女嗔道,脸颊微红,看起来别有一番风韵。
温倩玉看着自己侄女儿的相貌,眼里露出了一丝满意,又有些可惜——要不是今上已经为太子赐婚,她的侄女儿说不定还能当上太子妃……
不过柳平柳雍和也不错,她的侄女嫁了过去,便是柳夫人了。
“云儿这样的相貌,那柳雍和必会为你神魂颠倒。”温倩玉又道。
“姑姑,你再说我可不依了。”温淑云道。
温倩玉抿嘴一笑,不再多说。
戴晔的仕途一开始靠的完全就是温家,不过现在温家势弱,戴晔反倒没受什么影响,以至于这会儿,温倩玉倒是比自己的嫂子更为风光,坐下之后,还有不少人过来搭话。
温倩玉笑着回话,远远地瞥见三皇子妃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突然觉得自己当初没有嫁给三皇子也算不得坏事——三皇子在迎娶了三皇子妃之后又有了不少女人,戴晔却一直只有她一个人……
琼林宴男女宾客虽说是分开的,却隔得不远,大家还能再周围转转,有些人家便趁着这个机会让已经定亲的小儿女见上一面,或者让还未成亲的小儿女相看相看——本朝虽然不像前朝那样民风开放,但这却还是可以的。
戴晨安坐在男客的最下方的角落里,频频望向女客方向,有些神思不属。
“戴晨安,你在想什么?是不是惦记上哪家小姐了?”坐在戴晨安身边的一个年轻公子凑到戴晨安耳边问道。
“你姐姐今天来了吗?”戴晨安立刻问道。
“我姐姐?你说的是我三姐?”那人惊讶地问道,跟戴晨安坐在一起的这人,是温家的一个庶子,打小不受关注,一直是温家大少爷的跟班,因为戴晨安也从小跟着温大少,久而久之,两人就熟识了。
这几年温大少去了国子监读书之后,他们更是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一起往花街柳巷钻,都把自己的名声败坏的差不多了。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只觉得自己斗鸡遛狗的生活再潇洒不过。
“当然!”戴晨安立刻就道,他自从无意中见了温淑云几次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
“你想娶我妹妹没关系,我三姐你还是别想了。”那位温家庶子说道。
“为什么?”戴晨安问道。
“你不过是一个庶子,难道还想娶温家的嫡女?”那庶子讶异地看着戴晨安,好像戴晨安这样的想法是大逆不道的。
“我不一样!”戴晨安道,其实他才是正宗的嫡子,温倩玉不就是因为这样才对他特别和蔼的吗?不过最近,温倩玉对他越来越差了……
“你哪里不一样了?我们还是别肖想这些了,我跟你说,我三姐是要嫁新科状元的。”
“新科状元?”戴晨安有些恍惚,他读书这么多年,刚刚过了童生试,连秀才都没说考上,而那个新科状元……
听说那个新科状元是柳先生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找来的柳家旁支的旁支,以前日子过得极为贫苦,被柳先生过继之后才一飞冲天……他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
戴晨安忍不住心生嫉妒,而这个时候,当今圣上正让进士们作诗。
柳平思索片刻,很快就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坐在上首的皇帝看到了,便温和地笑道:“雍和,你的诗做好了?快让朕看看。”
柳平及冠之时,柳先生便给他起了一个字——雍和。听到皇帝的话,他立刻就将自己的诗作给了过来的太监,让那太监呈到御前。
“好字!好诗!”皇帝看到柳平的作品,忍不住就赞道:“爱卿年纪轻轻,一手字已经独具风骨,诗词造诣更是出众,当真不可多得!”
说完之后,他还让左右亲近之人一起鉴赏,又让人传阅。
柳平之前一直低调,之前虽然被点为状元,但其实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至少那位榜眼就不服气,这位榜眼学识出众,自小就声名远播,本来对状元志在必得,没想到最后竟然只得了一个榜眼……
坐在皇帝左近的两位亲王外加宰相,也不觉得柳平真的就有那个才气,认为皇帝钦点柳平为状元,不过是因为柳平是七皇子的伴读。
皇上最终立了没什么背景的七皇子为太子,自然要为七皇子培养些人手。
只是,当他们看到柳平的诗作之后,却都对柳平考中状元这事再无一丝不满——柳平的字采众家之长,又有自己风骨,让人见之难忘,而他的诗更是出色。
原本还妒忌柳平的榜眼,此时更是已经心服口服。
柳平却是不骄不躁,只说是自己的祖父教导的好,然而他越是这样,越是受到推崇。
柳平笑着应对每个跟自己说话的人,心情有些复杂。
他曾经觉得自己的父亲高高在上,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也能成为状元……他能有这一天,全靠柳先生的教导。
柳先生教了他很多知识,教了他做人的道理,也教了他怎么跟人相处,要是没有柳先生,他现在恐怕只会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也只够自己填饱肚子的佣户。
当然,他最感激的是自己的母亲,要不是他的母亲,他也没有拜到柳先生门下的机会。
“雍和真是写得一手好字!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都想拜雍和为师了。”戴晔随着人流也来到了柳平身边,笑着说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