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铎闻话,松开撑在屏风上的手,站起身道:“好,写下来,交朕。”
到底是交他,还是“教”他。
那个字具体是什么,席银辨不出来。
不过兜兜转转一年铎了,难道微尘也能蒙蔽珍珠,奴婢也能做帝王师吗?这番逆转大得足以把她的心诛掉。她起了这么一个念头,就不敢再往下想了。
***
开春过后,张府仍在的购炭。
赵谦巡视过内禁军营,又去太医署把梅辛林给拎到了张府。
梅辛林一脸不快,下马后一脚踢在的张府门前的炭框上,对赵谦道:“你这贱骨头。”
赵谦嬉皮笑脸道:“你给殿下一个面子吧。”
梅辛林道:“我跟殿下说过,他活了!”
赵谦让仆婢牵马,赔着笑道:“这不是殿下信任您老嘛,你救人救到底。”
梅辛林看着赵谦的模样,斥道:“陛下就该给你一百军棍,把你打醒你。你这种人,话说得再鞭辟入里,你也当是喝了一壶糊涂酒。”
赵谦弯腰怼着他往里走,“对对对,我这人糊涂。”
话刚说完,就迎面撞上了张熠。
张铎登基以后,强烧了东晦堂,把徐氏接入了金华殿,张平宣不肯受封,张铎就把张府旧宅给了她。张熠没有官职爵位,其母余氏的母家,忌惮张铎,也不肯迎回他们母子,张平宣便让余氏和张熠仍留住在张府之中。
自从张铎登基,张熠就成了一个颓唐之人。日日夜夜在家中携妓饮酒,没有人说得一句。然而这几日却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天将明就出府,深夜才归。
如今在门前撞见赵谦,他竟有些惊惶。
“站住。”
赵谦伸臂挡住他的去路,偏头问道“你去什么地方。”
“你管我去什么地方。”
赵谦仍然不肯让,甚至一把捏住他的肩膀:“洛阳城掉根针都与我有关。”
“你……”
“听说你这几日总是往兆园里去。”
张熠下意识地扭了扭肩膀,“你放手。”
赵谦摁住他的身子:“你听好了,陛下本无意为难你与余氏。你最好不要有什么异心。”
这话虽然没有说明,但无论是站在梅辛林的角度,还是站在张熠的角度,都听出了些意思。
张熠掰开赵谦摁在他肩头的手,喝道:“他要我干什么?向他那个杀父仇人谢恩吗?你最好给我让开。”
赵谦被他撞地身子一偏,回头还想追,却被梅辛林的出声拦住。
“你说得越多,他越听不进去。”
赵谦无可奈何地揉了揉手腕。
“死脑子一根筋,如今各地的刘姓势力回过了神,皆有细作暗遣洛阳,兆园那处地方,内禁军已经暗查多日了。这个张熠,总有一日要把自己的向项上人头赔进去。
说着,他愤懑地拍了拍手,回头道:“不说了,你见殿下去吧。我还有军务,先回营了。”
说完命人牵马过来,绝尘而去。
此时滴雨檐下,岑照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脚下烧着滚滚的炭火,面前是一张雕鹤莲图的檀香木琴案,案上摆着一把焦尾形制的古琴。香从铜炉流出灰白色的烟。他的手抚在琴弦上,却一个音都不曾调。
“你为我弹一曲吧。”
张平宣的声音很轻,手指摩挲着垂在岑照脚边的琴穗。
“殿下想听什么。”
“《广陵散》。”
“那早就已经失传了。”
“但席银说过,你能修谱。”
岑照低下头,额后的松纹青带垂落于肩。
“阿银的话,殿下也信啊。”
“她时常骗人吗?”
“倒也不是。”
他说着,调了两个弦音,温和地笑了笑:“只是会把我说得过于好。”
张平宣望着岑照:“我以前……遇到过一个,无论怎么赞美,都不会过的男人。”
岑照按静琴弦,平声道:“这世上没有那样的人。”
“有的。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直白热烈。
岑照将手拢回袖中。
“你怎么也像阿银一样。”
张平宣赫地提高了声音。“你不要这样说,我是张奚的女儿,我的话和席银的话不一样。”
岑照静静地听他说完,忍着疼痛跪起身子,叠手下拜道:“殿下恕罪。岑照卑陋,只堪与奴人相语。”
“你……你别这样。”
张平宣忙弯腰去扶他。“你比任何人都要好,都要清隽洁净,你以前不过是不愿与世俗为伍才困在北邙山青庐的。若你愿意像我父亲那样,出世为官,定是不输于父亲的……”
“殿下,您这样说,岑照就无地自容了。岑照……是殿下兄长的阶下囚,如今,不过是殿下肯垂怜,才得了这一席容身之地,世人……恐早已视岑照为殿下内宠,岑照早已无脸面,再立于世了。”
“不是的,我不会让你被人侮辱的。”
她说着,撑着他直起身:“我不管你是不是陈孝,我只知道,你有绝艳之才,品性如松如竹,唯被世道所累,才会如今遍体鳞伤,受尽侮辱……你放心。”
她说着,眼眶竟有些微微的发红。
“有我在,洛阳城一定有你堂堂正正的立身之地,我只想问你,在心中,我张平宣,究竟配不配得上你。”
第59章 夏湖(五)
近三月, 天气陡然转暖。
张铎要席银写的东西,席银至今也没有写出来。
她自己到是一心挂着这件事,在张铎面前战战兢兢, 然而张铎却再也没有提起此事。
整个二月间,席银眼中的张铎, 似乎又披上了从前那层虽然满是的疮痍, 却又无比坚硬的甲。
楚王刘令与东海王刘灌反了。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令张铎有过多的烦扰。
那些是旧朝的藩王,撤杀他们是必然的,他们反也是必然。
张铎一生滚血活来, 深知刀剑伤口, 真实可靠, 敞亮厮杀毕竟比内宫暗斗来得痛快。
三月三这一日,朝会散后,太极殿东后堂中,站了数十人。
独席银一个女子, 孤零零地地立在张铎身后。
除赵谦外,另外几个朝臣都对这个垂着头的女人不屑于顾。皇帝不娶妻,不纳妃, 终日只令奴婢为伴,多少令人不齿。不过, 他们不齿的人绝不是皇帝,于是,席银便自然而然地被视为了妖媚放荡, 魅惑君王的罪人。朝臣不敢实言上谏,仅仅是因为张铎绝戾,且尚未为她行无道之事。
席银隐隐察觉出了恶意,虽然自从张铎命她掌文书,太极殿的东后堂,她就能来去自如了,但这到底是她第一次见这么多的朝臣,他们皆衣冠端正,眼光如炬,哪怕只是余光扫到她,都能把她身上的衣衫燎起来。她胆怯地不知向什么地方看,只得下意识地去找那个最熟悉的人。
于是她偷偷望了一眼张铎的背影。
张铎坐于案前,背脊平直,手臂则闲枕在几本奏疏之上,而奏疏下面规规整整地压着一叠官纸,那是她前两日的功课。
虽然丑,但那是除了奏疏之外,那是唯一能摆上东后堂的案上的字。
“添茶。”
这两个字显然只有席银能应。
她也不敢多想,挽袖从张铎身后走出,竭力稳住自己的手,执壶添盏。
“陛下。”
尚书仆射邓为明道忽唤了张铎一声,其人身宽,声若洪钟,这么突如其来的一句,几乎吓破席银的心胆,她肩膀一抖,眼看着茶壶就要脱手。手腕处却被张铎一把托住,继而就着手掌的将茶壶一并稳住。
那是刚刚才在炉上滚过的水,席银知道壶面儿此时有多烫,然而张铎却连眉都没有皱,甚至连看都没看席一眼,托着她的手,慢慢地将壶放回原处,平声对堂中人道:“朕看朕的图,你们可以接着议。”
博山炉中的香线流泻而出,淌入张铎的春袍之中。
堂中并无人敢提张铎与席银的那一幕。
赵谦应声道:“不知邓仆射怎么看的,依臣看,刘灌不足以为惧,其势不大,军力也不过万余人,顷刻之间便可绞杀,这个刘令……却有些麻烦。”
邓为明道:“臣与赵将军所见相同,刘灌未必需要剿杀。他是看其兄刘令行事,只要刘令一败,他便会跟着溃,陛下,如今战事起于江岸,江州守将许博善操水军……”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谦便断道:“但这个人不能用。”
邓为明道:“赵将军何出此言。”
赵谦朝张铎拱手道:“陛下,许博之女是前朝的嫔妃,他是刘姓家臣,去年年底,陛下才撤了他军职,将江州水军交在王湎麾下。”
邓为明道:“臣正要奏请陛下,许博之女许庭华时年十七,入掖庭之后,尚未得幸,仍是完璧之身,若陛下肯垂青许庭华,许博必将感怀天恩,鞠躬尽瘁。”
赵谦听完这句话,刚想说什么,却见张铎掐着手指,望案沉默。
毕竟涉及内宫私事,他虽知张铎在这方面的习性怪异,但身为将臣,此时并不好再开口。
张铎沉默了须臾,松指翻起案上荆楚图的一角平声道:“赵谦,王湎此人,无战时可用,但在战时,他领不了水军。”
赵谦尚未应答,就听邓为明道:“正是正是,放眼我朝军中,再也没有比许博更善水战之人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