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登门来的客人都在门口看热闹,流水宴席走过三回,郁嶔龄站在门口,远远看见迎亲的队伍,高头大马脖颈系着绢绸红花,后跟着四五匹黑马,八抬大轿与六十四唢呐锣鼓并进,礼花飞天。
新郎官是他见过好几回的人,只是从未想到有朝一日,此人会是自己的姐夫。
他扶着门恍惚的摇摇头,看着新郎身后几人,湘蓝锦袍的恒国公次子于弘方;荣阳郡苏家三公子,苏柯迁;还有那尚书家的公子李敬然。
少年人想起坐在院中的姐姐,努力挺直脊背,向来人相迎。
郁哲宏在一旁小声道:“这迎亲的队伍,怕是过头了。”
郁家几位年轻人不知所措的互相对视。
苏柯迁摇着玉骨扇走近,朝门缝看了眼,笑意盎然道:“怎么,这位小兄弟是拦门的?”
郁嶔龄绷着面,一脸严肃:“正是”
李敬然含笑拱拱手:“那便,悉听尊便罢。”
有这几位顶在前面,几乎不用新郎开口,便已经过五关斩六将,锣鼓喧天中,赢得围观人满堂喝彩。
少年人沉不住气,眼看到最后一关‘会挽弯弓’,忍不住出声道,“槐叶飘旋,还请姐夫箭矢逐叶而去,命中靶心,图一个如意的好征兆。”
苏柯迁一扇遮面,笑出声:“你这小舅子像是对这亲事颇为不满呐。”
韩祎淡笑了下,并未多言,从郁嶔龄手中接来弓、箭。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一道残影疾出,奔着靶心而去,而箭头上不偏不倚,钉着一片绿叶。
片刻安静后,叫好声四起。
韩祎一身红袍,略略拱手,道:“承让。”
郁嶔龄站在门廊上,忍不住拍手跟着叫好,片刻反应过来,跑进院中去接新娘。
苏柯迁憋着笑压上韩祎的肩,“你这小舅子有点意思。”
迎亲人粗粗吃过宴席,便要上路。
郑氏给郁桃盖上盖头,郁桃不舍的磕过头,含泪拜别。
郁嶔龄已经候在门外,准备自己背阿姐出门。
少年人的臂膀逐渐宽厚,郁桃抱着玉福禄趴在他耳边,小声道:“此后阿姐便不能常回家,你便是家中的小大人,务必照顾好母亲。”
郁嶔龄忍着眼眶的酸涩,狠狠的点了两下头,抬步跨过火盆。
喜娘高声道:“迎新娘!”
唢呐鞭炮锣鼓同时炸开,郁桃便不能再说什么,只抬手沉沉的按了按弟弟的肩膀。
盖头遮挡住眼前的视线,她在花轿前被放下,同时一只白净修长的手伸到面前。
手腕间是同样大红的袖袍,郁桃迟疑的抬手,听见耳边沉沉的声音道。
“仔细脚下。”
脚下是一方脚凳。
她搭上去,大手紧紧的回握住,托住她,稳稳的送入轿中。
郁桃隔着盖头,听见外头的笑声闹声,却依旧心跳的厉害。
第六十二章
平阳城至京都, 府役开道,将迎亲的花轿引到城外,杳杳官道蔓延无际, 这才踏上送亲的路途。
途中轿子停下,拾已与翘楚钻入轿撵。
郁桃瞧见人影晃动, 问:“你们怎么上来了?”
翘楚稳稳当当端着银盆, 一手掀开红盖头, 笑嘻嘻道:“咱们姑爷说,路途还长, 姑娘且把妆面洗净,卸掉头冠, 吃些东西再好好睡一觉。”
郁桃看着面前的小案几, 拾已从匣子里一样一样端出各色的点心。
“哪里来的这么多点心。”
翘楚扬起笑, 颇有几分骄傲:“姑爷带的, 比咱们夫人还要贴心呐。”
郁桃闷头没说话,只是一口一个点心, 一面儿撇过脸任由翘楚净面。
案几差不多空荡荡时,她喝了一口茶, 吃饱喝足随之而来的便是混沌睡意。
晨起过早,亲迎路上的忐忑不安, 被这睡意一扰, 反而变淡。
郁桃斜靠在榻上, 随着花轿悠悠晃晃,打起瞌睡。
队伍不休不止的行进,偶有驿站停歇, 郁桃也是被人一双手牵进屋中。
不等她说话, 韩祎留下一句:“好好休息。”从未做多停留便离去。
郁桃心里犯嘀咕。
那唐妈妈笑说:“姑爷牵姑娘进来, 那是以示珍重;不做停留,那是未成亲拜堂,不做越矩之事,尊您敬您。依我看,姑娘遇到了有心人。”
任他们夸出花来,郁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心里还在介怀什么,时常泛起莫名的心虚感。
路上耽搁的久,郁嶔龄与郁哲宏在送亲的队伍中,有些担心误了时辰。
不过苏柯迁悠哉道:“还不是心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