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果。
盲目之人,最擅于从面目上掩心。
顾海定不再面勉力,弹了弹袖上的灰尘,望向面前的芙蕖浓影。
“岑兄志不在小潭之内。”
岑照摇了摇头,“名誉尚无处自证,谈志,尚有愧疚。”
顾海定道:“总好过性命无处保全之人。”
岑照道:“性命无虞并不难。”
“愿闻岑兄高见。”
“也无甚高见,若要性命长久无忧,顾大人还是当取中领军一职。”
他说完,抬手将肩上的垂带拂于背后,平声添解:“此职从赵谦手上落出,不受太极殿上之人实掌,洛阳士族,周礼儒学,才有生息的余地。”
顾海定笑道:“先生所言见血。然而,我险因莽夺此职而丧命。且荆州若传捷报,赵谦回洛阳,重领中领军不说,更会加受封赏,是时,定更无人敢置喙半句。”
岑照背过身:“顾大人,已言重要害之处。”
顾海定一怔,忙追问道:“是何要害。”
一只青雀落栖莲叶之上,一下子折断了莲枝。
鸟羽上的青灰抖落,羽翼震颤之声袭入岑照的耳中,他细辨了辫方位,伸手扶栏,朝潭中虚望而去,语声平和,语意则将破未破。
“要害在于,其人归洛阳之日。”
***
夏昼绵长。
这日江沁与太常卿在东后堂奏禀张平宣婚仪之事。
张铎为自己的妹妹拟了“宜华”二字为封号,席银曾问张铎,为什么是这两个字,张铎却并没有出声解释的意思。
其实,就算他不说,席银也多少明白。
对张平宣和徐氏,他一直都想把最极致的富贵和尊荣给她们,连封号都定最好的字,即便他自己并不大在意这些虚妄的意义和礼节,但若她们肯要,他也就耐性仔细斟酌。
江沁和太常卿奏事奏到了亥时方出。而后尚书省承诏拟旨,又耗了个把时辰,等里面叫传膳的时候,亥时已经过了。
席银引着胡氏摆膳,张铎正立在博古架前扫看书脊。
胡氏摆好膳之后,行礼退到了一旁。席银在案前跪坐下来,看着张铎的背影,也不敢冒然唤他。
半晌,他方从架上取下了一本书,转过身来。
“怎么摆这了。”
胡氏闻言,忙伏了身。
席银看了一眼胡氏,轻道:“是你叫传的。”
“算了。”
他也没再多说,走到席银身旁坐下,抬手让胡氏退下,取着夹了一片炙肉,一手将将才取出的那本书翻开。
“你吃东西的时候……能不看书吗?”
“住口。”
席银毫无悬念地挨了他的斥,而张铎竟然连头也没抬。
席银悻悻然地闭了嘴,挪膝过去,帮他压平书页,小声道:“我替你摁着,你用膳吧。”
张铎这才松开手,口中咀嚼炙肉,目光却仍然落在书上。
席银看张铎神色专注,不由跟着他一道去看。
她原以为,是什么议论军政大事的册子,认真看时,却发现是一本营造图鉴。张铎翻的那一页上,绘着金铎的图样,和永宁寺塔上的那几个硕大的金铃铛很是相似,只是看起来,要精小得多。
“你……看这个做什么呀……”
“住口。”
他今日好像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席银只好抿了抿唇,仔细压好页角,过了半晌,忍不住又问道:“你要造铃铛啊?”
张铎忍无可忍地抬起头,“你信不信,朕传宫正司的人,绞了你的舌头。”
“我不说了。”
张铎看了她几眼,合书道:“明日朕要看你写的《千字文》。”
席银点头道:“好,我夜里会好好写。”
张铎咳了一声,有些刻意,似乎在掩饰什么。
“不要在朕那里写。”
席银怔了怔,她从前巴不得不在他面前写,生怕他冷不防地拿玉尺打她的手掌。奈何他从来不准她离开琨华殿的陶案,观音像下,牢狱一般,今日他要赦她,席银惊诧之余,也甚是欢喜。
“好,我去我自己房中写。”
张铎随口问道:
“笔墨?”
“这……我不曾备。”
张铎反手指了指御案上的笔海。
“去捡你顺手的。”
“好。”
席银应声站起身,走到御案前,却忽然看见了一只从前不曾见过的锦盒。
“陛下。”
“嗯?”
“这个是……”
张铎回头看了一眼她举在手中的东西,平道:“你自己看吧。看了仔细放好。”
席银听完,弯腰慎重地挑开锁扣。
盒子上却并没有其他的机巧,锁扣一弹开,便可掀起。
盒中躺着一朵大半枯萎的荣木花。
席银想起什么,迟疑道:“是不是…赵将军的东西呀。”
“你如何知道。”
席银低头望着那朵花,“我以前,听赵将军说过,每回他离开洛阳,出征沙场之前,都会给长公主殿下送一朵花。” 说着,她小心地将锦盒合上。
“荣木花真好看,就算枯了也这么香。”
张铎闻话,吞咽了口中的炙肉,那经过烈火烤过后的肉,辛辣柴干,刺激着舌头和喉咙,也刺激着他长年不败地杀欲和战欲。可再入骨的执念,好像偶尔也会被“情”字所破。
寒甲铁衣,荣木花。
高塔金铎,小铃铛。
赵谦临走之前,要张铎把这朵花送给张平宣,贺她婚喜。
张铎恼其气短,可自己却又想送席银一只小小的金铎,悬在腰间。
第74章 夏橘(五)
申时过后, 席银真的不在琨华殿中。
宋怀玉亲自进来照看博山炉中的沉香,见张铎在阅奏疏,殿中因无人走动, 致使烟气不破,蜿蜒成画。送怀玉抽了个张铎换本的空挡, 轻声禀道:“陛下, 禁库司的人来了。”
张铎将奏疏扣合,习惯性地递向身旁,“席银,传送中书省。”
半晌无人应答, 只有碧纱上的浓荫轻轻摇晃, 门户开合, 偶见一丝熟悉的宫裳袖角,却不是席银的。
张铎这才记起,她在侧室里写《千字文》 。自讽一笑,反手将奏疏递向宋怀玉, 复了一遍:“传中书省。让内禁库进来。”
宋怀玉领命而出。
不多时,禁库掌理亲自捧着一木托进来,跪呈案上, 伏身道:“陛下命臣所寻之物,臣寻来了。”
张铎矮书, 就着书脊挑起木托上的缎盖看了一眼,里面是一块实金,并数支刀、凿、锥、扁、锤等镂刻之具。
“是西汉左夫人玺熔毁后的那一块?”
“是, 两汉时金印回库熔烧制度深严,虽因两汉败政时,多有遗散,但库中尚存的,都有明文记其来历,这一块啊,正是西汉越王左夫人的印玺熔毁之后所剩,因是女大人所用,就收了内禁院,十二年前,辗转到了臣的禁库,陛下一提,臣立时就想了起来。”
张铎放下书,“好,你退下。”
禁库掌理看了一眼托中的雕具,小心询了一句,“此金所造之印,可要在内禁苑内造册。”
“不必,是私物。”
掌理见此不敢多问,拱手再拜,起身恭敬地退了出去。
***
过了亥时,席银才从偏室过来。
她捧着一叠官纸,放在灯后,屈膝在张铎身边坐下。
陶案上有些狼藉,散着大大小小的金屑。
“坐朕的右面,不要挡着朕的光。”
席银这才看见张铎手中握着一只扁刃的刀,而那案上的金屑都是从一块实金上锉下来的。
“这是什么东西呀。”
张铎没应声,席银只好挪到他的右面,规规矩矩地坐好。
其实,那块实金已初见雏形,和她在那本金银图鉴里看到的金铎极其相似,只是要小很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